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
張鐵志 台北觀察
我們還需要書店嗎?
上個月,台北市的獨立書店舉辦一系列巡禮講座,在每個書店,由一位作家和書店負責人談書店的歷史與精神。我也受邀和唐山書店老闆陳隆昊進行一場對話。獨立書店顯然已經成為台北的文化特色。
八十年代金石堂書店出現,窗明几淨的碩大空間很快吸引了都會中產階級。金石堂成為台灣首家大型連鎖書店,創立排行榜,主導了台灣出版文化。而此時正是台灣開始進入消費時代的熱潮,「台灣錢淹腳目」,所以理財與勵志的書在金石堂的推波助瀾下成為時代的標誌。
舊秩序瓦解誠品脫穎出
1989年誠品創立,開啟了誠品年代。那個年頭,台灣正處於後解嚴期的劇烈躁動。1987年7月解嚴,1988年1月蔣經國過世,舊的秩序瓦解了,新的可能正在出現。街頭總是有各種抗議噪音,思想與知識界則處於火山爆發的熾熱狀態,尋求各種反抗資源:後殖民、後現代、女性主義、新馬克思主義,老馬克思也在長期壓抑下得以光明現身。
誠品書店的出現正填補了那個時代的思想飢渴。但他不是以一個反叛哲學家的姿態(如早已出現的台大附近小書店),而是一種布爾喬亞的從容與博學,一種文化精英的姿態。進入九十年代,布爾喬亞誠品逐漸轉身為小資文藝誠品,更為大眾化,更多分店。終於誠品成為台灣最強勢書店。
接下來是網路書店時代。博客來網路書店於1995年成立,2000年開始,人們可以在每個街角都有的7-11超商「到店取書」,大大增加其便利性;2003年,博客來開始獲利,並在幾年內成為台灣出版業最大通路。
網路時代與大型連鎖店之下,台灣出現了更多有特色的獨立書店。當然,長久以來,都有許多獨立存在的書店。但是我們標舉的獨立書店,並不是以賣實用性、大眾性書籍的一般社區型書店,而是強調「有態度」或者以人文性圖書為主的書店。
在全台灣,這些書店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台大、師大一帶。屹立最久的是在溫州街的唐山書店。唐山書店成立於八十年代後期,從彼時至今都是台灣最重要的學術書店,一如萬盛書店之於北京。這也是餵養我最重要的知識庫。也在附近的女書店、晶晶書店則是取向鮮明的書店,前者具女性主義精神,後者則是同志書店。
除了賣新書的書店,這附近一帶也出現許多「新」二手書店:茉莉書店、舊香居、青康藏。這些書店不論販售的書種或內部裝潢,都各具特色。
傳統書店空間愈來愈小
但台北租金畢竟很高,尤其是在這個台北南區。另外兩家在市中心以外的獨立書店也在台北文化地圖上扮演重要角色:永和小巷中的小小書房,以及淡水河邊的有河Book。這兩家書店也都具有社區書店的功能。
這些獨立書店,大部分都在文學與人文類書籍外之外,關注另類與邊緣的文化和社會議題。他們成為台灣當前反文化(counter-culture)的思想基地。
但在大型連鎖書店與網路書店的擠壓之下,不論獨立書店或是傳統社區型書店的空間都愈來愈小。根據調查,台灣三百一十九個鄉鎮市中,至少有一百二十個已經沒有書店。獨立書店雖然有文藝青年支持,但經營也很辛苦。尤其是在書市日益激烈的折扣戰爭下,這些原本利潤就低的小書店難以招架。去年,「集書人文化—獨立書店聯盟」就發起「反圖書折扣戰」,但未見成效。
網路消弭城鄉差距,讓偏遠地區讀者也可以買到和台北人一樣的書,對於知識普及有重大貢獻。但是不論是人文型獨立書店或是傳統社區書店都有其他許多功能角色,如讓社區內的愛書人有機會相遇,維持社會連帶;尤其每家書店可以發展各種在地特色,店主可以為讀者介紹他們喜歡的書,讓這個世界更多元。
無論網路世界再無遠弗屆,大型連鎖書店再方便,我們還是需要街角的那家書店,在這個快速、冷漠、冰冷的現代化城堡中,守望着一方詩意。
樊善標:時代新鮮人──序西西《牛眼和我》
-
西西早年的報紙專欄相繼結集成為《試寫室》、《牛眼和我》出版,翻閱這些半世紀前的短文,很自然地想到《我城》。
西西在《試寫室》的後記說:「『我之試寫室』之前,我其實在《快報》寫過『牛眼與我』,寫了一段日子,寫法也大概相同吧。」印象似乎有點模糊了。「牛眼和我」發表於一九六七、六八年,「我之試寫室」發表於一九七
O年...
1 day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