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obostory.wordpress.com List

  • 樊善標:時代新鮮人──序西西《牛眼和我》 - 西西早年的報紙專欄相繼結集成為《試寫室》、《牛眼和我》出版,翻閱這些半世紀前的短文,很自然地想到《我城》。 西西在《試寫室》的後記說:「『我之試寫室』之前,我其實在《快報》寫過『牛眼與我』,寫了一段日子,寫法也大概相同吧。」印象似乎有點模糊了。「牛眼和我」發表於一九六七、六八年,「我之試寫室」發表於一九七 O年...
    22 hours ago
  • Rest in Peace David Lynch, 1946 - 2025 - *"Dust is dancing in the space...* *A dog and bird are far away...* *The sun comes up and down each day...* *The river flows out to the sea..."* To write ...
    1 day ago
  • 13 Things I Found on the Internet Today (Vol. 726) - [image: 13 Things I Found on the Internet Today (Vol. 726)] 1. Paris, 1957 A random selection of photographs found on Live Journal. 2. Manhattan NYC, 1931...
    3 days ago
  • The Satanic Verses (撒旦詩篇) - 在四世紀時的麥加(Makkah)天房(al-Ka'bah)供奉了三百六十個不同的神祇,並以*胡巴勒*(Hubal) 為主神。胡巴勒是占卜之神,會透過箭矢降下神諭。胡巴勒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是「他是巴耳/巴力」(Hu Bel),而*巴耳/巴力*(Ba'al) 就是聖經中經常出現的異教主神,意思是「主」,可算是當時中...
    5 days ago
  • 溫度日記 APP:用柔美的手繪插圖來療癒你的心、豐富你的手帳日記!(Android、iOS) - 無意中看到「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赫然驚覺,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早已被社群網站、即時聊天軟體攻佔已久,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寫一段文字或是陳述自己的心靈告白,或為自己那荒蕪的一方天地灌溉過一滴水分呢? 吉娜承認自己心癢了!因為溫度日記不僅僅是日記網站、線上日記或是日記App,他更像是一個文字...
    4 months ago
  • 溫度日記 APP:用柔美的手繪插圖來療癒你的心、豐富你的手帳日記!(Android、iOS) - 無意中看到「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赫然驚覺,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早已被社群網站、即時聊天軟體攻佔已久,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寫一段文字或是陳述自己的心靈告白,或為自己那荒蕪的一方天地灌溉過一滴水分呢? 吉娜承認自己心癢了!因為溫度日記不僅僅是日記網站、線上日記或是日記App,他更像是一個文字...
    4 months ago
  • 下坡的思維 - 當我們沿迎風坡而下時,風顯得大而勁了。我穿在許臂彎裡的手慣性的縮回而拉一下裙裾。陡然,我感到這種無意識動作的可 … 繼續閱讀 下坡的思維
    1 year ago
  • Podcast: David Harvey’s Anti-Capitalist Chronicles - Dialectical analyses of the capitalist totality through a Marxist lens. David Harvey’s Anti-Capitalist Chronicles is co-produced with Politics In Motion, ...
    1 year ago
  • 翻译:巴迪欧《真理的内在性》第二章四种有限类型的辩证法 - 第二节 辩证法 就某一类消极有限性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将无限性与有限性相对立的问题。因为所有真正的力量最终都需要在有限记录(registre )中运算。问题在于,要假设出一种积极有限性,而这种有限性不会成为无限性的消极废值。 一、主要假设 既然如此,我提出以下假设:要想有真正的活动,要想让有限的东西...
    2 years ago
  •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 ​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的slogan「還是生活最幽默」,周奇墨決賽的段子顯示他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加上深厚的表演經驗,更有第三季跌跌撞撞的表現,殺君馬者道旁兒的網路磨難,讓他從線下小劇場到線上綜藝節目表演的交換舞台,更小心拿捏那條線。更難得的是笑果文化在打造激烈的脫口秀大會喜劇擂台同時...
    3 years ago
  • 林樹勛:馬吉〈臭屁〉的美感──兼讀其文集《時日悠悠》 - 馬吉文集《時日悠悠》,有一篇題為〈臭屁〉,全文如下: 兩口子睡在床上,意旺忽地在 … 繼續閱讀 →
    3 years ago
  • 蘇賡哲 : 他做不成杜月笙 - 杜月笙 舊書商回憶錄之四十 包括蔣介石在內,很多人喜歡和杜月笙稱兄道弟。因為任你有天大難題求助於他,他都若無其事,「閒話一句」就替你解决了。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杜月笙的本事正在於,他要你還的人情債,即使是加倍奉還,必定是你還得起,樂於償還的。 奶路臣街有一位常作杜月笙狀的書商,他...
    4 years ago
  • 侶倫的《窮巷》 - 香港文苑書店1952年初版。書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香港文苑書店1952年初版。書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窮巷》是侶倫第一部長篇小說,1948年動筆,隨寫隨刊於夏衍主編的《華商報》副刊《熱風》上,由1948年7月1日起,連載至8月22日止,共約3萬6千字。恰遇夏衍離開報館,新人上場,編輯方...
    4 years ago
  • 蔡浩泉、張灼祥、西西、張海素、鍾玲玲、馬康麗1981年照片 - 鬍鬚張和大頭蔡 Victor Hui:應該在西貢,約一九八一。阿蔡怕冷,張校長穿背心,他要穿羽絨。他的皮包裡長期塞著這類外套和其他衣物、雜物,隨時可以「走路」的樣子。這是一次素葉和大拇指的聯合郊遊,為何有此一遊?Sorry,唔記得咗。 (圖片來自蔡浩泉臉書專頁2019年9月1日) (評論來自《大拇指》...
    5 years ago
  • 《羅馬教皇譜》( "The Popes, A History") - 剛讀完諾域治(John Julius Norwich)在2011 出版,談羅馬天主教廷歷史的《羅馬教皇譜》( "The Popes, A History"),甚感暢快,因為這本書把我一向有極大興趣,但又所知不多,而天主教會一向不讓教徒了解的教會歷史和280位教宗的強項弱點都一一抖出來了。 諾域治的《羅馬教皇譜...
    6 years ago
  • 杭寧遊記 - 我的藏書裡有二部古籍和西湖相關,一是《御覽西湖志纂》,一是《西湖志》。
    6 years ago
  • 奇怪的共犯論:又名「千錯萬錯都是馬英九的錯」 - 一直不討論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因宣誓不合規格而被取消議員資格一事,是因為此事太無聊 … 繼續閱讀 →
    7 years ago
  • 來看文學吧 - 四月開始在港台31 台主持文學清談節目「文學放得開」,逢周三晚十一點至十二點播出,當然很多人是在網上看直播或重播的。同一系列還有「哲學有偈傾」和「歷史係咁話」,另外兩晚是「講女時間」和「雄燈區」,講男女話題。男女話題當然是比較大眾的,而文史哲的節目則在特定族群之間引起注意,比如「哲學有偈傾」的聲勢很好,...
    7 years ago
  • 《別字》試刊號第二期出版﹗ - 立即下載:《別字》試刊號第二期 《字花》的網上純創作誌《別字》登場了! 「別字」一名,既有別冊之意,更寄望透過網上平台,另闢傳播門徑,開拓閱讀體驗。 暫定三個欄目,「透光」的作品從自由投稿中特別挑選,「有時」配合《字花》徵稿或另設新題,「極限」則專載萬字長篇。 試刊號第二期,以PDF形式呈現,供各位下載...
    7 years ago
  • 淫幕GAGAGA! - 終於決心寫寫Guilty of Romance的配樂,research時發現園子溫又拍了新戲,光是Trailer 就令我興奮得要命!這音樂,這色彩!怎麼悄無聲息?原來尚未公映。(香港公映日期:23/3/2017)一查,去年11月在亞洲電影節的Roman Porno 專場上映過...
    7 years ago
  • - 從工廈前往中學。在停車場有極殷勤的司機。上車,扣安全帶,衣袖立即被沾濕,環顧,一地染血的衛生綿。我大驚。司機說,小姐,我有怪病,耳朵不斷流血,妳說怎麼辦。只能一直在車廂裡囤積衛生綿呀。我在狹小的車廂裡,被染血的東西逼得無處容身。半站起來。司機繼續抱怨說,其他乘客都沒意見,為甚麼妳如此挑剔。 他送我去了...
    8 years ago
  • 东京艺术书展 x 香蕉鱼书店 - 继2011年受东京艺术书展主办方的邀请后,2015年9月19日到9月21日,香蕉鱼书店再次出发,参加我们的第二次东京艺术书展。这一次,两位创始人将亲自前往东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出版单位一同展现艺术书和 zines 的出版文化。 2015年东京艺术书展,至今已举办第七届,每年活动将聚集来自世界各地超过3...
    9 years ago
  • 乌托邦遗迹 - [image: uploads/201510/18_114414_s1.1973peterderret.jpg] [水瓶节,宁宾,1973年。摄影:Peter Derret] 乌托邦遗迹 欧宁 宁宾(Nimbin)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东北部山区的一个小镇,因1973年举办水瓶节(Aquarius Fes...
    9 years ago
  • 自由路艱:再思肖友懷事件 - 文:野莩遣返或特赦肖友懷,無絕對之可不可行,但決定時當先考慮法理依據,而非道德情懷。我曾就此事詢問一位在入境處工作的朋友,她的答覆非常簡單:「1. 依法當遣返事主;2. 父母非港人,事主不能申請單程證;3. 除了酌情,事主無其他留港途徑。」那麼酌情先例會為制度開漏洞嗎?「Personally speaking...
    9 years ago
  • Boston to Big Sur之旅(一).《SportSoho》.6/2014 - 我常說自己很幸運,上月有機會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完成了一生人必做的一件事。最難取號碼布的波馬也去了,連同兩年前的東京馬拉松,世界六大馬拉松我已跑了兩個,集齊六大馬拉松的獎牌,再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 讀者大概會問:「莊曉陽好似好鬼慢,點解有機會參加波士頓?」其實,波士頓馬拉松並不是只有快腳才有機會參加,慢腳...
    9 years ago
  • 烏蘭巴托的夜 - 《烏蘭巴托的夜》是首蒙古歌曲。蒙古的作曲家寫的,賈樟柯重新填了詞,左小祖咒改編,電影《世界》插曲(湖南台的字幕打錯了)。左小原版的就好聽,他少有的比較「正經」地演唱。譚版也不錯,大氣,聲情並茂。 左小改編演唱的《烏蘭巴托的夜》 賈樟柯電影片斷(趙濤演唱) 蒙古族樂隊杭蓋的版本 烏蘭巴托的夜 作詞:賈樟...
    9 years ago
  • 莉娜骑士在盘子上 - 1874年12月25日,一个女孩诞生在罗马北部小城维泰博的贫民窟,迷信说,这一天诞生的人有特别的命运,父母为她取名“娜塔莉娜”(Natalina ),因为“natale”是意大利语里的“圣诞节”。12 岁开始,她当过卖花姑娘、包装女工,生活虽然贫寒,好在她天赋歌喉,每天从早唱到晚。邻居一个音乐教师给她上...
    10 years ago
  • 欲望的事故 - 欲望的事故 顾文豪 特里林在《知性乃道德职责》一书中引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具有某种程度的、可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他“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状况来为自己的命运进行辩解”,而其道德状况并非十全十... *博客大巴,你的个人传媒早班车*
    10 years ago
  • 給《明報》 - 一口答應寫一篇給《明報》,箇中心情,猶如「償還」。 明明我沒有欠這報甚麼,稿債沒有,瓜葛沒有。 都是人情吧。多老套。 這些年來,跟《明報》的這些年來,救命,怎麼細數。 第一次認真寫稿刊登,已是2003年的事了。正是馬家輝博士邀請,給世紀版寫一篇關於「網上飄流的香港家書」。(私人回憶:先生有份跟我寫的。)一年過...
    11 years ago
  • 偶然的發現 - 很久沒在facebook上看到湯正川的post,早上偶然看到他與另一DJ的對談,發現這首歌,先放上來,待電腦回復正常,再仔細欣賞。
    11 years ago
  • 阿城:你这个名字怎么念? - *你这个名字怎么念?阿城 * 堪萨斯州多好农地,广大,略有起伏,种着苞谷。苞谷快收了,一般高矮,一片灰黄。不过从车里望出去,灰黄得实在单调,车开得愈久,愈单调。 偶有棉田。两个人坐在路边白房子前,有车开过去,瞥也不瞥,呆看着棉花地。 从后视镜里望他们,愈来愈小了。发什么呆呢?棉花出了问题?第一次种棉...
    11 years ago
  • - *Chapeau...!*Cock your hat - angles are attitudes (Sinatra) By Heinz Decker Hats seem to stimulate the imagination; maybe because they are a prolongatio...
    12 years ago
  • 閱讀讓我質疑制度 - [本訪問稿乃〈不可能所有的真實都出現在你的攝影機前──賈樟柯、杜海濱訪談〉的第一部份。訪問稿全文網上版見以下網頁: http://leftfilm.wordpress.com/2012/07/17/jiaduinterview1/ http://leftfilm.wordpress.com/2012/07/17...
    12 years ago
  • 蜚聲卓越在書林──蘇州文育山房 - 蘇州的氣候溫潤,步調舒緩,水道與巷弄縱橫交錯,教人一來到此便安下心來。城裡的平江街區,從宋代便已經存在,以今日留存的巷弄來看,八百年來的格局規劃變化並不大,只是範圍縮小許多。而就在這僅存的街區裡,留下的不只是悠悠時光,亦有不少哲人賢士駐守的痕跡。書癡黃丕烈的百宋一廛、史學家顧頡剛的顧氏花園、清代狀元洪...
    13 years ago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 宣傳BV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瓦歷斯.諾幹Walis.Nokan本書以極簡的形式,現代詩行的排列,挑戰詩藝和語境的實驗風格觀察視角從台灣的土地與家園,擴及到族群、社會乃至世界的關懷。動情至深,引發共鳴,為作者近年來最新創意力作!短短的二行詩,宛如「芥子納須彌」激起無限想像空間,是一本趣意盎然、值得珍藏的現代詩集。向陽、李...
    13 years ago
  • V城系列明信片 - 圖:by 智海 and 楊智恆
    13 years ago
  • 【世界眼系列特别活动】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 *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开始时间:* 2011年5月21日 周六 13:45 *结束时间:* 2011年5月21日 周六 17:00 *地点:* 上海 长宁区上海市天山路356号长宁区图书馆10楼报告厅(地铁2...
    13 years ago
  • 诗歌是飞行术,散文是步兵 - *诗歌是飞行术,散文是步兵顾文豪* *刊于《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09年10月11日* 在众多优秀诗人看来,散文不是适合他们展露才思表陈感情的文体,偶然为之,亦不过如布罗茨基所说的是一种“以其他方式延续的诗歌”。他还有另一个比喻———诗歌是飞行术,散文则是步兵。 是的,诗人兴许能在...
    15 years ago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存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5*35*138mm 薄意山水巴林红丝冻石 观自在菩萨 26*35*80mm 貔貅钮巴林黄冻石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30*38*90mm 貔貅钮巴林冻石 照见五蕴皆空 33*33*114mm 螭钮巴林黄彩石 度一切苦厄 25*2...
    16 years ago

Saturday, December 29, 2012

『年畫就是我的命啊』

您當前的位置 :雙鴨山新聞網 > 人物頻道 > 精彩人生 正文 楊洛書:"年畫就是我的命"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7-06-13 15:53:37  2007年6月9日,中國第二個『文化遺產日』,國家文化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這其中,就有來自山東濰坊的八旬老人楊洛書。此前的6月3日,他剛剛獲得『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命名。作為久負盛名的中國『木版年畫王』,老人的生命和年畫緊緊連在一起,翻開他的回憶,我們看到的,全是 關於年畫的故事……                      年畫作品:門神秦瓊         一雙變形而靈巧的手(本報記者 程偉光攝)       『年畫就是我的命啊』   1927年12月24日,楊洛書出生在我國三大年畫之鄉之一——山東楊家埠的年畫世家『同順德』畫店,系始祖楊伯達的第十九代傳人。『我出生時,還是年畫暢銷,畫業興隆。沒想到第二年,就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土匪把我「綁票」,父母傾其所有,用3600塊現大洋將我贖回,由此家境跌落。當時有人曾送我一句話,今天因「畫」遭災,日後因「畫」而盛,命中有畫啊。』   果然,楊洛書耳濡目染,從小就迷上了年畫藝術。他說:『年畫是我的立身之本、立命之本啊!』他七歲開始摸刻刀,十四五歲時就跟父親楊盛德學印年畫,十七歲正式進作坊,從此幾十年刀耕不輟。楊老伸出手讓我們看,這是怎樣一雙手啊!右手的五個手指中有三個不能伸直,常年定格在握刀的狀態,指節腫脹,鼓著一個個大包,一按,又酸又痛。他說,如果不握刻刀,那只手就是一只廢手!可是一旦握上刻刀,這只手又成了天底下最完美的手,刻刀在他手上靈動飛舞,展現出藝術的魅力。   由於常年伏案刀刻,楊洛書的軀體已嚴重變形,左右肩膀一高一低,前胸像小山包一樣高高凸起。他還患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和胃病,現在1.70米的身子累得僅剩下40公斤重。   楊洛書是幸福的,因為他不僅從事了自己終生摯愛的年畫藝術,而且有一個相濡以沫的老伴。楊洛書與老伴劉蘭英年輕時一見鍾情,幾十年一直情投意合。老伴身材高大,健壯勤快,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家裡田裡拾掇得停停當當,騰出時間讓楊老專心作畫。她不僅是楊洛書的『賢內助』,更是他藝術上的好幫手。楊老的許多作品都是由老伴描繪畫樣,他再刻版印制。老伴還經常給他的作品提意見,使畫作更加完美。   讓楊老最難過的是,8年前劉蘭英突患腦溢血,從此癱瘓在床,完全靠人伺候。為了照顧老伴,楊洛書將工作室搬到了老伴的病床前。後來,老伴腦溢血復發,雖經搶救活了下來,但已完全成了植物人。楊洛書邊照顧老伴,邊見縫插針創作年畫,每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楊洛書『捨身護年畫』的故事更是動人。『文革』期間『破四舊』,村子裡不少畫版被毀壞。他冒著危險把150餘塊明清時代的畫版用塑料紙細心包好,埋在豬圈裡,再在上面蓋了厚厚的糞土。現在,他珍藏著明清以來的1000多塊畫版,幾乎囊括了楊家埠現存的所有年畫樣版。   『年畫的魂是真、新、巧』   交談中,楊老指著牆上的一幅《金玉滿堂》年畫讓我們欣賞:一個胖娃娃,身處蓮花中,眉開眼笑,活靈活現。他說,這種構圖生動而誇張,刀法粗獷而渾朴,本意就是求一個『真』字。『真、新、巧,就是年畫的「魂」。』他還介紹說,楊家埠、楊柳青、桃花塢三地的年畫,有共同點,但同中有異:楊柳青精致富麗,桃花塢瀟灑生動,而楊家埠華而不滯,活而不簡,具有獨特、成熟的藝術韻味。   楊老從小喜歡《西游記》,因此他在雕刻《西游記》88套年畫中打破了楊家埠木版年畫以單一人物造型為主的傳統模式,著重反映唐僧師徒取經途中的磨難故事,每個畫面都有五至八個人物,以山川、河流、風雲、草木作背景,並配以20字至50字的說明。就這樣,刻版440塊,累計雕刻了三四千個人物、近5000字的蠅頭小楷,楊洛書終於完成了《西游記》的雕刻。   為了求真、求新、求巧,楊洛書經過幾十年的伏案磨練,創造了『刀頭具眼、指節靈通』的刻版術,並逐漸形成了造型誇張、構圖飽滿、想象自由、色彩鮮艷、古拙質朴的雕刻風格。他將年畫制作工藝分作『四程』:一是朽稿畫樣,二是雕刻木版,三是手工印刷,四是烘貨點胭。楊老細細道來:『朽稿畫樣又叫起稿、畫稿,經過立意、選材、構圖、描繪幾個過程,再用毛邊紙畫一個線稿,以便落版雕刻,這叫畫樣。雕刻木版主要工具是刻刀、立刀、挖刀、打刀、圓刀,還有鋸、刨、鏟、刷子等。所用的版材必須是棠梨子木和梨木。刻版得先刻線版,刻出復印幾張,做雕刻色版的底樣,分色後再刻色版,這叫臺子版。』   楊家埠年畫的刀味十足,線條簡練挺拔,絕不失真。在楊老雕刻的《梁山好漢》中,關勝那密長胡須、爍爍眼神,令人嘆為觀止。至於傳統年畫《四美圖》中繡花女服飾上的線條,更是細如游絲,令人叫絕。在顏色的運用上,楊家埠年畫十分講究,多用大紅、桃紅、黃、藍、綠、紫、黑等鮮明的顏色,其中又以紅為基本色調。   『手工印刷要用案子、把子、尚子這些家什,有紅、黃、綠、玫瑰精、品紫、煙子幾種顏料,用油光紙、單膠紙、宣紙、毛邊紙,我這裡基本上一直用的是宣紙,求的是那種味道。印畫有夾紙、印線版、印色版、裁割和晾畫幾道工序。印畫也有口訣:「乾巴巴,密乎乎,四外不沾是好的。」』楊老繼續介紹說,『最後就是烘貨點胭了。要用色盤、畫筆、裱版、掙子、糊刷、排筆。畫種不同要求也不同,粗貨只烘臉,細貨要上掙子,畫臉、畫衣服背景、下牆、剪邊、裝天地杆兒。』   楊老笑著告訴了我們一個『秘密』:就連楊家埠年畫的命名都是很有講究的,不吉利的字眼兒絕不出現。比如《慶頂珠》其實就是《打漁殺家》,《七子八婿》其實就是《打金枝》。   作為百年老店『同順德』的傳人,楊洛書擁有10餘個鮮為人知的中國之最,他刻制的我國唯一一套木刻《歷代帝王全圖》,印出的宣紙就達1尺之厚。而楊家埠現在使用的年畫畫版三分之二出自楊洛書之手。他沒有別的奢望,只希望在有生之年,將楊家埠年畫史上所有畫版全部刻齊,那將是一大筆豐厚的文化財富。   『讓後人知道中國有個楊家埠年畫』   隨著各種藝術形式的出現,年畫這門古老藝術,也在經受著嚴峻的考驗。春江水暖鴨先知,楊洛書以一位民間藝術家的敏銳頭腦、犀利目光,最早覺察到這種變化,也最早探索著突破的途徑。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出現『掛歷熱』,楊洛書便於1982年首創了第一批『木版年畫掛歷』,暢銷省內外,引起不小的轟動,這是他面向市場,改革年畫所走出的堅實一步。   在楊家埠我們發現,村裡十字路口處有一塊牌子:『楊洛書年畫由此向南』,在這裡,還沒有人如此醒目地挑起自己的名號。我們還看到,有兩家畫店和風箏店門口都有一塊醒目的廣告牌『楊洛書年畫』,上面特別注明『百年老店』。不難看出,他有強烈的現代經濟意識和品牌意識,善於擴大影響面,為的是更好地傳承木版年畫。   據楊老講,他接待過無數外賓,其中就有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1992年4月第9屆濰坊國際風箏會期間,國家領導人李瑞環在當時山東省委書記姜春雲的陪同下來楊家埠村視察,特地觀看了楊洛書的年畫刻版表演。1996年12月,他還把年畫木版搬上了中央電視臺的《綜藝大觀》。   楊洛書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有生之年刻完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系列版畫,給先人一個交代,讓後人有個念想,使更多的人知道中國有個楊家埠版畫。』為此,八旬老人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   『梁山好漢』一直是木版年畫的傳統題材,但宋江、武松等幾個人物造型居多。多年來,楊老一直渴望將『梁山一百單八將』全部雕刻出來,為此,他做了長期的准備工作。1995年,楊老和兒子一起專門到梁山遺址進行了5天的實地考察,搜集了一大堆材料,結果累得到家就病倒了。稍有好轉,他便開始了『一百單八將』的創作,數易其稿,最後終於敲定全部樣稿。1996年,他耗資25000元,購買了一卡車棠梨子木,開始了《水滸》『梁山好漢全圖』的刻制。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每刻一幅年畫,一般需要刻5塊畫版、一塊線版以及套紅、黃、綠、紫的4塊色版,僅『梁山一百單八將』就要刻540塊版。經過一年多的精心制作,《水滸》『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在香港回歸前夕結集問世,成為迎接香港回歸的一份厚禮。   後來,楊洛書還帶著新作出訪日本。他和兒子在『中國楊家埠年畫展』上進行了刻版、印制年畫表演,結果大受歡迎,不但帶去的樣品被搶購一空,還被當地媒體譽為『中國年畫王』。在日本畫館,他看到了楊家埠早期的一些年畫,便拍攝下來帶回家鄉,他要重新制版,把它們再現出來。後來幾年,他連續制作了《紅樓夢》、《西游記》、《三國演義》故事畫版,在晚年完成了自己由『畫匠』到『大師』的攀登過程。2000年,他又開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先河,為自己的作品注冊了『同順德』、『同順堂』商標,使作品版權有了法律保護。   1993年,楊老將自己珍藏幾十年的一塊刻於500餘年前的方貢箋木年畫畫版連同50塊明清畫版,無償捐獻給了中國歷史博物館(現歸國家博物館)。經專家考證,這塊刻於弘治二年(1489年)的年畫畫版,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質年畫畫版之一,可謂無價之寶。   楊老不但到國內國際去宣傳楊家埠年畫,還收了一個『洋徒弟』——日本姑娘內山直子。直子原本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留學,後來,為了學刻年畫,竟轉學到山東大學,一邊上課,一邊跑到濰坊學年畫。直子聰明而勤奮,楊老見她是塊好料,就精心教她。村裡有人問:『你收了個日本徒弟,賺了不少錢吧?』楊老理直氣壯地說:『俺沒收直子一分錢,俺圖的是什麼?就是讓外國人了解咱楊家埠年畫,了解咱楊家埠人。』   2002年3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纔來到楊家埠村,親自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簽發的《民間工藝美術大師》榮譽證書頒發給楊洛書。老人激動地說:『這是俺們民間藝人的最高榮譽,全國一共纔17位呢!這也是俺楊家埠村、俺楊家埠木版年畫的最高榮譽,俺這一輩子也知足啦!』 作者:    來源: 光明網     編輯: 關雲慧 相關文章

楊洛書總是伏案在畫版上雕刻著

  主頁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四版 攝  影 2002年05月01日 雕刻人生的老人   無論春夏秋冬,楊洛書總是伏案在畫版上雕刻著。   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西楊家埠村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草頂房里,一位瘦弱的老人在一刻不停地忙碌著,時而像一位忠于職守的護士為病倒在床上多年不能動的老伴翻身、喂藥,時而又像忙于功課的學生手持刻刀聚精會神地雕版、印畫。他就是今年2月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藝朮大師”的楊家埠百年名號“同順德”畫店第十九代傳人楊洛書。     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的楊家埠木版年畫是全國3大木版年畫之一,今年77歲的楊洛書是楊家埠木版年畫碩果僅存的老藝人。從七八歲就開始拿起刻刀,已走過近70年雕刻人生的楊老練就了一手精湛的年畫制作技藝,一個個造型夸張、色彩艷麗、質朴無華的藝朮形象在他的刻刀下不斷誕生。近几年,他在刻制了我國唯一的一套木版年畫《歷代帝王全圖》后,又投巨資創出了《水滸一百單八將》,單是刻版用的棠梨木就有一卡車。去年初,楊洛書開始了《西游記》的創作,《西游記》每幅畫都是一個故事,人物多,描寫細膩,88套年畫要雕刻440塊版,其中需要重復刻制3000至4000個(次)人物,近5000個正楷小字,為了趕在2002年濰坊國際風箏會前完成,楊洛書把工作台也搬到了老伴的病床前,為的就是能隨時照顧病床上的老伴。     多年來,楊洛書每天都手握刻刀伏案雕刻,一天的睡眠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他患有嚴重的胃病,那雙握了半個世紀刻刀的手上,已留下歲月的印痕,骨頭已變了形,他全然不顧這些,依然在堅持雕刻著。楊洛書珍藏著明清以來的1000多塊畫版,據他介紹,“文革”期間,這些畫版中有不少精品是他冒著風險,偷偷地藏在地窖里、柴垛里、豬圈糞肥下才得以保存下來的。1993年楊洛書將珍藏的一塊刻于500余年前的年畫畫版,連同50塊明清畫版,無償地捐贈給中國歷史博物館。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作品曾獲全國民間藝朮品一等獎,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為海內外愛好者所珍藏。他曾為上百萬的中外參觀者表演過雕版藝朮,到日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獻藝,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綜藝大觀》、《夕陽紅》等欄目對他都作過專題報道。     楊洛書目光高遠。他說:“年畫是我的生命,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刻完四大古典名著系列畫版,給后人留下個念想,讓他們知道中國有個楊家埠年畫。”     一邊是年畫,一邊是老伴,楊洛書把他們看成是自己晚年生命意義之所在,并在他們之間不停地忙碌著、雕刻著,他在雕刻年畫畫版的同時,也在雕刻著自己的人生軌跡。   韓祥雷文并攝影   指導女兒套印年畫。   楊洛書在他的作坊里印年畫。   面對榮譽,楊洛書說:“我的生命是年畫,我要讓楊家埠年畫走向世界。”   今年春節,楊洛書累病了,可他還是躺在老伴與年畫之間,一刻不閑。   楊洛書創作的《西游記》版畫之一。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年05月01日第四版) 到BBS交流 寫信談感想   主頁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四版 攝  影

Saturday, December 8, 2012

區家麟 絢麗荒涼 不讀書的理由

2012年9月28日 區家麟 絢麗荒涼 不讀書的理由 香港人的閱讀習慣,可以在港鐵車廂清楚觀察。早上繁忙時間,一字排開,大家在讀免費小報;傍晚下班,座位上一字排開,每個人都在玩電話玩平板電腦聽歌看電影,很多人的瘋狂手指在保衞地球或搬磚頭。 今時今日,港鐵裏拿着一份「大報」是稀有動物;至於港鐵內最常見的書,看來看去,大概只剩一本,正是古往今來地球上印刷最多的書:《聖經》。 港鐵也許不是讀書的好地方,香港人的家也不是。斗室蝸居,僅有能放一張書枱的空間,很快演變成雜物室、衣帽間,或被嬰兒床堵住,或成為外傭姐姐的家。也有朋友細心設計書房,幾十呎空間,用盡窗台,搭建書架書桌,卻發現書桌「頂腳」,坐不了多久腰痠骨痛。書齋夢滅,都是地產商的錯。 全球之冠 沒有地方,也沒有心情。有全球調查謂,香港打工一族,每年工時近二千三百小時,工時之長,在全球主要城市中排第五,假期少,樓價貴。見便利店之雜誌架,或是明星車震整容的八卦,或是介紹六星酒店特色水療,或是帶你去冰島試吃牛眼牛睾丸之類。生活逼人,只好娛樂至死,要讀一本認真的書,實在強人所難。 這個年代,如果你拿着一本英文書在讀,會有人關心你:「咦,你要寫報告?交功課?你還在念書嗎?」如果你拿着一本有關科學的書,不時會遇到旁人的疑惑眼光,他們要求你給一個合理解釋。不讀書的理由還有很多,例如有位虔誠基督徒朋友,有次看見我狼狽地捧着幾本書,語重深長,搖着頭對我說:「書,其實看一本就夠。」 掩卷過後 愛書之人,向朋友推介好書,十次有八次都是做傻事;自己眼中的寶,人家看來可能是垃圾。是否好書,有時要談心境、講緣分。那些「十本好書」年選、「五十本好書」龍虎榜,或者自己興致勃勃如發現新大陸一樣地推介,也可能害人不淺;人家認真買來一讀,往往因為期望太大,總覺得不外如是。行文風格,有人愛條理分明、有人愛曖昧含糊;有人喜歡聽故事,有人鍾情大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惡偏執。 就算是老一輩的大師級作家,也非字字珠璣,一些聲名顯赫的,被出版社榨窮榨盡,陳年演講、某儀式某會議的開場白、為友好寫的新書序言,統統結集出版。大師的文字,不乏精警段落,但往往重複自己,不同場合說完又說,雜亂無章,編輯卻隨便拼湊一起,新封面新書名,就是賣點。 所以,另一個不讀書的理由是:好書難尋啊;也有人說,書讀完,有時茫然空白一片,很快就統統忘記,好像讀來沒意思。 的確,以往讀書,頁頁翻閱,讀時津津有味,掩卷過後,卻隨即忘掉一大半;不過幾天,只餘半句主旨。曾經安慰自己說,所知之事,會潛移默化,安頓於腦海深處某堆細胞,他朝有用時,會靈機一觸燈泡閃亮。後來才發現,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大約與你中1億元六合彩金多寶相若。 多年前,曾問一位高人讀書方法,讀書如何能入腦?他的方法很簡單,要把好句記着、把重點抄下;或者直接在書頁劃下重點、做筆記、即時寫上評語感想,不需對書本有潔癖。 說時容易做時難,人總是貪心、又很忙碌,我們常想把書架上的書以最快速度讀完,如何慢讀?後來不得不承認,忘記就是忘記,忘記了的知識不是知識,不能隨口道來的知識,不屬於你自己。 說易做難 當然,也不需每本書細讀。現在,我每拿起一本書,先讀前言、看目錄、讀首一兩章,書的主題、風格,作者的誠意,自能有大概眉目,方再決定此書不應讀、遲些讀,還是快讀或精讀。 快讀之書,可帶在身上,在日常生活穿梭不同場合中的時間碎屑中讀,例如在港鐵車廂裏、在咖啡室中,在心情煩躁,或心情平淡時,皆可拿出來一讀。精讀之書,最好安坐家中,沖一杯龍井,備紙筆墨硯或對着電腦屏幕,邊讀邊記邊想,遇到發人心省的精句論據,更要記下,千萬不要相信自己的短期記憶。 讀過的書總是過目即忘,只好趁記憶猶新,拚命做筆記、抄寫再組織,讓知識在腦海不斷滾動,期望它滾到負責長期記憶的腦細胞裏。如此多年下來,那些知識才能真正據為己有,融會貫通,奢望發揚光大。 最深刻的書,有幾個特點:它能帶給人「接近終極真相」的愉悅、能撼動你的人生觀;它能啟蒙你、帶領你進入一個知識新領域,打開一扇門,燃起那一路的燈,照亮未知的旅途。難得的是,這些書同時文字優美,流麗揮灑,掩卷回味,你知道自己又前行一大步。 撰文:區家麟

劉健威 此時此刻 《深夜食堂》

2012年2月17日 這幾天躲在南丫島「閉關」寫稿,除了喝酒,唯一娛樂是看日本電視劇集《深夜食堂》,看得津津有味。 就像許多日本電視劇,都是先有漫畫,廣受歡迎之後就拍成電視劇。 故事發生在東京新宿一家小食店--營業時間是深夜十二時到早上七時,由老闆兼廚師一人打理;每天晚上,就有各式各樣的人,像黑社會大佬、脫衣舞娘、拳師、街頭歌手……到來吃飯。每個人都有他的偏好、有他的故事--自然是悽酸者多。每個半小時左右的片集,就講一個人的故事、介紹一道菜的做法。 出入食堂的都是小人物,介紹的也不是名貴、特別的菜式,有時就是茶泡飯、土豆沙律、牛油醬油撈飯那麼簡單,但動人是人生的百般況味、人性的哀與樂;就因為人生多苦,就連那道簡單的菜式也染上了幾分滄桑。 就說土豆沙律吧,男主角每次到店來,最愛吃的是土豆沙律;他是AV藝人,但鄉下的家人都是教師,他就連妹妺的婚禮(夫家也是做教師的)也沒法參加了;直到母親患上老人癡呆症,他才回鄉去,但母親卻已認不出他,只是惦念着那個愛吃土豆沙律的兒子…… 豬扒煎蛋飯-- 拳師每次叫的是豬扒煎蛋飯,他愛上了常到店子的失婚婦人和她的女兒,他辭掉工作,專心打拳,打算打勝時當眾向那婦人求婚。但他打輸了,沮喪得哭起來……這次,廚師遞給他的不是豬扒煎蛋飯,而是親子丼。 夜很冷,很多故事也很冷,同樣外冷內熱的是老闆廚師,他語言不多,但就像命運之神,冷眼看世情,和眾生保持一點距離;可是在某些關鍵時刻,他會向寂寞無依的人伸出一隻溫暖的手。 好一個動人又不流於煽情的劇集,上PPS就看得到了

劉健威 此時此刻 善本書

2011年12月28日 此刻,中央圖書館正舉行一個「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展」,展出的有金代的《趙城金藏》、明代的《十足齋書畫譜》、《說文解字》…… 看到「善本」二字,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隨即想:真有人去看嗎?什麼人去看?且不說別的,香港八大院校都有中文系,理論上最有興趣去看這個展覽的該是中文系的教授和講師們,但他們會去看嗎?要是他們都沒興趣,還有哪些人有興趣? 不說今天,我認識二三十年前的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對版本學有認識有興趣的教師就沒幾個,想起來的好像只有一個羅球慶。而再上一代的學者,藏善本書較多的該是羅香林,他的收藏,不少都繼承自其外父歷史學家朱希祖。 拿起一本善本書會有所發現,像古人那樣學問淵博,提起筆來寫跋的,當今之世也沒幾個人了,也許只有饒宗頤教授吧。一次,我買到一套元朝版的《呂氏春秋》,饒公就憑書中刻工的名字,寫了篇文章,更正王國維一個版本學上的錯誤。另一次,我買到一冊沈增植眉批的宋版《佛經》,他又寫了長長的跋。 獵書藏書,一向是中國傳統文人學者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且不說古代,就是「五四」那代作家學者,如胡適、魯迅、錢玄同、鄭振鐸……幾乎風雨不改地,離開大學就往廠甸跑,日日獵書。你可以想像得到他們買到一冊罕見善本書時的欣喜,那跟天文學家發現一顆新的慧星是沒多大分別的。 收集善本書,不僅可從這過程中積累知識和學問,把玩善本書本身就趣味盎然︱︱書籍的裝幀、紙墨、字體風格、刻工……都有豐富的美感變化,叫人愛得上癮。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文化趣味沒落,新一代學者都與善本絕緣,較諸古人,他們的學問生活乾澀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