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 > 報導
東京眼(74)陽明學 楊明學
2015/07/23
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很多香港人都覺得日本人厲害,皆因為他們從小處做好。
民生無小事,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小處做不好,大事怎會有成?
就像某天,臥病在床,翻閱最近認識的作家朋友,臉書群組「墳場新聞」的作者青永屍的墳場新聞,就有一篇談及「陽明學」,就提及東鄉平八郎。史説,東鄉平八郎是元帥,海軍大將,大勲位功一級侯爵,與陸軍的乃木希典並稱日本「軍神」。而這位「軍神」,就有一個印鑒,寫著「一生低首拜陽明」。
陽明是什麼?陽明學又是什麼?無知,問墳總。墳總就跟我來一場陽明學歷史補習:陽明學,又叫王學,是明代大儒王守仁(號「陽明子」,人稱王陽明)發展的儒家學説。元代明初以來流行的程頤朱熹一派的理學強調格物以窮理,王陽明則繼承宋代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裡即可得到。
而日本的陽明學又是什麼?墳總説,日本自朱舜水大師東渡日本後,士人、武士均需學習陽明學。儒學盛,同時開大政奉還之局,創明治維新之基。墳總説:「陽明之學,即是從微細處著手,認真辦好,事事心敬、處處用敬,習劍精專,即成劍道;事茶仔細,即是茶道;飾花精緻,即是花道,為君子禮、用仁用勇、盡己盡忠,即是君子道。此為漢學之本。」
墳總認為,日本在明治維新後,發展一直昌隆,皆因日本人的核心價值中,有陽明學。
只在臉書讀墳總的文章,讀者也許覺得墳總只是託古胡説,訕笑成份多。但當他來真的時候,他不是説笑的。
比方説,他知道我讀日文的文學,就問我有沒有讀過日本關於陽明學的專書。我才疏,沒有。他就介紹我看蘭臺出版社為錢穆老師出版的《陽明學述要》。陽明學,除了從小處著眼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核心價值,是「知行合一」。知行不只是新亞書院的一棟男生宿舍的名字,天人合一池也不只是一個給香港情侶拍攝婚紗照的地方。墳總説:「『知行合一』不是無端出現的,朱熹認為格物致知就可以『變化氣質』,達聖通誠,但不少腐儒因此皓首窮經;明儒爭論『知』、『行』,不少人認為『重行輕知』,結果社會有許多不學無術之徒。」陽明學,還是該切實扣緊在實際人生上,卻不必先有一番懸空的摸索和思辨,那才始是主張『知行合一』的真精神。」
常聽人説,現在很多中國人沒有人的特色,都「禮失求諸野」。菓子、茶道,都本來是中國人發明的東西,都只在日本找到了。就連在生活細節上實踐儒學這種「生活態度」,中國人都顧不了。反之,在日本,不論是産品設計、包裝還是飲食店的服務、食器設計以至書本用紙、字型、排版等等的「設計」,日本人都比中國人更會從小處著眼,把陽明儒學這一部份實踐到生活之中。
聽著聽著墳總説故事,腦袋不爭氣地想起一個已經離開世界的台灣填詞人,叫楊明學。
他寫王菲的《旋木》、孫燕姿的《我不難過》,我想國語圈的人,都應該有聽過吧?一個天才填詞人,命很短,二十多歲就走了。他寫歌詞,總是從小處著眼,由小意識變成大意境。《旋》以迴旋木馬談人生,就算再努力團團轉團團轉,最後都坐過木馬的人,都會帶著歡笑離場。《我》就以一個人不斷否認自己難過的小細節,去訴説失戀的傷痛。談的是那種口裏説不眼眶卻很誠實流眼淚的狀態。
也許,冥冥中,萬事萬物,有種不經意的連繫吧。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903國民教育》主持,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著書超過二十七本,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