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obostory.wordpress.com List

Sunday, January 11, 2015

愛書人書架:草木蟲魚 書室滿生機 蔡珠兒


散文作家蔡珠兒愛好飲食及種植,並且嚴謹的鑽研當中學問,所讀多是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等書籍。

清朝狀元吳其濬親身考察各地植物,並親自畫上插圖,著成《植物名實圖考》。

蔡珠兒把家中花園變成菜園,種了各樣作物,如熱情果、香茅等等。



飲食作家

文章日期:2014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剛到作家蔡珠兒的家,被她引到明亮偌大的廚房坐下,漸漸的便像踏入一個鬆朦的美夢裏。熱情好客的珠兒,忙不迭的為記者送上新鮮香茅茶、剛在花園收成的火龍果;還迷迷糊糊的沉醉於酣香之時,她又從焗爐拿出剛烤好的豬頸肉!只要讀過蔡珠兒的著作,便不難明白記者的迷醉。她書寫食物、花草、種植,以靈動文字賦予它們不一樣的情感與生命;想不到,一天真的可親口嘗到珠兒親手準備的美食,更能進入她的書房。參觀過書房後,便明白到她筆下的草木蟲魚,交纏的是何其豐富的人文歷史與個人情感世界。

描寫燒鵝﹕歡愉帶點凜慄

蔡珠兒的美麗文字是吸引讀者的第一印象。自1997年從台灣搬到香港,她寫香港的楊枝甘露,讓台灣讀者饞得牙癢﹕「啜香稠的果漿,咬破珠粒般的柚肉,聞瓜果的鮮腥,看對街的貓瞇眼打盹,胃納與心神均霑甘露,怡曠舒爽,一方淨土,於焉從碗底浮現。」她又這樣寫燒鵝﹕「赤紅亮澤濃香四溢,絕對的肉感像整桶酥油潑瀉而下,灌頂沐身,澆入心底暗處的獉狉蠻荒,飽饜野悍的原始食性,歡愉痛快登峰造極,帶一點危微的凜慄。」這樣酣暢淋漓的文字,除了為讀者帶來耳目俱新的感官饗宴外,亦具知性趣味——珠兒愛探究植物與食材的起源歷史、文化內涵,而文字間亦交織她對地方與人情的感會。

小時候渴書 字典拿來讀

一花一草的前世今生、文化穿越,以至藥用功效,珠兒都一清二楚﹕「嚴謹的研究才有樂趣呀。」因此她樂於翻書,認真查看。珠兒對文字及植物的喜愛,從小已養成。小時沒錢買書,她與同學交換書本讀,「有時一本書也沒有,對文字飢渴得很,我就讀字典。我小時已很愛花草,所有草字部首的字我都讀得滾瓜爛熟」。珠兒笑說。童年的她除了熱愛文字,還對文字有種近乎對神明的崇敬。自小,父母都不許小孩隨意亂丟印上文字的紙,老一代迷信會遭報應,下一世會因此當文盲。所以直至現在,珠兒仍不大敢棄書,盡量把紙張回收,把不再讀的書本送到二手書店。

「說來慚愧,我現在很少讀文學了。為了寫文章,我看的多是知識含量高的工具書。」珠兒遂走到書房的「植物區」,當中的書籍主要分為兩類——科學類及歷史類,也當然少不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這本寫於明朝的經典列明多種植物的藥用用途,是珠兒的主要參考書之一。但今天再讀《本草綱目》,發現當中不少有趣笑料﹕「李時珍把一些匪夷所思的藥材也寫進去,比如說寡婦頭的塵土、驢尿泥等!」而使珠兒讚歎不絕的植物圖譜是由清人吳其濬所寫的《植物名實圖考》。「吳其濬是一個狀元,也是一個植物學家。他被分派到不同城鎮當官,去到哪裏也實地考察花草,研究其作用。很多植物圖譜都有抄襲其他著作,但他和李時珍一樣,寫下的都是自己考察過的研究結果。」

再讀本草綱目 發現笑料

吳其濬也畫得一手好畫,書內線條秀麗的植物插圖,也是由他親自繪畫。對珠兒來說,植物不只美,更標誌人類從野蠻到文明的過渡﹕「比起打獵,種植能提供穩定持續的糧食。而為了種植,人們必須學習天文地理,又需引水灌溉,所以推進了人類踏出文明的一大步。」把花園打造成有機小農場的珠兒,覺得自己這樣引水、施肥、耕作,跟6000年前從事農業的蘇美人所作的差不多,同樣敬重土地、空氣與生命。

飲食豈止感官 蘊含文化科學

珠兒書房裏的「食物區」,又怎止食譜和烹飪秘笈。因為珠兒對飲食有更為嚴格的要求﹕「味道不應止是官能上的刺激滿足,飲食是一種文明,包涵不同知識樂趣,不止得味道這麼簡單。」比如說,她愛研究中國古代的飲食禮節。由王雪萍所著的《周禮飲食制度研究》以《周禮》文獻為主要研究對象,詳盡分析當時的膳食制度及飲食結構。比方說,周朝專責服侍君主的食官多達數百個﹕有專責煎炸的烹人、製冰的凌人、捕獸剝皮的獸人等等,珠兒一邊翻看、一邊驚歎禮節的講究﹕「中國曾經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文明大國。現在不是了,變成了土豪國,哈哈。」珠兒的笑無不帶點惋惜。

古代的皇室膳食禮節繁複,當代的則花樣百出。約十年前開始的分子料理風靡全球,鍾情化學的飲食作家Harold McGee所寫的On Food and Cooking以科學原理剖析食物,堪稱為分子料理的經典。「鳳梨的味道為什麼會這樣濃烈?由什麼化學物質所構成?為什麼煎牛扒得先用大火烹調,才能鎖住裏面的肉汁?這些關乎食物的化學原理都可應用到煮食上,故這本書是外國廚藝學校學生的必讀之書」珠兒說。作家William Sitwell也作了一個有趣嘗試﹕在他所著的A History of Food in 100 Recipes裏,他列出100種經典食譜,由食物的角度說出世界歷史,比如說三文治的誕生、來自古埃及的tiger nut sweets等等。

走入張愛玲紅樓夢的世界

上述所講的大多是資料性的參考書,但熱愛文字的蔡珠兒,又怎會不愛文學呢。小說對她來說,是一種可改變人生的藝術。「每個人都像是蜂巢裏的蜜蜂,緊守世界的蜂房。我們知道世界很大,但我們無法全部去體驗和了解,無法進入另一生命。」所以,小說就是讓我們進入他者生命的藝術。蔡珠兒的小說世界裏有兩個名字﹕張愛玲和《紅樓夢》。「為什麼我這樣喜歡張愛玲呢,我自己也不能解釋。我想你喜歡一幅畫、喜歡什麼作家都是很難解釋的。」珠兒特別愛讀她的短篇小說及散文,猶記得《愛》——少女手扶桃花樹,迎面的男子沒有早一步,沒有遲一步的對她說﹕「噢,你也在這裏嗎?」。「我覺得張愛玲不是悲觀,而是把人生及愛情都看得通透。」她說。此外,《紅樓夢》對珠兒來說,也是一部偉大但不大敢親近的巨著。「不同年紀的時候看《紅樓夢》,都有不同的感受。小時候讀《紅樓夢》,只讀到寶玉與黛玉間的愛情故事。後來,愈讀便覺得壓力愈大。《紅樓夢》講的是佛家和道家的『空』,到最後一切皆散……就如第一章所預示的,一切也只是一場夢。我怕我會變得消極。」珠兒說。

「對我來說,閱讀是天經地義的,就如呼吸一樣自然。」談及閱讀的意義,珠兒聳聳肩,又不覺得閱讀是什麼千斤大石。對她來說,文字就如她對花草、食物的喜愛一樣,隨心所欲,但不失嚴謹﹕「讀書最快樂的就是亂讀。我會同時讀好幾本書,讀了一會就放下、想起什麼書便拿出來讀。」珠兒家裏落地玻璃窗內的書房、窗外的菜園,就這樣構成了一個萬物有靈的富足世界。

■Profile﹕蔡珠兒,在香港居住的台灣作家, 曾獲吳魯芹散文獎、《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獎等等。著有《花叢腹語》、《紅燜廚娘》及《種地書》等等。

文:吳世寧

圖:黃志東、吳世寧

編輯/高卓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