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obostory.wordpress.com List

Saturday, July 20, 2013

三個 《號外》關鍵詞

伍常

伍常

一個無端走入了藝術大觀園做藝術公關的經濟學人。
《號外》
《號外》
在這個「永遠向前,永不停步」的年代,講古論史註定是呃 like 無望反被藐之舉。但為了這個《號外》專題,我決定「傻」一次,跟大家 share 一下這本獲文化人邁克評為《100毛》祖師爺的雜誌的一些美人趣事,包括以下三個 《號外》 關鍵詞:
Tabloid
據說,1970年代是新一代年輕文化人開始冒起的年代……
時維1976年,幾位在美國讀過幾年番書的文(藝)青(年)回流,抱著一種「家事國事天下大事仍需關心,享樂消費事業搵錢刻不容緩」的心態,毅然決定仿效美國著名都市文化週刊 Village Voice ,創立了一本屬於香港的城市小報 《號外》,英文名為 The Tabloid 
《號外》創刊號(1976年9月)及第二期(1976年11月)復刻版,當時的《號外》以報章形式 (Tabloid) 出版,而非現在所見的雜誌 (Magazine) 形式。
Photo credit: 《讀書好》issue. 27 – Dec 2009
《號外》創刊號(1976年9月)及第二期(1976年11月)復刻版,當時的《號外》以報章形式 (Tabloid) 出版,而非現在所見的雜誌 (Magazine) 形式。
Photo credit: 《讀書好》issue. 27 – Dec 2009
現代傳播集團主席(亦即現時《號外》老闆)邵忠曾在一個訪問中跟筆者說過:「如果你想你的朋友破產,你就叫佢搞一本雜誌吧!」的確,在經濟、社會、民生、民智還在起步中的70年代搞一本文藝雜誌,並不比在今天的反智年代容易。《號外》創辦人之一鄧小宇對於當年的出版經歷有這樣的回憶:
「《號外》的第一期本來是在九月三十號發售 … 但惡夢才算剛剛開始,這份刊物竟然沒有人肯發行!陳冠中走遍了不少發行商,個個都耍手擰頭,認定這份報紙沒有銷路,當時的情形真是十分可憐,結果遲了差不多一個月才找到一個同情者——一間專發行外文書報的機構,仗義替我們發行,但他的發行網很差,有《號外》出售的報攤簡直少之又少。」
就這樣,出師不利的《號外》一開始只做了五期「雙週報」。由於不受發行商歡迎,結果辦得像一些地下黨報那樣,創辦人(陳冠中、丘世文、鄧小宇、胡君毅)在無計可施之下,決定改為今天的「雜誌」模式,並正式命名為 City Magazine 。那時候市面上的報章雜誌寫的大多是小品式短文,有見及此,這幾位十分有 guts 的創辦人希望將調查式專題報道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帶到華文刊物世界,希望透過《號外》擴闊本地讀者視野。
但如陳冠中所說,這個新聞概念在當時的商業市場上根本難以生存,差不多是註定失敗收場的……幸運的是,在《號外》多次要決定結束的時期,這幾位創辦人一直得到多方好友的支持,讓雜誌得以繼續艱苦經營下去:
「每次有人肯『夾錢』,又有人肯投資。好像林秀峰,後來是最大的投資者,但我們不認識他,是他主動打電話來說想投資在我們身上。然後這樣子又再捱下去,捱到廣告名人施養德進來,說要將雜誌變得更大,更改版面,使設計變得愈來愈重要。其實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甚麼叫設計,因為 Illustration Workshop ,因為施養德,我才知道這是設計。」
正所謂「冇圖冇真相」。看看以下《號外》五週年封面,你除了會 feel 到《號外》自創刊後五年來真的是一直在艱苦經營,你更會驚覺原來一直以創作 COOL 爆封面而聞名的《號外》團隊,竟然曾經是一班設計小學雞?!
《號外》五週年封面(Oh my …)
《號外》五週年封面(Oh my …)
Mission
「常有充滿誠意的大學生問我,《號外》的宗旨是什麼?現在我一併作答,以後唔好煩我:《號外》只是世界中文出版史上最有型最 LITERATE 的文盲雜誌,就算有宗旨,我亦不會告訴你。」﹣陳冠中
相比起其他同時期的刊物如《中國學生周報》、《年青人周報》、《70年代雙週刊》等,具有強烈青年自主、文化意識覺醒、反建制、反抗殖民統治等理念,《號外》作為一個文化符號,旗幟其實一向不是我們現在所見所想的那麼鮮明。這從其創刊號連一句簡單的宣言都欠奉你就會明白,為何人們會一直視《號外》為一份難以分類的刊物。儘管你可以用各種各樣的理由說《號外》不是最好,但至少它是100﹪地與眾不同。《號外》相信普及文化,總是逆時代潮流向前走,「理直氣壯地」and「毫無歉意地」從香港人的角度看香港的人和事;《號外》重視此時此地,「不嫌粗淺庸俗地」and「不避高低雅俗地」,以一貫佻皮卻不失認真的手法談一切,為新的城市節奏作出最尖銳的考慮。
總之,cliché 啲講句,每一期的《號外》都不會令你失望。
那麼,究竟初期《號外》吸引的是哪一班讀者?根據陳冠中在1988年觀察所得,大致可分為以下六類人士:
1)唯美時裝派
2)城市消費派
3)入世管理派
4)文娛知識派
5)靈性生活派
6)娛樂親民派
有冇啲睇完都唔知佢噏乜的感覺?對,因為連《號外》都認同每一個人可能同時有幾種取向,但多數人以其中一種為主要形態。不知正在《主場新聞》看這個《號外》專題的你又是哪一種人?
想了又想,好奇的你現在大概會問:那麼《號外》的終極目標讀者又是哪一種人?喜歡尋根究底的筆者結果在1983年10月《號外》第86期中發現以下一段由陳冠中寫給讀者的親密告白:
「不過細心的讀者應該看得出,我們的文章的確是為了身邊的朋友及孤獨的同道中人而寫的,我們的頻率特殊,只有 TUNE IN 者才收得到,只不過似乎現在我們的朋友及孤獨的同道中人多了。我希望《號外》永遠保持為孤獨少數人而辦的原則,讓我們將秘密(best secret in town)傳下去。」
是的,《號外》的讀者或許不曾同台,但偏偏不陌生;他們透過《號外》這個平台分途修行,為普及文化發展發著貼心的聲音。從此,《號外》這個「秘密組織」正式誕生,逐步確立其在傳媒及文化界的地位。
Style
「我們一直感嘆為什麼香港的有識之士不可以早上談政治經濟,晚上論潮流娛樂(或相反)」﹣陳冠中
1982年,就在《號外》就嚟捱唔住快要停刋的時候,這本傳奇雜誌傳奇地獲得廣告界/設計界名人施養德加盟,替《號外》注入了革命性的「設計」和「時尚」元素。同年 4月,《號外》以劃時代全新面貌亮相,將書的 size 加大到香港雜誌史無前例的17吋x 11吋巨型尺碼,哄動一時。由張叔平和劉天蘭負責擔任(義務)美術指導的《號外》封面,亦由此自成一家,開始成為每月的 “talk of the town” 。
《號外》1970-80年代的經典封面(俱往矣 …)
《號外》1970-80年代的經典封面(俱往矣 …)
左起:張叔平、劉天蘭、陳冠中
Photo credit: 劉天蘭自傳《原來天蘭》
左起:張叔平、劉天蘭、陳冠中
Photo credit: 劉天蘭自傳《原來天蘭》
當然,a magazine is more than a cover 。作為一本强調都市文化品味的城市雜誌,《號外》的內容繁多雜亂,包含時裝、餐飲、家居、建築、設計、美藝、環保、視像、音樂、閱讀、文化及藝術等範疇。《號外》深信,每個有識之士應對所有範疇,從政治經濟至時裝娛樂,具一定認識。所以,當年我們可以在這本唔人唔鬼(參照西方做法, 立足本土文化)、又中又英(文章用字)、充滿半唐番風格的雜誌中一邊緊張細閱 「政壇教父」鍾士元對有關中英聯合聲明的看法,一邊含淚細讀張國榮(哥哥)在九零年宣佈退出樂壇前的最後一篇盡訴心中情的訪問。
「就算現代多元化世界不容許我們樣樣有專識,我們亦應逼自己對不同範疇多點通識。」可見,早在1989年,《號外》已經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地為「通識教育」做了最佳的示範。
予生也晚,未能親眼見證《號外》70、80年代時亭亭玉立的風姿。有關《號外》的歷史,前人已在文字和相片上有全面充分的紀錄,本文只是嘗試將之稍作整理,與大家分享《號外》那些年,一些筆者認為十分值得紀念的事蹟。現在的《號外》 (City Magazine) 已經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熟女了。最近不少朋友(尤其是那些對本文提及的《號外》辛酸史略有所知的)都喜聞阿 City 在媒人邵忠的安排下,從台灣找到了張鐵志(現任主編)這個好歸宿,並在月前生下第一個小朋友The Art Newspaper 《藝術新聞/中文版》(每期隨《 號外》附贈)。衷心希望她在張鐵志團隊的悉心照顧下,繼續靚絕本地文化界,青春常駐、終身美麗。
延伸閱讀:《號外三十》特集(由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主篇,共三冊,包括:《人物》、《城市》及《內部傳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