https://bobostory.wordpress.com List

  • 13 Things I Found on the Internet Today (Vol. 692) - [image: 13 Things I Found on the Internet Today (Vol. 692)] 1. Springtime Autochromes, 1900s Found on Société française de photographie. More about the su...
    1 day ago
  •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回到塵埃未落時──訪樊善標 - 樊善標(作者提供) 樊善標(作者提供) 《真亦幻》 樊善標是我讀中大中文系時的老師,平時叫他樊生,他去年在中大提前退休。兩個月前,見山書店幫他出版了《真亦幻》,副題「香港散文及非虛構寫作探析」,核心是散文等非虛構的文類中,能否、如何、為何虛構的問題,以此穿起他多年來的香港文學史研究,觸及冷戰期間香港左右交...
    1 day ago
  • 河鰻 - 我們一直對鰻魚和鱔魚搞不清楚,以為前者是大隻的,後者為小條;但是六七呎長的巨鰻,廣東人則稱為花錦鱔。外國人則通 […]
    3 weeks ago
  • March 2024 Patreon round-up: EXCLUSIVE - May December + ADVANCE - TWIN PEAKS Character Series entry - Although as you read this the ceremony is now several weeks in the past, at the time of writing I've just watched the Academy Awards last night. Though m...
    3 weeks ago
  • Pause (接收與反應之間) - 一個人智慧有多少,就視乎他接收訊息與作出反應之間的距離。 當朋友和你說,她老公如何如何虐待她,你會否立即叫她離婚?還是會先問清楚事情發生的經過,甚至認為要先聽取他老公那個版本的故事,才決定幫你的朋友? 當另一部門投訴你的下屬時,你會否立即想裁掉你的下屬,還是會先聽取下屬的解釋?就算真的是下屬犯錯,你會否想想...
    4 weeks ago
  • Live Q & A with David Harvey & Miguel Robles-Durán - Join me and Miguel Robles-Durán for a live Q&A session tomorrow, Wednesday, January 10th at 2:00pm (EST). Support our Politics in Motion Patreon to submit ...
    3 months ago
  • 下坡的思維 - 當我們沿迎風坡而下時,風顯得大而勁了。我穿在許臂彎裡的手慣性的縮回而拉一下裙裾。陡然,我感到這種無意識動作的可 … 繼續閱讀 下坡的思維
    4 months ago
  • 鄭明仁:41年歷史《旅行家》成絕響 - 陳溢晃帶隊遊新界。 資深旅行家陳溢晃於1972年成立正剛旅行隊,半個世紀以來他每周都帶隊作本地遠足遊;1982年1月他創辦了《旅行家》雜誌,到今年已41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本土旅遊雜誌。遺憾的是,陳溢晃月前急病離世,正剛和《旅行家》恐怕要停辦了。 陳溢晃離世,是香港旅行界的損失。 *研究本地史的寶貴資料...
    5 months ago
  • 翻译:巴迪欧《真理的内在性》第二章四种有限类型的辩证法 - 第二节 辩证法 就某一类消极有限性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将无限性与有限性相对立的问题。因为所有真正的力量最终都需要在有限记录(registre )中运算。问题在于,要假设出一种积极有限性,而这种有限性不会成为无限性的消极废值。 一、主要假设 既然如此,我提出以下假设:要想有真正的活动,要想让有限的东西...
    2 years ago
  • 溫度日記 APP:用柔美的手繪插圖來療癒你的心、豐富你的手帳日記!(Android、iOS) - 無意中看到「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赫然驚覺,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早已被社群網站、即時聊天軟體攻佔已久,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寫一段文字或是陳述自己的心靈告白,或為自己那荒蕪的一方天地灌溉過一滴水分呢? 吉娜承認自己心癢了!因為溫度日記不僅僅是日記網站、線上日記或是日記App,他更像是一個文字...
    2 years ago
  • 溫度日記 APP:用柔美的手繪插圖來療癒你的心、豐富你的手帳日記!(Android、iOS) - 無意中看到「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赫然驚覺,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早已被社群網站、即時聊天軟體攻佔已久,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寫一段文字或是陳述自己的心靈告白,或為自己那荒蕪的一方天地灌溉過一滴水分呢? 吉娜承認自己心癢了!因為溫度日記不僅僅是日記網站、線上日記或是日記App,他更像是一個文字...
    2 years ago
  •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 ​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的slogan「還是生活最幽默」,周奇墨決賽的段子顯示他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加上深厚的表演經驗,更有第三季跌跌撞撞的表現,殺君馬者道旁兒的網路磨難,讓他從線下小劇場到線上綜藝節目表演的交換舞台,更小心拿捏那條線。更難得的是笑果文化在打造激烈的脫口秀大會喜劇擂台同時...
    2 years ago
  • John Cage: ASLSP(as slow as possible) - 在德国哈尔伯斯塔特的一座教堂里,一个不寻常的艺术事件正在进行,这个事件被称为「尽可能慢」。这并非一场普通的音乐会,而是由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创作的一项持续时间长达数百年的音乐演出。 这个音乐演出的主角是一台巨大的管风琴(organ),位于哈尔伯斯塔特的圣母教堂内。这座管风琴被设计成每隔几...
    3 years ago
  • 林樹勛:馬吉〈臭屁〉的美感──兼讀其文集《時日悠悠》 - 馬吉文集《時日悠悠》,有一篇題為〈臭屁〉,全文如下: 兩口子睡在床上,意旺忽地在 … 繼續閱讀 →
    3 years ago
  • 蘇賡哲 : 他做不成杜月笙 - 杜月笙 舊書商回憶錄之四十 包括蔣介石在內,很多人喜歡和杜月笙稱兄道弟。因為任你有天大難題求助於他,他都若無其事,「閒話一句」就替你解决了。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杜月笙的本事正在於,他要你還的人情債,即使是加倍奉還,必定是你還得起,樂於償還的。 奶路臣街有一位常作杜月笙狀的書商,他...
    3 years ago
  • 侶倫的《窮巷》 - 香港文苑書店1952年初版。書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香港文苑書店1952年初版。書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窮巷》是侶倫第一部長篇小說,1948年動筆,隨寫隨刊於夏衍主編的《華商報》副刊《熱風》上,由1948年7月1日起,連載至8月22日止,共約3萬6千字。恰遇夏衍離開報館,新人上場,編輯方...
    3 years ago
  • 財富之城──威尼斯 - 剛讀完Roger Crowley(羅傑.克勞利)有關威尼斯共和國歷史的著作: 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 Lost a Naval Empire (財富之城──威尼斯怎樣嬴取及失去其海上帝國)(台版:《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作為我近年來閱讀地中海和威尼...
    5 years ago
  • 杭寧遊記 - 我的藏書裡有二部古籍和西湖相關,一是《御覽西湖志纂》,一是《西湖志》。
    5 years ago
  • 釐清香港議員取消資格案的法律概念:又名「跳出跳入打我呀笨蛋」然後被打 - 好多人真的不懂法律又要講法律。又有好多人以為只有香港才會有「人大釋法」。任何一個 … 繼續閱讀 →
    6 years ago
  • 照顧與創作 - 月前為谷淑美的攝影詩文集《流光.時黑》做了中文部分的編輯工作,實在因為是一種唇亡齒寒感。谷淑美的書,是關於她照顧年老患病的母親,過程中進而對母親生命、自己生命的發掘,轉化為攝影與文字創作。自己進入中年,身體開始變差,也進一步想到將來要照顧家人的責任,暗暗畏懼其龐大。於是,也就想通過進入谷淑美的歷程,讓自己學...
    6 years ago
  • - 暗夜小巴像搖骰,我們每個橫切面都刻了字,不知我們在終站會變成甚麼。或者是上帝,或者是狗。或者倒轉的日歷。紙張一天一天倒著依附,雨中有人望過來問:為甚麼不可以?聽到問題的人,心裡又虛又慌,因為撇除了時日的制裁,也沒有多麼費力。耗費也是不足夠的。如果真的有努力過的話,根本不會站在這裡。喂,他其實一早...
    7 years ago
  • 《別字》試刊號第二期出版﹗ - 立即下載:《別字》試刊號第二期 《字花》的網上純創作誌《別字》登場了! 「別字」一名,既有別冊之意,更寄望透過網上平台,另闢傳播門徑,開拓閱讀體驗。 暫定三個欄目,「透光」的作品從自由投稿中特別挑選,「有時」配合《字花》徵稿或另設新題,「極限」則專載萬字長篇。 試刊號第二期,以PDF形式呈現,供各位下載...
    7 years ago
  • 乌托邦遗迹 - [image: uploads/201510/18_114414_s1.1973peterderret.jpg] [水瓶节,宁宾,1973年。摄影:Peter Derret] 乌托邦遗迹 欧宁 宁宾(Nimbin)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东北部山区的一个小镇,因1973年举办水瓶节(Aquarius Fes...
    8 years ago
  • 「馬拉松 看世界」專頁 向世界馬拉松出發 - 如無意外,本周日我應該身在三藩巿,跑今年第五個外國比賽,也是人生第三十個馬拉松比賽(廿九個在香港以外)。雖然Blog有好一段日子沒有update,但跑步仍是繼續下去,這兩年尤其多,也去了俄羅斯、澳洲這些新國家、新大陸跑,是另一個飛躍期。 這些年的跑馬路上,有幸認識一些志同道合、見識廣博、洞察力強、對比賽有要...
    8 years ago
  • 自由路艱:再思肖友懷事件 - 文:野莩遣返或特赦肖友懷,無絕對之可不可行,但決定時當先考慮法理依據,而非道德情懷。我曾就此事詢問一位在入境處工作的朋友,她的答覆非常簡單:「1. 依法當遣返事主;2. 父母非港人,事主不能申請單程證;3. 除了酌情,事主無其他留港途徑。」那麼酌情先例會為制度開漏洞嗎?「Personally speaking...
    8 years ago
  • 烏蘭巴托的夜 - 《烏蘭巴托的夜》是首蒙古歌曲。蒙古的作曲家寫的,賈樟柯重新填了詞,左小祖咒改編,電影《世界》插曲(湖南台的字幕打錯了)。左小原版的就好聽,他少有的比較「正經」地演唱。譚版也不錯,大氣,聲情並茂。 左小改編演唱的《烏蘭巴托的夜》 賈樟柯電影片斷(趙濤演唱) 蒙古族樂隊杭蓋的版本 烏蘭巴托的夜 作詞:賈樟...
    9 years ago
  • 莉娜骑士在盘子上 - 1874年12月25日,一个女孩诞生在罗马北部小城维泰博的贫民窟,迷信说,这一天诞生的人有特别的命运,父母为她取名“娜塔莉娜”(Natalina ),因为“natale”是意大利语里的“圣诞节”。12 岁开始,她当过卖花姑娘、包装女工,生活虽然贫寒,好在她天赋歌喉,每天从早唱到晚。邻居一个音乐教师给她上...
    9 years ago
  • 欲望的事故 - 欲望的事故 顾文豪 特里林在《知性乃道德职责》一书中引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具有某种程度的、可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他“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状况来为自己的命运进行辩解”,而其道德状况并非十全十... *博客大巴,你的个人传媒早班车*
    10 years ago
  • 給《明報》 - 一口答應寫一篇給《明報》,箇中心情,猶如「償還」。 明明我沒有欠這報甚麼,稿債沒有,瓜葛沒有。 都是人情吧。多老套。 這些年來,跟《明報》的這些年來,救命,怎麼細數。 第一次認真寫稿刊登,已是2003年的事了。正是馬家輝博士邀請,給世紀版寫一篇關於「網上飄流的香港家書」。(私人回憶:先生有份跟我寫的。)一年過...
    10 years ago
  • 召喚 新春秋 - 召喚 新春秋 諸劍仙現身, 草草一刀 頓首
    10 years ago
  • 偶然的發現 - 很久沒在facebook上看到湯正川的post,早上偶然看到他與另一DJ的對談,發現這首歌,先放上來,待電腦回復正常,再仔細欣賞。
    10 years ago
  • 阿城:你这个名字怎么念? - *你这个名字怎么念?阿城 * 堪萨斯州多好农地,广大,略有起伏,种着苞谷。苞谷快收了,一般高矮,一片灰黄。不过从车里望出去,灰黄得实在单调,车开得愈久,愈单调。 偶有棉田。两个人坐在路边白房子前,有车开过去,瞥也不瞥,呆看着棉花地。 从后视镜里望他们,愈来愈小了。发什么呆呢?棉花出了问题?第一次种棉...
    10 years ago
  • - *Chapeau...!*Cock your hat - angles are attitudes (Sinatra) By Heinz Decker Hats seem to stimulate the imagination; maybe because they are a prolongatio...
    11 years ago
  • 閱讀讓我質疑制度 - [本訪問稿乃〈不可能所有的真實都出現在你的攝影機前──賈樟柯、杜海濱訪談〉的第一部份。訪問稿全文網上版見以下網頁: http://leftfilm.wordpress.com/2012/07/17/jiaduinterview1/ http://leftfilm.wordpress.com/2012/07/17...
    11 years ago
  • 蜚聲卓越在書林──蘇州文育山房 - 蘇州的氣候溫潤,步調舒緩,水道與巷弄縱橫交錯,教人一來到此便安下心來。城裡的平江街區,從宋代便已經存在,以今日留存的巷弄來看,八百年來的格局規劃變化並不大,只是範圍縮小許多。而就在這僅存的街區裡,留下的不只是悠悠時光,亦有不少哲人賢士駐守的痕跡。書癡黃丕烈的百宋一廛、史學家顧頡剛的顧氏花園、清代狀元洪...
    12 years ago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 宣傳BV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瓦歷斯.諾幹Walis.Nokan本書以極簡的形式,現代詩行的排列,挑戰詩藝和語境的實驗風格觀察視角從台灣的土地與家園,擴及到族群、社會乃至世界的關懷。動情至深,引發共鳴,為作者近年來最新創意力作!短短的二行詩,宛如「芥子納須彌」激起無限想像空間,是一本趣意盎然、值得珍藏的現代詩集。向陽、李...
    12 years ago
  • V城系列明信片 - 圖:by 智海 and 楊智恆
    12 years ago
  • 【世界眼系列特别活动】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 *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开始时间:* 2011年5月21日 周六 13:45 *结束时间:* 2011年5月21日 周六 17:00 *地点:* 上海 长宁区上海市天山路356号长宁区图书馆10楼报告厅(地铁2...
    12 years ago
  • 诗歌是飞行术,散文是步兵 - *诗歌是飞行术,散文是步兵顾文豪* *刊于《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09年10月11日* 在众多优秀诗人看来,散文不是适合他们展露才思表陈感情的文体,偶然为之,亦不过如布罗茨基所说的是一种“以其他方式延续的诗歌”。他还有另一个比喻———诗歌是飞行术,散文则是步兵。 是的,诗人兴许能在...
    14 years ago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存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5*35*138mm 薄意山水巴林红丝冻石 观自在菩萨 26*35*80mm 貔貅钮巴林黄冻石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30*38*90mm 貔貅钮巴林冻石 照见五蕴皆空 33*33*114mm 螭钮巴林黄彩石 度一切苦厄 25*2...
    15 years ago

Friday, August 29, 2014

http://s.taobao.com/search?q=%C3%C9%CC%F1%C9%A8%C3%E8%B1%CA&suggest=0_4&wq=%C3%C9%CC%F1&suggest_query=%C3%C9%CC%F1&source=suggest&spm=a213y.6633709.5803581.d4908513&sourceId=tb.index&search_type=mall&ssid=s5-e&commend=all
黃子華棟篤笑 2003 - 冇碳用: http://youtu.be/PPGOSpiujPY

Thursday, August 28, 2014

香港獨立書店地圖(2014)派發地點~


「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Kubrick-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H2地舖
序言書室-旺角西洋菜南街68號7樓
梅馨書舍-旺角西洋菜南街66號7樓
樂文書店-旺角西洋菜南街62號3樓
銅鑼灣駱克道506號2樓
1908 書社-尖沙咀北京道69號環球商業大廈2樓202室
讀書好棧-尖沙咀柯士甸路18號僑豐大廈2樓207室
吉光片羽-中環嘉咸街 32 號
Flow Bookshop-中環荷李活道38號永安樓1樓A室
PMQ 元創方-中環鴨巴甸街35號
富德樓-灣仔軒尼斯道 365 號富德樓
實現會社-灣仔軒尼斯道 365 號富德樓 2 樓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9樓4907室
心燒食堂-銅鑼灣駱克道487號駱克駅22-23樓
森記圖書-北角英皇道193號英皇中心地庫19號
謝謝囉~

Wednesday, August 27, 2014

http://technews.tw/2014/08/27/pad-leads-reading-effect-badly/

Tuesday, August 26, 2014

/ 請不要在書店內用 wi-fi:香港獨立書店風景 /




廣東人有句諺語:「行得快,好世界。」

行得快,可能一頭撞上燈柱,這是梅馨書舍店主鄭廣文的人生哲學。開業 9 年的書舍,身處繁囂的西洋菜南街一棟唐樓內。進門前看到刻上店名的書法牌匾,心神立刻安寧下來。

人們走進書店內,往往會看到鄭先生坐在前檯,氣定神閒的按著電腦滑鼠。但如果你主動釋放善意,向他拋出一個友善的笑容,情感豐富的他絕對會給你大大的回報啊。

「我有一次看日本劇集《白色巨塔》,看到滿面淚水,那天店內有位客人坐在沙發,後來他付錢時一臉擔心問我,為什麼哭得這樣厲害?哈哈哈!

劇集中的醫生是個鄉下人,成績非常優秀,考進東大醫學院,成為醫生,出來以後在醫學方面非常有才華,娶了位名門妻子,一直爬向最高處。

到最後行差踏錯,從最高點掉了下來⋯⋯一個窮小子,奮力拼搏,向上爬,比所有人都優秀,可是走得太快,就從上面掉了下來。」

對啊,衝得太前,已經不能走回從前的生活,這是多麼可怕的事。大概鄭廣文先生也是這樣想,當初才毅然從經營多年的鞋業生意,轉為開二手書店吧,畢竟中文二手書的市場並不大。「我的人生怎樣過,是自己的事啊。每個人都有讓自己快樂的方式,我就很樂意花幾千元買一套線裝書。

人們常常害怕跟不上(潮流),朋友著我用 facebook、whatsapp,我說,有甚麼便撥個電話給我吧。有人們來到這裏,問我有沒有 wi-fi(無線上網),這對書店來說是種侮辱啊。我甚至會告訴客人,如果你要聊電話,請在店外。」

很佩服他能堅守原則,只順著自己的心意走。訪談一小時內,客人也來去不絕,他不時笑著打招呼,看來都是熟客。他愛書如命,精於評鑑書籍的印刷、釘裝、紙質和版本,所以店內收藏著各種珍貴古裝書籍。出版年代久遠的二手舊書,或價值連城,偏偏鄭廣文先生不願意拿來炒賣。

「看書最壞的習慣是,計較書本能為你帶來甚麼。人們見到你在看書,就問,你要考試嗎?如果你不是考試,為什麼要讀書?當然是去玩樂啦。很多人因為一種實在、短期的生活目標,才拿起一本書。

你拿起一本書,應該是有趣和開心的,舒服的坐在沙發上,你不覺得,這樣已經再無所求了嗎?」

鄭先生說,現在拿起一本書,是想了解作者看人生的方式,未必完全同意,但就像跟一個死去多年的人做朋友,知道他生活的方式。「書本可以帶給你這種(交流),讓你慢下來。」

他在日本旅行時,會觀察人們的閱讀風氣、看書人群的年紀、二手書店的裝潢陳設等等,發現那裏很多人看文學書、小說。站在地下鐵車廂內,起碼會見到 5 - 6 個人看書,年輕女孩會把書本放在手袋中。在拉麵店用餐時,旁邊衝進來一個男生,穿著西裝、拿公文袋,他一路吃壽司、喝啤酒,邊拿著偵探小說看。

然而,「在香港,求學時期已充斥著這樣一種風氣-你看小說,倒不如去炒股票炒樓,是在浪費生命,沒有好好規劃未來事業,會覺得,你怎麼在這大好時光看小說?

人不只需要技術,而是有感情,會坐下來,思考自己該過怎麼樣的人生。」步出梅馨書舍時想著,能夠相信並熱愛一件事情,直至年華老去,該多美好。

類學是永遠的邊緣 王向華

讀書好》第八十四期 專題 預告
要剖析文化人類學書潮,除了由出版物的數量入手,還得請來這方面的專家來現身說法。人類學出身,現職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研究學院副教授,本身亦出版過《日本 AV 女優——女性的物化與默化》、《日本情色/華人慾望》和《由樂聲牌電飯煲而起 蒙民偉和信興集團走過的道路》等書的王向華教授會是不二人選。
牧場中的牛
根據美國人類學的制度,人類學有考古學、語言學、體質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四大分科,早在 1981 年入讀中大人類學,後於牛津大學取得社會人類學博士的王向華,一直從事有關文化人類學的研究,對象包括百貨公司八佰伴、日本 AV 產業、台灣文化政策、香港流行文化等等。
對於書潮中的作品以不同物件、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王向華認為正常不過:「大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說人類學就好像牛,牧場中不同地方的草都可以吃,研究對象不受限制,也不囿限於框架。」於是,人類學的世界中,有人研究打仗,有人走到亞馬遜河區,研究當地民族的本體論,但對王向華而言,研究題目永遠都是興趣主導:「就我而言,題目其實是因緣際會,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套,不能代表人類學。我喜歡看other cultures,看得愈多,愈能從比較中找到有趣的事。其實最重要的是不要太先入為主,覺得身邊所有事都是『正常』,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世界上眾多方式的其中一種。」
讓對象的話被聽見
人類學研究講求第一身參與、觀察、記錄,以田野考察方式了解對象的觀點,但更重要的是,要讓沒有參與,甚至不同觀點的人也能明白整個研究,而整點現場感,又可怎樣營造?「首先要詳細描述現場,如 AV 片場、村落等的實況,因為人類學不是統計學,『人』在當中的角色很重;其次就要多表達被研究者的聲音,書寫時亦不要裝扮成一個客觀的研究者,被研究者的聲音也要記錄下來,所以會援引對話,以加強現場感與真實感。」
正正因為人類學的作品及知識成果是以述式的方法寫作而成,與數學式的書寫不同,因此較易理解人的行為。「如果你看過美國頂尖社會學雜誌,裏面的論文是用方程式寫的,但人類社會要用方程式去理解研究對象,會與人愈來愈疏遠,因為人的行為不可化約成數字,這做法太抽象,很難理解人類行為。」而相對其他科學研究,人類學的不同則在於其研究對象與人與關係。「人的行為與非人的物質如原子、電子、化學現象的基本不同,在於人的文化是由人創造,我們的研究對象是我們的產品,文化是人創造的,Natural Science則與人無關, 就如GiambattistaVico 在其著作 The New Science 所說,人文科學是一個比較能了解真實的科學,因為研究的東西是我們創造的,與物理學等不同。」
縱使以人類學形式書寫的作品漸見重要,但王向華始終認為人類學從未興起,甚至在現代資本主義學術世界會永遠處於邊緣:「這基於人類學的兩大傳統,一是不數量化,二是批判性強, 所以主流人類學家很少去理會政策問題,亦不會去附和當今權力安排。」但對於人類學作品對讀者的重要,則是肯定的,「人類學強調尊重差異,如性取向、種族、文化等不同,亦不會要求一個 universal understanding,因為這也是一種霸權心態,人類學的作品讓讀者學會理解不同的文化,我想這不止對香港,甚至對人類社會也有很大作用。」
欲看全文,請留意8月29日出版的第八十四期《讀書好》,或《讀書好》網上版網頁:www.books4you.com.hk 或到AppStore下載 讀書好App
《讀書好》第八十四期 專題 預告
人類學熱
如果要知道時裝潮流,可以走上街頭,看看街中各人的服飾打扮;如果要緊貼飲食潮流,盯住幾個著名食評也不會出甚麼大差錯;但如果要了解社會脈搏、學術發展方向,你要看書。
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一個社會的出版潮流、群眾閱讀口味,其實都在反映社會的大趨勢。今期《讀書好》以近年出版物中的人類學、文
化研究作品熱潮作為專題題目,與大家探討一下,書潮背後,究竟意味着甚麼。
一年以前,我們在第七十二期專題中以「大趨勢」為題,介紹了當時以網絡發展、資訊傳播、科技創新、能源開發等與未來生活有關的書籍,想不到一年後,我們又回到了出版物的種類話題上,不同的是,一年前,我們在向前看;一年後,我們在往回望。
乍聽之下,這兩股出版潮流似是兩個極端,但在我看來,它們其實是一體兩面,都是人希望認識現處境況的好奇心理︰我們是怎樣走到現在?我們將要往哪裏走去?
追尋人類文明史
假如你有瀏覽不同暢銷書榜的習慣,你或會發現,近年的暢銷書名中經常看見這些配搭:「你不知道的 XX 史」、「重返 XX 現場」、「為甚麼 XXXX」等,都是一些試圖以歷史來解釋今天的作品,而且出現的頻繁,愈來愈高。
這些作品當中,較遠的會有以醫學、環境角度着手,探究當代人類社會與文明的關係,如美國作家 Jared Diamond(賈德·戴蒙)合稱「人類大歷史」的三部作品,《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第三種猩猩︰人類的身世及未來》;也有以歷史、經濟學出發,解釋國家富裕與貧困之因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或將時序拉近一點,也有《革命分子耶穌︰重返拿撒勒人耶穌的生平與時代》、《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猶太人為何成功 ?︰一個猶太拉比對族人深刻的剖析與研究》等,就是香港的出版界,也推出了《韓瘋︰讓世人瘋狂的韓國現象》、《舌頭︰味覺現象學 II》等書,以不同事件、文化現象入手覺現象學 II》等書,以不同事件、文化現象入手,帶領讀者走進更深層次的分析與研究。

Monday, August 25, 2014

陳無言剪報

馬吉按:謝謝陳進權先生提供陳無言先生文章的剪報。陳無言先生(1917~1996)是本港重要的書話家,文章曾在明報、新晚報、星島日報等發表,惜他去世時還來不及出版。本網有心收集無言先生的文章,將來或可結集出版。如各位有任何無言先生文章或資料,歡迎電郵至:frank@accwork.com。銘感。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一日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七八年九月廿四日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七八年九月廿五日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三日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七八年十月廿九日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廿二日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八O年三月九日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八O年四月六日

星島日報星辰版一九八O年八月廿四日

Friday, August 22, 2014

【德式阅读的力量】一种习惯改变一个民族。

德国是个极度无聊的国家,你看不到10点还有人在饭店里吃的热火朝天的,你也很难每天见到人们兴高采烈的满大街狂欢,年轻人也并不经常聚拢在一起玩耍撒欢,整个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安静的氛围,在这里人们无聊的只能看书了。。。所以这个无聊的国家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也因为读书才变得民富国强,这一切都与德式阅读息息有关。
德式阅读
到底什么是德式阅读,可以总结概括为、读书习惯、读书氛围、读书设施。或是您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德国特有的读书文化。当读书成为一种全民文化的时候,民富国强就不在遥不可及。
先来看一些数据调查,告诉你德国人读书状况:有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其中,23%的人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大致相当于每三周读完一本书。书也成为了朋友之间最受欢迎的礼品。
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读书热情最高。对于德国年轻人来讲,读书就和他们的啤酒一样让人喜爱。
14岁以上的德国人中,69%每周至少看书一次;36%以上的人认为自己“经常”看书;22%的人看“很多”书;16%的人则有每日阅读的习惯,属阅读频繁者。
8000多万的德国人拥有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年市场销售总额达96亿欧元。德国年出版新书9万余种,平均每万人11.5种。德国还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家,平均每1.7万人就有一家书店。
德国的读书文化
读书习惯:在德国随处可以看到正在阅读的人,车站、咖啡馆和草坪,这不仅局限于校园,而是任何场所,似乎每个人的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拿出来读读。
如果你在德国生活,你一定知道这里的图书是多么昂贵,就拿2012年的一本畅销小说《Er ist wieder da》为列,约在19.9欧(约170元人民币)。也正因为德国人喜欢阅读,德国亚马逊图书和阅读器kindle,一直销量不错。
但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有两点原因:1是喜欢纸质图书拿在手上的感觉,更为传统和真实;2是电子图书价格并不比纸质图书价格便宜很多。
他们还认为真正的阅读源自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
德国人更喜欢阅读的是一些有深度、值得思考、震撼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以2013年最受好评的6本书为例:《波比和流浪汉:一只改变我生命的猫》;《战争小孩打破沉默》;《漫漫自由路》;《病愈密码:六分钟病愈方法》;《百岁老人跷家去》;《狐狸谷》。
读书氛围:读书应该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几乎全民都喜欢的一件事,无论男女老少,达到了平民阅读,他们认为读书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他们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想法,促使他们不断的阅读。
此外,德国人认为,阅读关乎国家未来,经常性大量的阅读,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读书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长和学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阅读视为一项儿童启蒙的社会工程。5年级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张赠券,免费在图书馆领取一本书。
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图书。父母还会在每天睡前为他们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德国的小学生每天上课时间并不多,通常中午或下午2点左右就放学了,而图书馆会在课余时间为他们举办各种朗读活动。中学时代老师会布置主题性作业,需要学生大量阅读材料书籍以便完成作业。
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或设在书房,或摆放于客厅,似乎成为了家里的一件装饰,但很多德国人的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读书设施:德国有将近7700家的书店,书店工作人员则约为31000名,到处都可以见到书店,无论是市中心的大型图书商店,还是车站的小型图书店或报刊亭,如果你留意观察,会在很多社区附近找到一个像电话亭一样的小亭子,里面放满了二手图书,这就是公益免费借书亭,你可以免责在这里借到自己想要阅读的图书,或是可以把家里看过的图书放进来供他人阅读,全凭自觉。
通常书店内部的环境都十分安静、幽雅,很多大型书店内,或小型书店门口都有可以喝咖啡阅读的地方,或是提供免费阅读区,即便你没钱购买,但只要你愿意阅读,你完全可以坐在这里看上一整天,是不会有人因为你只看不买驱赶你的。
大型书店也经常会举办一些读书会或朗诵会,来提倡人们阅读,并喜欢上阅读。这里不会因为利润原因只出售大量的畅销书,也是会照顾到各个阅读人群的需要。
如果你的读书感兴趣,同时喜欢淘一些已经不再发行的图书,可以到当地的跳蚤市场或是一些并没有任何名气的二手书店淘到一些不再发行或特别意义的图书。
除了民众的读书设施外,每年德国法兰克福和莱比锡都会举办书展,作为一种图书文化和商业的交流平台,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大图书出版商到这里参展。
德国的图书馆
德国有1.4万多个图书馆,藏书约1.29亿册。每个城市都有市立图书馆,区里也有各自的图书馆,而且一定是建设在当地最繁华的地段。许多图书馆通过组织作家演讲会、举办文化活动等,使自己更具吸引力。小镇里往往也有图书馆。没有固定图书馆的乡村则会定期有流动图书馆,方便居民借阅图书。人们只要花约10欧元办一张年卡,就可到图书馆自由借阅图书。在公立图书馆,看书则是完全免费的。
不得不介绍的几个德国图书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图书馆,属于非借阅图书馆,成立于1946年,设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
柏林国家图书馆,其历史可追溯到1659年的前身德国皇家图书馆,以大约一千万的藏书量成为德国最大的综合性图书馆。
德国的乌尔姆威布林根修道院图书馆,建于18世纪,是德国南部最著名的洛可可式建筑。以高雅的氛围为文化活动提供使用场所,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图书馆。
德国沃芬布托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成立于1572年,是德国典藏、修缮古籍的国家级图书馆,古籍典藏的数量以及修缮维护的技术皆是欧洲之冠。
曼海姆伊斯兰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伊斯兰图书馆,拥有25000册图书,准备将藏有量扩增到10万册。
海德堡大学图书馆,是德国最古老大学的图书馆,藏书260万册,其中拥有6000多册珍贵的手稿和古代印刷本,和极为珍贵的14世纪手本。世界顶级名校的图书馆排第5位。
除此之外德国各个高校的图书馆也是可圈可点,比如柏林洪堡大学图书馆被视为无法打盹的图书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图书馆,彰显了艺术气息,德国科特巴斯大学图书馆更像是一个现代博物馆,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图书馆,则采用环保材料和自然采光系统,古典与现代相结合。如果有几乎不放把图书馆作为你旅游途中的一道风景看一看。
读书背后的故事
德国可以算是民富国强,背后一定是一种文化力量在推动着,那就是阅读的力量;中国人发明了造书的纸,但喜欢阅读的人越来越少。
我们在不断感叹德国制造的同时,感叹德国强势维持欧元区的同时,却没有注意到,德国的大学和图书馆一定是当地最经典的建筑并建议在交通最方便的地段,也没有注意到德国是世界人均比例最大的普通阅读者群,更没有注意到德国人对知识的尊重和阅读的态度。
今天整个社会都表现的浮躁不安,在地铁上,大家忙着刷微博,刷消息,看八卦,浏览论坛,因为无法理性的筛选,接受了太多的垃圾新闻和消息,阅读了太多的不良和过激的图片,自然的在一个浮躁不安的环境,心灵和精神世界又多了一份敏感和惶恐。
就是因为信息爆炸,我们养成了一种叫做“浅阅读”的快餐式阅读方式和习惯,大家的阅读量可能是在增加,但阅读质量却不一定能得到保证,我们又有多少人会在这个时代,真正的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放在一本能够净化心灵,提升精神生活的书上呢?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在坐车的时候放下手机,拿上一本书读一读;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再被浮躁缠身,清心寡欲的读一本书;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再以所谓的“浅阅读”为荣,而花时间去读一本真正的好书。
网上看到有一张图名为“德国玻璃墙图书馆”的照片,有谁知道这个图书馆到底在哪嘛?

鍾玲玲﹕九七後,她放棄過多少次? 鍾曉陽、董啟章、韓麗珠眼中的鍾玲玲 以及,鍾玲玲眼中的自己

世紀.作家說.
2014年8月21日 (四)

【 明 報 專 訊 】 1970 至 90 年 代 , 鍾 玲 玲 以 撰 寫 報 刊 專 欄 和 連 載 小 說 而 廣 為 人 注 意 , 1997 年 出 版 《 玫 瑰 念 珠 》 , 由 於 內 容 私 密 晦 澀 , 語 言 風 格 強 烈 , 當 年 外 界 反 應 沉 寂 , 現 時 卻 成 為 文 學 傳 奇 。 相 隔 17 年 前 的 《 玫 》 , 《 生 而 為 人 》 由 鍾 玲 玲 對 自 我 、 人 類 及 其 中 一 切 所 面 臨 的 困 境 發 問 為 始 , 反 覆 訴 說 出 生 年 日 和 人 間 的 愛 與 欲 望 , 以 還 未 失 卻 的 熱 情 , 呈 現 生 命 與 創 作 的 內 部 神 秘 結 構 , 探 索 何 謂 生 而 為 人 。 2014 年 8 月 2 日 下 午 3 時 , 在 富 德 樓 14 樓 的  鵠 書 店 , 水 煮 魚 文 化 和 《 字 花 》 舉 辦 了 一 場 文 學 沙 龍 , 主 題 為 「 一 場 創 作 生 命 的 答 與 問 : 鍾 玲 玲 與 《 生 而 為 人 》 」 , 亦 是 鍾 玲 玲 首 次 公 開 面 向 讀 者 , 同 場 亦 邀 來 作 家 董 啟 章 、 鍾 曉 陽 和 韓 麗 珠 一 同 分 享 閱 讀 《 生 》 的 經 驗 。
鍾 玲 玲 先 就 其 40 年 來 的 書 寫 歷 程 , 自 述 其 寫 作 源 起 : 「 簡 單 地 講 我 從 青 少 年 時 期 便 書 寫 自 己 , 我 喜 歡 書 寫 而 不 是 其 他 的 事 , 相 信 是 因 為 我 生 來 就 有 自 我 表 達 的 能 力 。 」 回 顧 她 過 往 的 小 說 , 外 間 對 她 「 只 寫 自 己 」 的 批 評 , 讓 她 思 索 什 麼 才 是 真 正 的 寫 作 , 回 溯 自 己 於 學 習 時 期 的 缺 失 : 「 我 深 感 困 惑 的 是 , 到 怎 樣 才 算 寫 作 呢 ? 我 得 到 的 領 悟 是 , 喜 歡 跟 價 值 毫 無 關 係 。 過 去 我 時 常 為 未 能 在 課 堂 上 上 一 節 文 學 課 感 到 耿 耿 於 懷 , 要 是 夢 想 可 以 成 真 , 我 會 學 到 什 麼 ? 我 會 學 到 從 整 體 到 細 節 地 完 整 地 閱 讀 一 本 書 , 我 會 學 到 從 細 節 到 整 體 地 完 整 地 書 寫 一 本 書 , 這 無 法 達 至 整 體 的 缺 失 , 應 該 是 我 注 定 無 法 圓 滿 的 , 怎 麼 辦 呢 ? 要 是 注 定 無 法 圓 滿 整 體 , 那 麼 我 便 努 力 圓 滿 缺 失 吧 。 我 的 學 習 時 期 實 在 是 開 始 得 太 晚 了 , 而 我 生 來 就 有 的 表 達 能 力 已 經 失 去 。 在 這 艱 難 的 過 程 中 我 的 連 載 也 出 現 前 所 未 有 的 混 亂 , 彷 彿 一 切 都 顛 覆 了 。 終 於 明 白 我 的 書 寫 不 過 是 一 個 永 遠 重 複 的 歷 程 , 在 難 以 開 展 的 困 境 中 , 永 遠 重 新 開 始 。 」
鍾 玲 玲 : 圓 滿 缺 失
談 及 第 一 次 為 申 請 資 助 而 構 思 的 寫 作 大 綱 , 鍾 玲 玲 說 自 己 明 白 了 何 謂 真 正 的 寫 作 : 「 在 這 個 大 綱 中 , 我 試 圖 圓 滿 的 , 不 是 整 體 , 而 是 缺 失 。 我 說  的 是 , 只 賣 了 300 本 的 《 玫 》 。 要 是 你 問 , 圓 滿 缺 失 , 什 麼 意 思 ? 我 本 來 是 知 道 的 , 但 當 我 想 告 訴 你 的 時 候 , 便 不 知 道 了 。 或 許 就 是 圓 滿 碎 片 的 意 思 吧 。 《 玫 》 最 終 未 能 實 現 我 的 意 圖 , 但 讓 我 明 白 , 有 意 識 的 寫 作 , 就 是 寫 作 。 」
鍾 提 到 從 《 玫 》 到 《 生 》 的 17 年 間 , 自 己 曾 放 棄 了 兩 個 構 思 , 「 因 為 不 是 我 想 要 的 , 但 我 想 要 什 麼 , 又 哪 裏 曉 得 呢 」 。 同 時 回 顧 她 和 鍾 曉 陽 好 幾 年 前 於 報 章 寫 的 欄 目 ( 「 自 由 的 幻 影 」 ) , 藉 此 追 溯 書 寫 的 意 義 和 建 立 結 構 的 過 程 : 「 它 們 看 來 比 較 像 隨 筆 , 有 時 候 又 像 札 記 , 當 中 有 人 物 , 有 情 節 , 那 個 正 在 自 我 書 寫 的 我 , 在 某 些 情  下 , 又 成 為 敘 述 的 對 象 。 要 是 你 問 , 這 就 是 我 想 要 的 嗎 ? 我 必 須 老 實 回 答 , 是 的 , 這 就 是 我 想 要 的 。 但 它 們 不 是 從 天 上 掉 下 來 的 , 也 不 是 自 筆 尖 流 出 來 的 , 它 們 和 我 的 內 心 已 經 相 隔 了 好 幾 層 , 是 自 廢 棄 的 碎 片 中 重 新 建 立 的 。 所 謂 圓 滿 碎 片 , 就 是 自 破 碎 的 語 言 中 尋 找 結 構 的 意 思 。 」
「 我 總 以 為 , 再 也 不 會 寫 作 了 。 」 鍾 玲 玲 沉 靜 的 說 。 在 《 玫 》 中 也 曾 有 同 樣 的 暗 示 , 亦 宣 稱 《 生 》 是 她 最 後 一 本 書 了 。 談 到 《 生 》 , 她 說 出 對 生 而 為 人 、 愛 、 命 運 與 書 寫 的 反 思 和 領 悟 : 「 我 自 以 為 我 是 人 。 而 且 我 過  的 , 必 然 就 是 人 的 生 活 。 套 青 年 馬 克 思 的 話 來 說 , 就 是 以 愛 交 換 愛 , 以 信 任 交 換 信 任 的 生 活 。 否 則 , 我 就 會 追 問 , 我 是 人 嗎 ? 我 是 人 嗎 ? 追 問 的 時 候 我 好 像 看 到 老 人 獨 自 在 田 野 間 , 在 樹 林 邊 漫 步 , 這 孤 獨 的 形 象 令 我 想 起 盧 梭 , 令 我 想 起 叔 本 華 的 《 附 錄 與 補 遺 》 , 因 為 他 孤 獨 地 死 去 , 一 如 過 去 他 孤 獨 地 活  。 隨 筆 是 為 別 人 寫 的 , 沉 思 錄 只 為 自 己 。 《 生 而 為 人 》 來 自 對 自 身 命 運 的 思 索 , 後 來 多 說 了 些 , 便 變 成 隨 筆 了 。 在 這 個 自 我 書 寫 的 歷 程 上 , 當 我 回 轉 重 新 來 到 最 初 的 起 點 , 發 現 已 不 再 是 同 一 個 人 。 」
董 啟 章 : 「 我 」 是 「 我 們 」
三 位 作 家 繼 而 分 享 他 們 閱 讀 鍾 玲 玲 的 經 驗 , 董 啟 章 先 說 及 自 己 是 以 何 種 態 度 和 方 式 , 來 閱 讀 鍾 玲 玲 的 : 「 鍾 玲 玲 的 小 說 是 難 以 評 論 的 , 不 論 是 她 書 寫 的 文 字 或 是 性 質 , 都 不 會 邀 請 讀 者 進 行 分 析 性 的 評 論 , 反 而 是 以 其 語 句 的 感 覺 和 力 量 感 染 讀 者 , 讓 讀 者 獲 得 某 種 東 西 。 而 這 些 東 西 , 亦 難 以 清 晰 的 將 之 抽 取 出 來 , 加 以 說 明 。 《 生 而 為 人 》 可 在 任 何 一 處 開 始 閱 讀 , 內 裏 所 反 覆 思 索 、 講 述 的 東 西 都 連 結 在 一 起 。 」
回 應 外 間 對 鍾 玲 玲 「 只 寫 自 己 」 的 批 評 時 , 董 提 出 經 由 「 我 」 可 達 至 「 我 們 」 : 「 書 寫 自 我 是 會 走 向 自 我 以 外 的 , 譬 如 說 是 他 人 , 譬 如 說 是 自 己 與 世 界 的 關 係 。 這 傾 向 在 鍾 玲 玲 的 小 說 裏 愈 來 愈 強 烈 。 每 當 ( 作 者 ) 超 越 了 單 純 地 講 述 自 身 的 經 歷 或 事 件 , 而 進 到 回 顧 與 追 問 裏 頭 , 這 過 程 已 不 單 單 侷 限 於 自 身 , 而 是 嘗 試 在 自 我 經 驗 中 找 尋 意 義 , 甚 或 是 比 自 己 更 巨 大 的 東 西 。 在 《 生 》 中 , 『 我 』 不 單 只 是 『 我 』 , 『 我 』 所 經 歷 , 『 我 』 所 寫 , 『 我 』 所 追 問 的 , 如 何 與 其 他 人 連 上 關 係 ? 『 我 』 是 『 我 們 』 , 『 我 們 』 是 『 我 』 。 『 我 』 不 單 是 孤 絕 的 個 體 , 而 是 與 『 我 們 』 , 與 一 整 個 群 體 , 與 整 個 世 界 , 甚 或 是 與 作 為 人 類 一 員 本 身 有 所 結 連 的 東 西 。 想 及 此 , 其 實 自 己 並 非 孤 絕 的 存 在 , 而 是 有 所 共 通 。 」
韓 麗 珠 : 直 達 生 命 本 質 的 小 說
韓 麗 珠 接  在 場 分 享 自 己 初 次 接 觸 鍾 玲 玲 時 , 對 其 語 言 和 文 字 氣 質 之 觀 感 : 「 鍾 的 小 說 具 備 一 種 沒 有 被 社 會 規 範 或 是 教 育 傷 害 過 的 純 真 。 我 第 一 次 接 觸 她 的 小 說 《 愛 人 》 , 一 打 開 便 被 內 裏 語 言 吸 引 , 其 中 佈 滿 細 節 , 可 以 說 是 十 分 瑣 碎 , 但 每 個 細 節 都 具 其 意 義 , 將 你 導 向 曲 折 的 地 方 , 不 是 主 要 的 路 徑 , 而 是 小 徑 。 」 韓 亦 分 享 了 她 將 《 生 》 視 為 小 說 閱 讀 的 過 程 及 當 中 所 思 索 的 : 「 若 我 視 《 玫 》 為 一 本 作 者 拿 出 了 身 上 所 有 武 器 書 寫 的 小 說 , 《 生 》 的 作 者 就 是 拋 棄 了 所 有 的 武 器 。 《 生 》 是 本 不 斷 叩 問 , 直 達 生 命 本 質 的 小 說 。 內 裏 沒 有 情 節 , 沒 有 可 見 的 寫 作 技 巧 , 沒 有 人 物 設 定 , 沒 有 對 白 、 時 空 環 境 … … 即 所 有 我 們 想 像 小 說 該 具 備 的 元 素 都 缺 乏 了 , 只 剩 下 獨 白 , 即 小 說 中 的 那 個 『 我 』 。 《 生 》 拋 棄 了 所 有 可 供 裝 飾 的 部 分 , 赤 裸 地 容 讓 『 我 』 講 述 其 生 命 的 故 事 。 小 說 中 鋪 陳 的 歷 史 和 故 事 , 又 或 是 『 我 』 所 遇 到 的 人 , 都 不 過 像 木 偶 , 是 一 種 工 具 , 真 正 重 要 的 是 『 我 』 追 問 的 東 西 。 當 中 存 在 貫 穿 整 部 小 說 的 主 軸 。 作 者 一 直 詢 問 『 生 命 是 什 麼 ? 』 而 所 得 出 的 答 案 便 是 : 生 命 中 最 大 的 價 值 與 目 的 , 就 是 愛 。 」
鍾 曉 陽 : 接 近 默 想 的 寫 作 狀 態
鍾 曉 陽 則 一 邊 吟 誦 《 生 》 的 內 文 , 一 邊 從 中 追 溯 , 她 如 何 理 解 鍾 玲 玲 的 寫 作 狀 態 , 及 其 對 自 我 寫 作 生 命 的 認 知 : 「 鍾 玲 玲 的 寫 作 裏 一 再 出 現 『 不 可 定 義 』 、 『 無 法 理 解 』 、 『 尚 未 寫 定 』 等 等 字 詞 。 若 你 自 以 為 已 經 理 解 , 這 不 過 是 曇 花 一 現 的 感 覺 。 她 一 直 強 調 她 並 非 一 位 作 家 , 她 的 作 品 並 非 一 位 作 家 的 作 品 。 若 你 仔 細 想 想 , 這 是 什 麼 意 思 呢 ? 這 不 是 自 謙 , 而 是 一 種 自 我 認 知 。 她 試 圖 表 達 一 個 具 生 命 的 主 體 之 欲 望 。 她 認 為 她 的 寫 作 是 一 個 具 知 覺 的 生 命 個 體 之 寫 作 , 而 非 以 寫 作 為 職 志 , 非 以 書 寫 作 品 為 意 圖 , 非 以 出 版 作 品 為 最 終 目 的 之 寫 作 。 她 的 章 法 來 自 寫 作 經 驗 及 自 身 對 美 感 的 要 求 。 」 論 及 《 生 》 這 部 作 品 所 呈 現 的 具 象 與 聲 音 質 感 , 鍾 曉 陽 道 : 「 她 透 過 寫 作 與 萬 物 成 為 一 致 。 這 三 萬 多 字 所 蘊 含 信 息 並 非 只 是 : 『 請 閱 讀 我 。 』 而 是 : 『 我 是 人 。 我 有 知 覺 。 』 這 種 訴 說 並 無 對 象 , 像 自 然 界 的 聲 音 , 它 並 不 需 要 你 聆 聽 , 但 它 存 在 。 單 單 只 是 存 在 , 這 種 寫 作 狀 態 , 接 近 默 想 。 」
畫 家 何 倩 彤 在 最 後 亦 分 享 了 她 受 《 愛 蓮 說 》 啟 發 而 成 的 藝 術 創 作 ─ ─ 將 小 說 中 齊 正 與 蓮 生 的 信 件 以 左 手 與 右 手 重 新 抄 寫 一 次 , 成 為 一 封 封 具 實 體 重 量 的 信 件 。 當 日 參 與 沙 龍 人 數 約 有 六 七 十 , 公 開 至 幾 近 眾 目 睽 睽 , 卻 無 礙 發 問 的 坦 率 與 熱 情 , 彷 彿 為 鍾 玲 玲 的 節 奏 語 調 感 染 。 冀 盼 我 們 尚 且 能 夠 謙 虛 地 珍 惜 在 這 文 學 沙 龍 中 之 所 見 所 聽 , 還 有 於 心 靈 默 默 處 感 受 到 的 各 種 思 緒 , 明 白 一 切 不 可 能 被 言 說 的 事 物 是 如 何 穿 透 作 家 , 致 使 其 費 盡 一 切 可 用 的 言 辭 與 生 命 , 讓 我 們 得 以 窺 見 。 唯 願 我 們 珍 愛 的 作 家 能 在 其 中 感 受 得 到 相 隔 的 溫 暖 , 沉 默 的 真 誠 , 與 每 一 道 直 視 面 前 的 熾 熱 目 光 。
( 標 題 為 編 輯 所 擬 , 原 題 : 言 說 那 些 不 可 言 說 的 ─ ─ 直 面 鍾 玲 玲 , 與 《 生 而 為 人 》 。 照 片 由 《 字 花 》 提 供 )
世 紀 . profile
鍾 玲 玲 , 1948 年 出 生 於 湖 南 衡 陽 , 五 十 年 代 移 居 香 港 , 在 香 港 接 受 教 育 , 於 1971 年 參 與 保 釣 運 動 , 畢 業 後 曾 從 事 雜 誌 編 輯 , 報 刊 專 欄 寫 作 等 行 業 。 著 作 有 詩 文 集 《 我 的 燦 爛 》 (1979) , 散 文 集 《 我 不 燦 爛 》 (1988) 、 《 解 咒 的 人 》 (1989) ; 小 說 《 愛 人 》 (1987) 、 《 愛 蓮 說 》 (1991) 和 《 玫 瑰 念 珠 》 (1997) 。
新 近 出 版 《 生 而 為 人 》 ( 字 花 , 2014) 。
作 者 簡 介 ﹕ 詩 人 , 《 字 花 》 助 理 編 輯

Wednesday, August 20, 2014

亂世讀書

(文:陶傑)
今年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年,也是中日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一直影響到今天的局勢,而中國的歷史還在重演。
甲午戰爭,中國大敗求和,日本要李鴻章割讓遼東和台灣。清朝認為遼東是努爾哈赤龍脈所在地,是滿州人的命根,割讓遼東,萬萬不可。但清政府沒有實力談判,央求「外國勢力」幫忙調停,找上了德國、俄國、法國幫忙。
德國告訴日本:你的胃口太大了,遼東給了你,俄國會眼紅,調停成功,日本說:遼東可以不要,但台灣歸我。德國幫了忙,天下沒免費午餐。三年之後,德國提出回報,要租用膠州灣做貿易港。俄國也佔領了旅順。一九○四年,日本先攻克旅順,再與俄國海軍在對馬海峽決戰,全殲俄國海軍。
十年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日一早是同盟──因為在日清之戰後,英國認為君主立憲的日本,更有出息,所以與日本結盟──日本沒有派兵去歐洲,反而中國的袁世凱政府派出三十萬華工去歐洲做後防工事。日本進犯德國佔領的膠州灣,戰後的梵爾賽公約,日本要德國轉讓膠州灣,英國不反對。
甲午戰爭大敗,才有「戊戌政變」,慈禧、李蓮英、榮祿、光緒皇帝、譚嗣同等「六君子」登場,釀成一場悲劇。這場中國式悲劇,到了一九八九年又一次重演,只不過台上換成鄧小平、趙紫陽、李鵬、楊尚昆,和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
熟悉中國歷史、了解中國基因,就會明白,中國的所謂「改革」,「改」到這步,光緒和他的智囊,處境最危險。光緒當年的「改革」,明削慈禧的大權,康有為主張架空太后而君主立憲,譚嗣同主張逮捕慈禧,慈禧一定跟你拚命。
光緒才三十出頭,慈禧是老太婆,有何改革大計,也要隱藏,等慈禧死了再講。光緒應該像蔣經國時代的李登輝,時機未至,切不可表露你的信仰,在老人家面前克己復禮,恭順有加。因為中國的皇帝,只能容納平庸的奴才。
這一點,精通中國文化、又有日本權謀藝術的李登輝明白,但「六四」的關鍵人物趙紫陽不明白。一八九四年的大清國,跟二十年後的歐戰,扣了起來。以後的事,是中國受到刺激,五四運動,然後病急亂投醫,從蘇俄引入了一種致命的病毒,叫做馬列主義。中國不是英國,慈禧不是維多利亞女王,中國政治的劣等基因,千古不移,千萬不要挑戰。
讀通歷史,等於學會保命。
如果時時北上大陸,遇上航空癱瘓,飛機誤點,最佳 Kill Time 方式,是當大陸旅客在大罵地勤空姐時,你解開行囊,帶了幾本平時你在香港沒時間看的書。
最近一次北上,由大連飛回深圳,「飛」了十三小時。大部分時間在乾等「軍演」完畢之後不知幾時的起飛,以下四本書,感謝「軍事演習」,也感謝因此的「航空管制」,我都看完,而且認為是亂世生存的啟智書:
「百年風雨」
流亡美國的大陸文史知識份子李劼,其「梟雄與士林」一書,如果你看過,必拍案驚奇。此書是李先生中國傳統社會再探索的下卷,對於蔣介石、汪精衛、希特拉;而另一邊的毛澤東、劉少奇、史太林,以及這六人交織的中國與世界,別有發人深省的見解。
書至後卷,論中國新文學家,對於詩人邵洵美與小說家施蟄存,也有人所不能見的高論。學博思通,引古證今,情感與理性同勝,感嘆與批判並深,李劼的新作還沒有令人失望過。
「晚清二十年」
晚清二十年,也不是新話題,高陽和唐德剛珠玉在前。本書作者是大陸社會科學院中人,戴著政治審查的腳鐐,跳借古諷今的舞蹈,字裡空白之處,別有真意;行間敲擊之聲,外有餘音。雖有談資瑣碎之言,吞吐嚕囌之短,卻是另一冊情感論史的及格書。
Citizens
A chronicle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英國電視主持人 Simon Schama 二十年前的巨著:「公民傳──法國大革命編年錄」。英國人對法國大革命研讀了二百年,名家名作,由 Thomas Carlyle 開始,可謂多如晨星。但對美術史心得卓越的史卡瑪,卻另有角度。他用大量篇幅講大革命前二十年法國的社會形勢,大革命的經過,尤其是恐怖時代,卻筆墨不如起因之詳。
為甚麼會有頭重腳輕的結構?這就是慧眼另窺的一片風景。
1000 years of annoying the French
「英國人捉狹法國佬之千年史」,單憑書名之幽默妙趣,已令人想看。本書論英法文化差異,與英法兩國千年恩怨。文筆輕鬆詼諧,充滿英國人的自嘲,而在自嘲中奚落貶損法國人。
是否客觀,見仁見智。但是,中日之間,恩怨也很深,為何中國人無法以此風格笑論中日?
(刊於 CUP Magazine 151 期八月號專題「睇書自贖攻略」)

8 Places for Thrifty Bookworms to Download Free E-Books

Tuesday, August 12, 2014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何建興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七期(2002.07) 頁27-47 ©2002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臺北市 頁27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提要 本文以印度佛教量論學者陳那(Dignāga)的《因明正理門論》與《集量論》為依歸,參考國際量論學者的研究成果,探討陳那比量或邏輯理論的某些基要課題,並兼做哲學性的闡述,希冀抉發這理論的義蘊。 本文共分五節,各節論述內容略說如下: 一、致知邏輯:本節論介陳那因明論式的基本架構與關鍵概念,並建議用「致知邏輯」一詞來表徵陳那的比量理論。 二、三相之因:對陳那而言,因法必須具備「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及「異品遍無性」三相才能成為正因。本節試圖釐清「同品定有性」相的意涵。 三、肯定與否定:本節探討因宗不相離關係以及同喻、異喻的意義與價值,強調陳那理論對這不相離關係之否定面向的重視。 四、陳那理論的邏輯性格:本節討論陳那理論和西方演繹法與歸納法的異同,顯示這理論為向知覺與常識開放,而具有否證性格的致知邏輯。 五、結語:文末探問「陳那邏輯是否還有現代價值」一問題,並簡略討論幾個相關課題。 關鍵詞:陳那、比量、量論、因三相、致知邏輯 頁29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一、前言 本文探討印度佛教量論學者陳那(Dignāga,約西元480-540年)比量理論的某些基要課題。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與《集量論》等著作開啟了中、後期大乘佛教的量論或知識學傳統,其後的法稱(Dharmakīrti,約西元600-660年)不僅宏揚此學,更進一步開創新局,對後世的影響尤為深遠。現代佛教量論研究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有蓬勃的發展,斯學儼然成為國際佛學研究的顯學。於此,當國際佛教量論學者早已將注意焦點轉向法稱學研究時,再談陳那的比量或邏輯理論恐不免有些過時。只是,法稱的邏輯思想畢竟根源於陳那的理論,在探究法稱學之前,我人仍有必要先釐清陳那理論的邏輯性格。相關中文學界多半不熟悉晚近國際量論學者的研究成果,而國際學界對陳那邏輯的研究亦非全無疑義。因此筆者僅藉本文陳述個人研習陳那邏輯的心得,兼做哲學性的闡述,希冀抉發陳那比量理論的義蘊。 二、致知邏輯 如所周知,陳那比量理論的邏輯或因明論式由宗、因、喻三支組成,並 *送審日期:民國九十一年三月三十日;接受刊登日期:民國九十一年五月十三日。 頁30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以如下二範例為主要的代表論式: ﹛範例一﹜ 宗:彼山有火, 因:以有煙故, 喻:凡有煙處,見彼有火,譬如灶等。(同喻) 凡無火處,見彼無煙,譬如湖等。(異喻) ﹛範例二﹜ 宗:聲是無常, 因:所作性故, 喻:若是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同喻) 若是其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異喻) 這樣的論證是推論者自身經特定推論過程以獲致推論知(或,比量知)之後,再將推論內容表詮為語句的結果。將此等論式顯示予他人,使後者獲得新知識的活動,稱作「為他比量」。在此之前,推論者自身達致推論知的活動,則名為「為自比量」。 此中,比量知的成就涉及三個關鍵概念,即宗有法(宗,pakṣa)、因法(能立法,證因,hetu)及宗法(所立法,sādhya-dharma)。宗有法是其之具有宗法一事尚有待證立的推論對象,因法是作為推論記號(證相,能相)以指示宗法(所相),或作為比量因以成就比量果的性質,而宗法則是為因法所指示,其之存在於推論對象一事尚有待證立的性質。整體言之,比量推論的進行在於以因法之存在於宗有法,及因、宗二法間的不相離關係為基礎,以推論地確定宗有法具有宗法,或宗法限定宗有法。試以下圖表之: 〈圖一〉 頁31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這裡,吾人所要確立的是步驟(3)所顯示的,宗有法之具有宗法一義。以範例一為例,吾人實際上以得知某山(宗有法)確然具有火(宗法)為目的。但是我人或無法直接確認此事,而需要間接地經由步驟(1)與步驟(2)來成就步驟(3)。步驟(1)在於透過知覺或推論以確定宗有法具有因法,譬如藉由知覺以知曉彼山有煙(因法),步驟(2)則在於確認因法與宗法間的不相離關係,如透過回憶憶及說「如某處有煙,該處即有火」。以此二步驟為基礎,即可以建立宗有法與宗法間的連繫,而完成步驟(3)。這(1)、(2)、(3)三個步驟分別與組成因明論式的因、喻、宗三支相應。 佛教邏輯學者以「法」(dharma)與「有法」(dharmin)這對概念,表達涵蓋甚廣的依屬或限定關係。以範例一為例,彼山是有法,煙與火則是發生於彼山上的法。以範例二為例,聲音是有法,所作性與無常性則是概念地存在於聲音內的法。由前一例可知,法與有法的關係的應用範圍遠較形上學的性質與實體關係來得廣,雖說我們仍不妨用現代語的「性質」與「有性質者」二詞分別指稱法與有法。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推論裡的因法和宗法必須有相同的所依,即存在或發生於相同的有法上,這樣子,因法才能藉由指示宗法,以證立所欲推論的事態。於此,上圖的「↙」和「↘」記號也可以理解成「具有」之意。 中文學界在討論陳那因明時,習慣參照西方三段論式大、中、小三詞關係之表詮方式,以諸如P、M及S等符號分別表示宗法、因法及宗有法,然後說宗支是「凡S是P」,因支是「凡S是M」,同喻體是「凡M是P」等等。陳那邏輯之異於西方傳統邏輯,應已是不待繁言的事了。至於「凡S是P」等表述式則明顯是錯誤的。宗有法具有宗法,而不即是宗法。同喻體自然也不是錯謬的「凡煙是火」或「凡所作性是無常性」。圖一裡已使用大寫英文字母表示法,小寫字母表示有法,於此不妨以h和s分別表示有因法者和有宗法者,暫且說宗支是「凡p是s」,同喻體則是「凡h是s」。 前述步驟(1)與步驟(2)的完成,意謂著因法必須具有三個體相,即所謂因三相的具足。學界對於因第二相的意義見解分歧,本文將於第二節討論此問題。無論如何,我們可以依陳那觀點,進一步將「為自比量」理解為,透過三相具足的證因來觀照推論對象,確認其具有所擬推論之宗法的活動,或這活動所成就的推論知。[1]這基本上是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所說的「藉眾 1. 參見 Hayes (1988: 231-2) 之《集量論.為自比量品》英譯文。依《正理門論》,於宗有法處知有因法的知以及因宗不相離關係的憶念,也都可說為為自比量,詳《大正藏》冊32,頁3下。 頁32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相而觀於義」(《大正藏》冊32,頁12下)。其後之梵文原文可譯為:「…關連於所比義處(anumeye ’rthe),有識知(jñānam)生起,[了知]『此處有火』或『聲是無常』,是名 [為自] 比量」。[2]可見此處「觀於義」的「義」字應是指為不共許宗法所限定,作為推論對象的宗有法。推論者審觀推論對象,而於其上認識到限定該對象的所推論性質,雖說後者作為共相也大可說是比量知的所行境。 當代印度哲學家 J. N. Mohanty (1992: 130)認為,印度邏輯可說是「認知的邏輯」(logic of cognitions),而正理學派邏輯尤為箇中典範。筆者則建議使用「致知邏輯」一詞來表徵印度邏輯,特別是陳那的比量理論。於陳那的理論,為自比量實即推論者藉諸如知覺、推論和回憶等意識活動,經由特定步驟以為自己獲致新知的活動。即便是為他比量的論式,也是為了在他人處引生相關的推論活動,使對方獲得立論者先前已達致的知識。這裡,邏輯運作的載體並不是抽象的概念與命題,而是推論者的識知,後者則與外在對象(如範例一的彼山和煙)及被增益至外界的共相(同範例的火)形成意向關係,這運作並以獲得有關世界之具體知識為目的。這理論的致知功能多少損及它的形式有效性和邏輯決定性,但它也因而更切合於具體情境。當然,其他的邏輯或比量理論也可能說為致知邏輯,因此下文裡筆者將進一步闡述陳那比量理論的特質,以揭顯此一理論的邏輯性格。 三、三相之因 對陳那而言,任何因法要成為正因,必須具備三個體相或滿足三個條件,茲依玄奘《因明正理門論》的譯語略述如下:  (1)遍是宗法性:因法是宗有法普遍具有的性質(法)。  (2)同品定有性:同品中肯定有具有因法者。  (3)異品遍無性:一切異品都不具有因法。 此中第二相「同品定有性」的實際意義常是學者們爭論的焦點。依《入正理論》梵文原本,「同品定有性」一詞的相應梵文是 sapakṣe sattvam(於同 2. Dhruva 1987: 7。Haribhadra 注釋《入正理論》的《入正理疏》(Nyāyapraveśavṛtti)將 anumeye ’rthe 疏釋為 dharmaviśiṣṭe dharmiṇi,見同書頁36。 頁33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品中存在),相關的說明則提到 sapakṣa evāsti 一語(Dhruva 1987: 1)。由於 eva 字在梵文裡可有「確定」與「只有」等義,sapakṣa evāsti 便可分別譯為「於同品中確定存在」和「唯於同品中存在」。[3]如是,吾人可重新理解因第二相:  (2a)於同品定有性:因法確定存在於(某些---乃至所有---)同品中。  (2b)唯於同品有性:因法僅只存在於同品中(,而不存在於異品)。 根據對陳那《正理門論》「九句因」說的一種理解方式,第二相意謂著同品(即宗有法以外一切具有宗法的有法物事)中至少有一個以上具有因法,這是(2a)的「於同品定有性」,也切近玄奘《正理門論》「於餘同類,念此定有」譯語所表示的。《集量論.為自比量品》第一節第六頌釋文和第七頌論及只具有一相和二相的推論記號時,以「聲是常住,觸對性故」論式的因法只具有因第二相,而「聲是無常,非觸對性故」則只具有第一和第二相(Hayes 1988: 240-1)。觸對性與非觸對性二性質都橫亙於無常物及常住物兩類事物中,無常的茶杯和常住的極微都具有觸對性,而無常的樂、業及常住的虛空則具有非觸對性。因此,陳那在這裡顯然將因第二相理解為「於同品定有性」。依此理解,正如陳那於上段行文中所強調的,因三相缺一不可,因第二相並不能使第三相形同虛設。因第三相的作用在於「止濫」,亦即遣除任何存在於任一異品(即不具有宗法而與宗有法別異的有法事物)內的因法,不以之為正因。 霍韜晦教授(1991: 4-29)認為,佛教因明基於對自身宗教聖言量之肯定以及順應辯論程序等因素,在因明論式裡採取先標宗、後出因,即他所謂「由果溯因」的方式,而這正解釋了何以因第二相所要求的是,至少需有一個同品具有因法。畢竟,若吾人由宗望因,以「同品」為陳述因第二相語句的主詞,自然不能說「同品遍有因」(這顯然是錯誤的要求),而只能說「同品確定有因」了。[4]至於「唯於同品中有」義,想必是基於由因望宗而有,因而在此也不能被考慮。這種以「由果溯因」觀念詮解因明義蘊的作法頗有見地。不過,至少就先前提及的 sapakṣe sattvam, sapakṣa evāsti 以及《集量論》的 tattulye sadbhāvo (Hayes 1988: 250, n.5)等梵語看來,由於「同品」一詞都用為處格而非主格,很難說陳那特別採由宗望因的方式來看待宗同品與因法的關係。此外,「由果溯因」的說法雖適用於前節範例二的情況,卻不適用於範例一。推論者顯然先知覺到山上有煙,再由因望宗地推知彼山有火。 3. 就筆者所知,西方學界一般依「只有」義理解 eva 字,這裡則配合玄奘的譯詞,而將「確定」義列入考慮。 4. 鄭偉宏(1996: 94)即從「同品定有性」的語法結構來肯認相似的看法。 頁34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儘管前述「於同品定有性」義較可能是陳那所採取的觀點,他在《集量論》裡卻也曾表露出「唯於同品有性」式的理解方式。該書〈為自比量品〉第一節第五頌釋文解釋因第二相與第三相時說:[5] …透過知覺或推論在彼[宗有法]處觀察到[推論記號]時,人確定說,該[記號]也以一般的方式完全或部分地存在於[宗有法的]同品中。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相關的限定是,它只發生於同品中;並沒有限定說,它必須發生於[每一個]同品中。但這樣的話,別人或許會認為,[頌文裡]再說「[推論記號]『不存在於異品中』」便一無是處。說這句話的目的在於強調,[該記號]---不存在於非同品內---不發生於與宗有法不一致的處所。 從文中提到因第三相將形同虛設的質疑看來,陳那應是以因第二相相當於「唯於同品有性」。這裡所謂「完全或部分地存在於同品中」,是指因法或者僅存在於部分同品中(如範例一),或者存在於所有的同品中(如範例二)。不管哪一種情況,因法都只存在於具有宗法的事物中。如是,因第二相正與同喻體相應。而由於如是的因第二相幾乎與第三相等值,後者豈不是多餘的?對此一質疑,陳那的回答似乎語焉不詳。 前面已述及,陳那在《集量論》同一節第六、七頌處將因第二相理解為「於同品定有性」。為何陳那在行文中會如此前後顛倒呢?這實在令人費解。是不是由於陳那本人對因第二相義理的混淆呢?若是這樣,陳那恐怕還未全然掌握因三相的相關邏輯意涵。還是,陳那基於某種理由自覺地兼採「於同品定有性」與「唯於同品有性」兩種理解方式?這似乎成了無解的難題。 如果我們依「唯於同品有性」義理解因第二相,則除了某些哲學的考慮以外(詳第三節),因第三相可說是多餘的,但陳那卻在第六頌及其釋文中強調「只具有一相或二相的推論記號並無法達成目的」(Hayes 1988: 240-1)。此外,前述陳那有關只具有一相或二相的推論記號所舉的事例意義明確,並無詮釋上的爭議。因此我們認為「於同品定有性」義才是他主要的看法。不過,本文也建議將「唯於同品有性」視為因第二相的輔助或次要的理解方式,這樣的因相無需憑藉「異品遍無性」相,即可表詮為喻支的同喻體。 5. 譯自 Hayes 1988: 240,參見北川秀則1985: 96-99;相關證據另詳 Ueda 1999: 408-9。 頁35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學界對因第一相與第三相的理解一般並無歧異。第一相的滿足可成就圖一的步驟(1),而在將因第二相理解為「於同品定有性」的前提下,第二相和第三相二者的具備將確立因宗不相離關係以完成步驟(2)。如是,第一、二兩步驟可進而促成步驟(3),成就以宗有法具有所推求宗法的識知或主張。 四、肯定與否定 如前述,因第二相與第三相具足得以確立因宗不相離關係。這關係可以用肯定和否定的方式,表詮為同喻和異喻二者,[6]顯明《正理門論》「說因宗所隨,宗無因不有」的義理,使陳那理論依因證宗的格局更為清晰可見。同喻和異喻都各由喻體和喻依組成,以範例一為例,「凡有煙處,見彼有火」是同喻體,「譬如灶等」則為同喻依,或灶等物也可說是同喻依。異喻可依此類推。必須強調的是,陳那邏輯裡同品、異品及宗有法構成全部的論域,而由與同品、異品相關的討論來比推宗有法之具有宗法。因此同喻與異喻所涵蓋的範圍都必須剔除宗有法。[7]前面以「凡h是s」來表示同喻體時,應知這裡的有因法者h和有宗法者s並不含括宗有法p。 依陳那之見,當吾人將為自比量內容表詮為三支論式時,就正理而言,應具說同喻和異喻二者,「由是具足顯示所立不離其因。以具顯示同品定有、異品遍無,能正對治相違、不定…」[8],雖說如果對方熟悉因、喻關係等,也可以只說一喻,甚至二喻都不說。這裡陳那認為,肯定與否定兩種表詮因宗不相離關係的方式原則上都有其必要性。肯定的表詮方式將不相離關係的肯定面向表現為同喻,否定的表詮方式則將同一關係的否定面向表達為異喻。[9] 6. 在將因第二相理解為「於同品定有性」的前提下,同喻並無法直接得自因第二相。值得一提的是,陳那《正理門論》「次餘二種相,由喻能顯示」等說法,並不足以顯示因第二相與第三相分別與同喻和異喻相應;比較沈劍英1994: 59-61。 7. 從陳那對九句因裡的第五句的理解,可見(宗)同品和(宗)異品都須剔除宗有法,而由於同、異喻正顯示因第二相和第三相,可知同喻和異喻所涵蓋的範圍都必須剔除宗有法。 8. 詳《正理門論》,於《大正藏》冊32,頁2-3。 9. 這裡所謂不相離關係的肯定面向實即為同喻所顯示,因法與宗法間的隨伴關係(anvaya),而不相離關係的否定面向則是為異喻所顯示,宗法與因法間的分離關係(viyatireka)。我們以「面向」一詞來指示隨伴與分離關係的一體性和相互依待性。附帶一提,Richard Hayes (1988: 118-119)認為,陳那以隨伴關係類同於因第二相「於同品定有性」,北川秀則(1985: 39)則以隨伴關係為同喻所表述的因法與宗法間的普遍關係。 頁36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但是,同喻和異喻乃至它們所顯示的肯定與否定兩面向,在陳那理論裡還具有怎樣的意義呢? 有人可能以為,在邏輯上「凡A是B」與「無非B是A」依質位同換法(Contraposition)而等值,因此「異品遍無性」及與其相應的異喻已然足夠,無需另外要求「同品定有性」和同喻。陳那顯然否定這種看法。以《集量論》「聲是無常,所聞性故」論式為例。雖然它的所聞性因於異品遍無,該因卻不存在於聲音以外任何無常的事物(即,依無常性徵取的同品)中,它因此因不具有第二相而排除於正因之外。由此可見,因第二相「同品定有性」並不可廢。從這裡看來,同喻似乎較異喻來得重要,而同喻依必須是確實存在的事物。相對地,異喻的功能在於遮遣,譬如遮除非無常者之具有所作性的可能性,因而所舉出的異喻依不一定要具有實在性,如有人或不以範例二的虛空為實有。即使在無異喻依可舉的情況,如立「聲可知,所作性故」論式時,仍可在因三相具足的前提下,以所作性因為正因。[10] 當代印度哲學家 B. K. Matilal 曾以西方哲學家 C. G. Hempel 提出的烏鴉悖論(the Raven Paradox)為例,顯示陳那邏輯裡同喻體與異喻體之非等值性的可能意義。[11]在透過歸納法以論證「烏鴉都是黑色的」時,每一隻觀察到的黑色烏鴉都有助於印證該論證,而由於「凡不是黑色的都不是烏鴉」和「烏鴉都是黑色的」二語句邏輯等值,任何非黑色且非烏鴉事物---譬如藍色的書、綠色的樹葉、金色的魚等等---的觀察,也應有助於印證說天下烏鴉一般黑,但後者卻違反吾人的直觀。陳那的觀點應如 Matilal 所說的那樣,「雖說『烏鴉都是黑色的』涵蘊『凡不是黑色的都不是烏鴉』,它卻不等值於後者。換句話說,後者並不涵蘊前者」。[12]所以,陳那並不會同意說,常住而可聽聞的事物的不可得本身能使人認定(聲音以外)可聽聞的事物都是無常的,反而會以這類的論式犯了不共不定過。如前所述,陳那邏輯尋求獲得有關世界的具體知識。當抽象的邏輯律則與具體事理(甚或吾人的直觀判斷)相違逆時,致知邏輯自然應以後者為準的。是而吾人不能以異喻體其實涵蘊同喻體,而仍須確定因宗不相離關係的肯定面向。 10. 這裡且依正理派觀點,假定任何存在的事物均為可知。我們可以說,普遍否定語句「沒有常住者是所作的」的主詞「常住者」指涉空類時,則該語句自然為真。 11. Matilal 1986: 10-11。Hempel (1965: 14-20)實際用的名稱是「印證的悖論」(the paradoxes of confirmation)。雖然《正理門論》說及二喻「或由義准,一能顯二」,這語句應只適用於可舉出同喻依(與異喻依)的情況,不能以此證明陳那以同喻與異喻完全等值。 12. Matilal 1986: 10。不過,Matilal (頁12)仍認為這樣的觀點有些奇怪。 頁37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儘管同喻體在成就陳那比量論式的真確性上頗為重要,同喻體仍需要同喻依的襯托以為佐證。雖說在西方三段論式邏輯裡,「烏鴉都是黑色的」之類的普遍肯定命題預設了烏鴉的存在,但在日常生活乃至論辯場合裡都未必如此。以「所有的龍都能夠騰雲駕霧」(S1)和「搭時光機回到過去的人都可能改變歷史」(S2)二語句為例。它們主詞對象在過去及現在---我們可以說---都不存在,說話者也不一定假定這對象的實在性。人們可能基於某些理由認為語句S2為真,但由於缺乏實例可供驗證,我們還是應以其真假值為不確定的。[13]至於以之為同喻體的論式也將因同喻依或「同品定有性」條件的闕無,而無法被接受。事實上,同喻依的舉出與因第二相的考量密切相關。立論者提出的同喻依可能就是他賴以確認「同品定有性」的事例,而不具同喻依的論式可能根本欠缺因第二相。這一切並不是像形式邏輯那樣為論證而論證,而是為了達致有關具體存在的客觀知識。 以上的討論可能使人以為,由於同喻似乎比異喻來得重要,如果吾人將因第二相理解為前述的「唯於同品有性」,因第三相將形同虛設。可是,我們從陳那著作裡卻得到很不一樣的印象。事實上,他極為重視比量過程中由「異品遍無性」義所揭示(的不相離關係)的否定面向,是而表詮此面向的異喻也有其重要性,依正理也應於論式中提出。陳那在《集量論》裡也將因宗不相離關係理解為宗法遍滿因法的遍滿關係(vyapti):法A不離於法B意味著法B遍滿法A。不過,陳那在論及遍滿關係時,卻喜歡從否定角度切入,而以法B遍滿法A一義排除了有法A(=法A的具有者)之不具有法B的可能性。此外,他也提到:[14] 所作性遍滿無常物,但除了透過常住物的遮除外,它並無法使人知曉無常物。同樣地,無常性遍滿所作物,但除了透過非所作物的遮除外,它並無法使人知曉所作物。因此,由於所作性遍滿無常物,非所作性並不發生於無常物內,是而,無常性能透過非所作物之可能性的遮除,使人知曉所作性。 13. 如果我們依某些邏輯學家所言,以這類語句為(空洞地)真,這反而顯示同喻依之舉出的必要性。參考Kahane and Tidman 1995: 279。 14. 《集量論.為自比量品》第一節第二十三頌釋文,譯自 Hayes 1988: 248-9。另參見北川秀則1985:124。嚴格說來,為所作性所遍滿的應該是無常性而非無常物,陳那的用語應該是較不嚴格的表達方式。 頁38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譬如,我人可以透過火之遍滿煙一事實,而由某處有煙推知該處也有火。同理,在「聲是所作,無常性故」的論證裡,作為證因的無常性由於為所作性所遍滿,而能使人知曉聲音之具有所作性。值得注意的是,陳那這裡提出的理由並不是無常性僅僅發生於所作物中(這是「唯於同品有性」),而是無常性遮除了非所作物(這類似「異品遍無性」)。為什麼陳那著重自否定義、遮除義來論列問題呢?於此,我們需要概述他的遮詮理論(apohavāda)。 如所周知,佛教量論學者僅肯認現量與比量二者為獨立的致知手段。陳那在《集量論》(Hayes 1988: 238)裡說,由值得信賴者的言語所生的識知(聲量知),就其為無錯謬而言是和比量相似的,因此可將它歸類為比量知。如是,自無必要再以聲量(wabda,testimony,證言,或譯「聖言量」等)為獨立的量。陳那顯然認為,聲量和比量一樣都運用概念思維,且都只能以否定而概略的方式指示實在。這種聲量和比量二者的平行性應有助於了解陳那邏輯理論的根本取向。[15]陳那在《集量論.遮詮品》裡,特別就言語表詮方式提出他著名的遮詮理論,以在自相(現量知的對象)及諸如花草樹木等具體特殊物不可詮說的前提下,說明語言如何間接地使人知曉其所指稱的對象。正理學派學者認為,個別的煙可為「煙」字所詮說,後者透過實在的煙共相來表詮具有這共相的個別的煙。與之相反,陳那不以煙共相為實在,並以「他者的遮除」一概念來替代共相,主張「煙」字雖然不能表詮個別的煙自身,卻可藉由火、水、樹等非煙物的遮除,間接地指示個別的煙,使聽者對後者產生概念性的知解。 在我人用「煙」這個語言記號來指稱眼前的煙的具體脈絡裡,「煙」字藉由非煙物的遮除而應用至該煙,使聽者知道,該物“具有”非煙物的遮除,該物不是火、水等非煙物,而就是煙。[16]同理,在藉煙這個推論記號來推知彼山有火的範例裡,因法煙藉由無火處的遮除(參見前引文)---因而依概念增 15. 陳那於《集量論.遮詮品》提出其遮詮理論,該品之部份英譯詳 Hayes 1988: 252-308。Hayes 已強調聲量和比量二者的平行性。日本學者桂紹隆(Katsura 1991: 139 )也說,「於是,遮詮理論在陳那處成為含括推論知與聲量知的一種概念知理論。易言之,陳那試圖主張,由於推論記號與語言記號以相同的方式---亦即,他者的排除(anyapoha)---運作,推論知與聲量知之間並沒有本質的差異」。 16. 對正理派學者而言,「煙」字指稱的對象是具有煙共相或為煙共相所限定的煙,同樣地---畢竟「非煙物的遮除」與「煙共相」相應---遮詮論者也可以說,「煙」字指稱的對象概念地或增益地“具有”非煙物的遮除,它不是非煙,而是煙。 頁39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益,有煙的彼山“具有”無火處的遮除---以使人知道,彼山並非無火處,彼山其實有火。以相應但較易懂的方式來推演:  (1)彼山有煙。 因第一相  (2)煙不發生於無火處。 因第三相  (3)彼山有不發生於無火處者。 由(1)、(2)  (4)彼山不是無火處。 由(3) ∴(5)彼山有火。 由(4) 這樣的理解方式頗嫌麻煩,它當然不是推論者意識流中的顯明的意向內容。但是,這種對推論過程之否定面向的闡析,卻可能揭示陳那思想的一個重要特質。依筆者之見,陳那思想可說是反本質論或解實體論的(de-substantialistic)。[17]他否定了共相的實在性,以共相無非思惟虛妄構畫的結果。進一步說,他也可能否定煙與火或任何因法與宗法間的本質連繫。同理,因明論式裡的彼山與火之間並沒有任何本質連繫可言,而諸如聲音與無常性這樣的實體與屬性關係也無非是概念分別的產物。語言有其昧惑性格。哲學家可能基於「羊」字可意指種種個別的羊一事實,認定羊共相的存在,認為我人是因為在羊處見到羊共相,才知道以「羊」來指稱該羊。同理,推論的運作也可能使人誤以因法與宗法間,乃至有法與法之間具有某種本質的連繫。對治這種誤解的藥方,在於提醒人們,所謂的「因宗不相離關係」主要意謂「因法遮除無宗法者」一事實,而所謂「宗有法具有宗法」也不過是表陳「宗有法不是無宗法者」而已。一如遮詮理論的情況,否定的理解方式相當程度地消解了言語與思惟的本質主義傾向。 此外,陳那在討論其遮詮理論時表示:[18] 由於在某些情況字詞並無法表詮無限的事類,我人不需要要求說,某一字詞須應用至同品事類的每一個。但是只要未見到該字詞被應用至任何一個異品,我人即可說,該字詞並不指稱異品事類(雖說後者也是無限的)。 17. 詳筆者另文(2001: 25-6)。 18. 筆者譯自 Hayes (1988: 297-8)的英譯文,並略作修改。 頁40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桂紹隆教授(Katsura 1991: 140)認為,由於陳那以推論活動和語言表達並無根本差異,他一定也以相似的方式理解比量理論的遍滿關係。也就是說,陳那並不會要求推論者必須確實建立肯定的不相離關係(如,有煙處必定有火),而是只要我人在宗異品處從未見過因法(如,無火處未嘗見有煙),則不相離關係已然成立。陳那相當清楚,在很多情況完全歸納是不可能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為何陳那著重自否定義、遮除義來論列問題。[19]我們可以說,同喻體所顯示的不相離關係的普遍肯定面向,其實一般僅是“虛擬的”,確定不相離關係的關鍵還是在於因第三相或異喻體的相關考量。 從先前有關「聲是無常,所聞性故」論式的討論可看出,上述的否定進路有嚴重的缺陷,蓋因我人並不能只從「凡不是黑色的都不是烏鴉」的前提,合理地推斷「那(隻烏鴉)是黑色的」。不過,這也只說明單單因第一相與第三相的具足是不夠的,在「異品遍無性」之外,我人仍須確定「同品定有性」。陳那的遮詮理論以否定性進路為主,肯定性進路為輔,我們可以相應地設想,他的比量理論也類似,以否定性的因第三相為主,肯定性的因第二相為輔,唯兩者都不可或缺。[20]至於同喻(與它所顯示的肯定面向)和異喻(與它所顯示的否定面向),也基於很不同的理由而各有其價值:前者確保同品之定有因法,並反映出人們一般的普遍肯定的思惟方式;後者除了有助於消解思惟增益外,還能在完全歸納不可能的前提下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 五、陳那理論的邏輯性格 儘管陳那可能是第一位清楚把握因宗不相離關係的印度邏輯學家,由於這關係的審定需要剔除宗有法,陳那的理論可能使人誤以如下的論式為正確的: 宗:單孔類動物(如鴨嘴獸)是胎生的, 19. 當然,如陳那本人暗示的,「凡無火處都無煙」之類的否定性完全歸納也不可能。除了先前提到的反本質論考量以外,我們可以說,陳那的邏輯理論欠缺實質的嚴密性。 20. 如果本節論述的觀點大抵正確的話,它們將可支持我們在上一節對因第二相意義的論定。由於不相離關係之肯定面向的價值與通俗性,陳那時或以「唯於同品有性」義理解因第二相,而因為陳那實際主張以否定方式確認該不相離關係,「唯於同品有性」並無實際作用,是而「於同品定有性」義才是陳那對因第二相的主要理解方式。 頁41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因:是哺乳類動物的緣故, 喻:凡是哺乳類動物都是胎生的,譬如老虎等。 凡非胎生的都不是哺乳類動物,譬如海馬。 如果推論者不知道單孔類動物是卵生的,單只從其他哺乳類動物來考量,他可能會因作為能立法的哺乳類動物性三相具足,而提出這樣一個錯誤的論證。這裡的問題在於這理論具有類比推論的性格,吾人逕以同、異品論域裡所呈現的事理為根據,比推宗有法處也應有相應的情況,但要是宗有法恰好是具有因法的事類裡唯一的例外,錯誤似乎在所難免。[21]依據《正理門論》(《大正藏》冊32,頁3上),比量因之三相具足能使人產生「決定解」,問題是我人並不能說因三相的具足得以保證論證的真確性。 陳那自然意識到類似的問題,並用宗過「現量相違」和因過「相違決定」(viruddhāvyabhicārin,與他解相違的“決定解”?)等來遣除類似的論證。就犯了相違決定過的論證而言,陳那認為「此中現、教力勝」(同上書,頁2中),應該依這兩者來定奪是非。這裡,「現」字指現量知覺,與「教」相應的梵字應該是 āgama 或 śastra,而這大抵意指聲量證言(śabda)。[22]當然,自宗聖教也是值得信賴者的言語或陳述而為聲量的一種,不過乞靈於自教觀點往往不能解決問題,諍論雙方可能只會各執己見。至少在世間知識的論定上,陳那所說的「教」可以指相關知識的權威學者的論述或言語,譬如說,人們可以求助於動物學家或相關論述以確定單孔類動物之為胎生、卵生或卵胎生。 不過,證言對錯的最終衡定仍取決於知覺經驗。聲量證言與比量推論都是很有用甚至必要的致知手段,但是如果它們引生的認識真的與現量證據相違的話,這認識仍然會遭到否定,因此像「汞是固體,是金屬故」之類的論式自然無法被接受。這可說是陳那式「知覺的優先」。只有無分別的現量知能夠如實呈顯事物的自相,也才能在必要時藉概念化而為客觀性的根本條件,作為其他致知手段所生知的最後判準。[23]比量和聲量自然有其特殊性與不可化約性,而在很多場合裡可以自行建立正確的知識。只是,它們的運作充其量只能提供概略的、否定的知識。在了解具體實在的課題上,現量乃具有最 21. 參考 Hayes 1988: 158-162。 22. 參考 Hattori 1968: 94。 23. 無分別知覺本身並無法直接用作判準,概念化的知覺判斷卻因雜有思維分別而有其侷限性。不過,在此我們並不擬探討此一陳那量論所隱含的問題。 頁42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後的權威。 這種對知覺優先性的強調,使得陳那的邏輯理論顯現為非獨立自足的:即使一論證具備相關的推論形式與條件,它的結論仍可能為現量所否定。這點倒是和「致知邏輯」一概念相契合。這理論既然以實在界的具體知識為蘄向,很難不考慮自然常態外的特殊或例外情況,並以知覺經驗為最終的準據。相反地,西方演繹邏輯具有嚴密的形式推演與涵蘊關係,但一般並不真能提供有關世界的新知識。[24]陳那理論不但論式的結構與核心概念等等和演繹邏輯不同,[25]由於同、異喻體的審定需要剔除宗有法,即便以喻、因支為前提來證宗一事也不具有嚴密的邏輯涵蘊關係。如以符號式表達範例一,以p表示宗有法「彼山」,改以H與S分別代表述詞「…具有煙(因法)」和「…具有火(宗法)」,則可以清楚看出,從前提(1)與(2)並不能涵蘊地推導出結論(3):  (1) (x)(x≠p→(Hx→Sx)) 同喻體  (2) Hp 因 ∴(3) Sp 宗 推論者其實是藉由已知的事例體性關係,來比推其所未知(或尚無決定知)有關推論對象的體性關係。不過,在此仍不妨說有類比性質的演繹行為。在由因、喻證宗時,推論者可約略地說是從已知事例的體性關係,藉由相應的類比式,而比推出結論: (1) (x)(x≠p→(Hx→Sx)).(Ha.Sa) 同喻 (2) Hp→Sp (1)的類比式 (3) Hp 因 ∴(4) Sp 從(2)和(3),依肯定前件律 如前一節所述,因宗不相離關係的確定主要取決於因法之於異品處的不可得,可見前提(1)的真確性仍有變數。再者,由於「彼山有煙」並非恆真地(tautologically)涵蘊「彼山有火」,前提(2)未必為真,因此結論(4)的真確性也 24. 有些西方學者認為,演繹推論也可以推導出新的知識內容乃至新的經驗主張。不過,我們且略過此一觀點。 25. 參考北川秀則1985: 3-8及 Mohanty 1992: 100-32。 頁43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仍有置疑的餘地。 因、喻證宗的過程也可以表現為下列型態的類比或預言推論(predictive inference):  (1)所有已知的牛都有角。  (2)先前所不知的X也是牛。 ∴(3) X有角。  或表現為下列歸納與演繹推論的綜合型態:  (1)所有已知的牛都有角。  (2)所有的牛都有角。  (3)先前所不知的X也是牛。 ∴(4) X有角。 不消說,這些表述式最多只能粗略地反應陳那因明論式的結構。 因後二相的決定以及同、異喻所涉及的具體事例的徵取,都顯示出陳那比量理論的歸納成素。不過就表現為列舉式歸納(enumerative induction)的典型歸納法而言,[26]陳那的理論似乎不像後者那樣,因為排斥假設而不知如何展開觀察,反而可以理解為隱含一“問題與答案”的探討方式。範例一的問題可能是「彼山為什麼冒煙?」或者「彼山有煙一事實意味著什麼?」,這裡,推論者尋求得到作為煙發生之必要條件的原因(自然因),而以「彼山有火」為答案。範例二的問題可能是「聲音是無常的理由或根據是什麼?」,這裡,推論者---主觀認為聲音應該是無常的---由宗溯因(比量因),試圖求得作為聲無常之充分條件的理由,而以「聲音是所作,所以是無常的」為答案(當然,這兩種理解方式並未窮盡陳那比量理論的所有推論格局)。此外,歸納法本身---可成就完全歸納的情況或許例外---並不告訴吾人何時停止歸納,而依陳那之見,推論的完成相當程度地取決於異品之具有因法一事的非觀察(adarśanamātra)。所以推論者也只需提出一、兩個事例作為同喻依,不需要臚列一系列的觀察事例。這是陳那比量理論的否證性格。這理論預取了當代 26. 列舉式歸納也稱為 inductive generalization。不少西方學者將所有非演繹的推論都歸為歸納推論。本文並不採納此一觀點。 頁44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西方科學哲學的一項重要見地:諸如科學假設以及一般經驗陳述,通常並不是如果為真的話便能得到決定性的檢證,但如果它們為假的話,卻原則上能得到否證或被證明為假。 桂紹隆教授(Katsura 1991: 140-3)推定說,陳那量論並沒有任何明顯的形上學預設,而他的邏輯系統更以一般人的常識作為最後依歸。筆者認為,在知覺優先性以及否定取向之外,陳那邏輯的確也顯露了常識的性格,所以有似宗過「極成言(śābdaprasiddha)相違」(或「世間相違」)這樣的論過。畢竟,若與現量相較,運作於概念、語言領域的比量只能識取世俗諦,在比量處自然更應該重視世間的成俗與定說。 陳那的比量理論可說含有演繹法與歸納法的成素,卻又同這兩者有根本的差異。綜前所述,依筆者的看法,陳那的理論表現為向知覺與常識開放,而具有否證性格的致知邏輯。 六、結語 如果我們不是抱著純粹觀念史研究或“古物鑑賞”的態度,來探討遠在西元六世紀初期的一位佛教學者的邏輯著作,我們不免要問:陳那的邏輯理論對處於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還有價值嗎?在我們的日常行事與學問研究裡,這理論仍然有用嗎?筆者無法在此探討這一問題,這裡僅僅提出幾點淺見,以為日後進一步討論之參考。 一如其他印度邏輯學家,陳那在宗派論諍的氛圍裡建立他的比量理論,以致「立自破他」的論辯考量相當程度地影響它的內容,雖說前文多少忽略了這個理論層面。問題是,既然比量推論的主張不必然為真,依之進行辯論豈不會有不確定性甚至危險性?雖然如此,我們倒是認為,由於時空環境的變易,除了仍可供論辯能力之訓練外,這理論之緣於論辯因素而有的議題與見解是這理論可以忽略或刪減的部分。這邏輯應置重點於推論知的成就、確認與傳達,並容許推論者因著知識的擴展而不斷修正原先有問題的結論。 陳那比量推論所引致的識知並非決無疑義、不可修正一事,可能被拿來質疑這理論的價值。不過,陳那並不是無知於這個問題,關鍵在於他的理論並非自我決定、自我成全的,仍須將現量與聲量等納入考慮。此外,類似的情況其實也發生在一般的印度邏輯理論乃至西方的非演繹推論裡。 頁45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法稱可能是印度第一位建立類似演繹邏輯方法的哲學家。他提出「自性相屬關係(svabhāvapratibandha)」的概念以為因宗不相離關係提供普遍、無誤的基礎,並規定只有自性因、果性因及不可得因三者能為正因,以確保推論結論的邏輯決定性。法稱的比量理論似乎體現了一般印度邏輯所欠缺的「必然性」概念。這裡的問題是,必然性與致知性其實難以兼得!法稱及其註釋者提到,以自性因和不可得因為基礎的論證是用來曉喻“愚痴人等”。[27]這等於說,這樣的論證並不常用來使他人得到新知識,即使用了也很可能缺乏之前的「為自比量」一段。以果性因為基礎的論證也不是毫無疑義。除了可以質問如何能確定因果關係的普遍性以外,在「彼山有火,以有煙故」的論式處,至少我們可以想像,科學家或許可以製造出其化學性質與外觀和煙相似,卻不以火為生因的人造煙,以至於「彼山有火」的結論未必為真。法稱似乎將因果律則嵌入他所理解的實在中,或者說他掌握了實在的因果結構,以此確保比量論證的真確性。至於陳那,或許我們可以說,他謹守前述反本質論的立場,以知覺經驗為主,而不為經驗世界置定任何本質結構。[28]人們可能說,在很多方面法稱的邏輯超越乃至取代了陳那的理論,不過筆者毋寧認為,他們兩人的進路各有其殊勝處。 無論如何,陳那邏輯的現代價值主要仍取決於,這理論能否在日常行事、學問研討甚至科學探究等方面有效引導吾人獲得可靠的知識。這議題涉及陳那理論實際可應用性的程度與廣度,以及它與其他致知方法的比較評估等問題,遠非本文所能夠解決。可以確定的是,這一切都預設我們對陳那乃至法稱邏輯的研究與了解。國際佛學界對法稱及其後學量論的研究已經成果裴然,這領域在台灣佛學界卻仍有如學術荒原,希望本文的發表能有助於提升國內量論研究的風氣。 附記: 本文原稿口頭發表於現代佛教學會主辦的「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學術研討會(民國91年3月3日)。 27. 參見法稱《釋量論》IV, v. 263 (Pandeya 1989: 417)及法上(Dharmottara)《正理滴論廣釋》II, v. 17註釋(Stcherbatsky 1992: 24)。 28. 不過,我們也認為,陳那不像西方經驗主義者那樣,懷持一個由分離、片段的經驗與料(empirical data)組成的世界圖象,而以知識的獲得在於對這些與料進行觀察與歸納。 頁46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參考書目 1.玄奘譯,陳那《因明正理門論》(《正理門論》),《大正藏》冊32,No.1628。 2.玄奘譯,商羯羅主《因明入正理論》(《入正理論》),《大正藏》冊32,No.1630。 3.法上《正理滴論廣釋》(Nyāyabinduṭīkā),於 Stcherbatsky 1992。 4.法稱《釋量論》(Pramāṇavārttika),於 Pandeya 1989。 5.北川秀則 1985《インド古典論理学の研究》,臨川書店,京都。 6.沈劍英 1994《佛家邏輯》,商鼎文化出版社,台北。 7.鄭偉宏 1996《佛家邏輯通論》,聖環圖書,台北。 8.霍韜晦 1991《佛家邏輯研究》,佛光出版社,高雄。 9.何建興 2001〈陳那論感官知覺及其對象〉,《正觀雜誌》第十七期,頁3-31,南投。 10.Dhruva, A. B. (ed.) 1987:Nyāyapraveśa of Diṇnāga,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First Edition: Baroda, 1930), Delhi. 11.Hattori, Masāki, 1968:Dignāga, On Percep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2.Hayes, Richard P. 1988:Dignāga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igns, Kluwer Academic, Dordrecht. 13.Hempel, C. G. 1965: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Free Press, New York. 14.Kahane, Howard and Tidman, Paul, 1995:Logic and Philosophy: A Modern Introduction, Wadsworth, Belmont. 15.Katsura, Shoryu, (ed.) 1999:Dharmakīrti's Thought and Its Impact on Indian and Tibetan 頁47 陳那邏輯理論探析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07) Philosophy, Verlag O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Wien. 16.Katsura, Shoryu, 1991:“Dignāga and Dharmakīrti on apoha,”in Steinkellner 1991, pp.129-146. 17.Matilal, B. K. and Evans, Robert D. (eds.) 1986:Buddhist Logic and Epistemology, D. Reidel, Dordrecht. 18.Matilal, B. K. 1986:“Buddhist Logic and Epistemology,”in Matilal and Evans 1986, pp.1-30. 19.Mohanty, J. N. 1992:Reason and Tradition in Indian Thought, Oxford University, New York. 20.Pandeya, R. C. (ed.) 1989:Pramāṇavārttikam of Ācārya Dharmakīrti, Motilal Banarsidass, Delhi. 21.Stcherbatsky, Th. (ed.) 1992:Nyāyabinduṭīkā, Bibliotheca Buddhica VII, Motilal Banarsidass (First Indian Edition), Delhi. 22.Steinkellner, E. (ed.) 1991:Studies in the Buddhist Epistemological Tradition, Verlag O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W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