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怎么常看锵锵三人行,前几天,碰巧看了一集,发现德国汉学家顾彬被请来。于是跟了一圈,俨然是几期连播节目了,许子东, 梁 文道被请为二号嘉宾。除以前不断被提及的老话题,诸如对于中国当代文学(部分文学)是垃圾,他基本观点不改初衷,还再次强调了中国小说的问题三点:语言, 形式,世界观,统统有问题。好像跟他之前北大的演讲总结基本相符,那次他说过的三个词:语言、思想和形式。我对这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提点很感兴趣,节目时间 有限,展开话题无法充分。所以这里我也只能简单述之。 1)对经典传统文学的忽略。 当代的文学是过眼云烟。对于中 国古文学内含,文学经典的水分营养汲取太少。顾彬提到德国作家及其作品在这方面的重视,可得借鉴。不懂历史,无古典文学艺术底子,当然不会写出一本真正的 德国当代文学作品。一部文学作品,怎样才能经得起历史的风波和考验,我们即使不拿近年的流行文学说事,单单举例华语文学的代表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目前还 在广泛流行的篇章也已趋之若鹜。原因无须赘述,一句话,传统是基础,过去是未来。 梁文道说,请创作出更好的文学 语言,不要再使用乏味无味,被人嚼烂的常用语言。语言无亮点,这也是顾彬提到的思想问题,没有经典文学和对整个艺术宗教史的融会贯通,很难创作出真正的好 文学。换句话说,每个词的创作,都离不开它的历史,一个好作家,语言比故事要重要。语言就是思想,思想就是语言,语言就是内容。中国文学需要在废墟上重建 语言。 2)翻译问题:顾彬的原话这样说,是翻译创造和重建着语言。 其实,拿当代作家与五四时代作家相比, 虽有些不合时宜, 但 现象和变化也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鲁迅,钱钟书等等大家,多是写译两修。良好的原文阅读习惯,也运化于他们的勤奋笔耕中。现在是西文东渐,翻译市场荣 景非常的时代,至少一本外文书,只要稍稍发迹,不仅可以很快被译成中文进入流通市场,还有多种前后不同译本选择。更勿论当今鲜少看到中国作家直接读原著, 并且几乎越来越少作家再身兼两职,除了创作还搞翻译。在顾彬看来,作家最好应该接触原文,自己尝试翻译,继而达到锤炼语言的效果。 3)当然,作家和作品离不开最有效的公众渠道:出版社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顾彬也提出了可以效仿德国的一面 -- 编辑对于校对的严谨和负责任。最好的编辑,也应是好的作家,有眼力区分文中讹误,有水平修饰文字通顺。编辑和作者最好成为沟通无障碍的好朋友。中国当代文学基本还缺乏较负责任的编辑和出版社,而这是出版好作品的关键环节。 我们倒是也不能忘记,自五十年代平畴荒野之 后,中国文学也走过了一条模仿西方文学的阶段。这种模仿的形式,走到今日,即便胜出在语言,也怕是文过饰非,失去了作品真正的魂。现在读物,仍旧缺乏中国 传统果腹,枝干亦处处语录影体,译文水平参差不齐。我们也看得到近年法国文学的没落,文学的衰亡,是否在演变成一场世界性问题。所 以说,许子东老师那句话说得对,文学,永远是要区分清楚什么是大众文学,什么又是纯文学。这个社会,从来不乏大众文学,但文学也一直都以小众为主流。要做 到为社会小众服务,又不失被大众领悟的文学,要走的路也许很长。终究,我们是不是缺乏纯粹的文学创作者,或者是不一味逐利,能够将文学进行到底的好作家。 回到节目中屡次提出的语言问题,顾彬教授的 出发点一向还是好的。大多数的文学知识分子,也不需在乎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复杂片面的理解,如果我们的文学在回归传统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当代经典文学,中国 文学才会真正走向世界。结果也许像顾彬这样,不仅喜爱中国文化,研究汉学,也变成了痴迷50度中国白酒的酒学专家。
樊善標:時代新鮮人──序西西《牛眼和我》
-
西西早年的報紙專欄相繼結集成為《試寫室》、《牛眼和我》出版,翻閱這些半世紀前的短文,很自然地想到《我城》。
西西在《試寫室》的後記說:「『我之試寫室』之前,我其實在《快報》寫過『牛眼與我』,寫了一段日子,寫法也大概相同吧。」印象似乎有點模糊了。「牛眼和我」發表於一九六七、六八年,「我之試寫室」發表於一九七
O年...
1 day ago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