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讀完一本書的评论 近日《小团圆》在两岸三地走红,哪怕是没有读过原书的报刊读者,也往往会从种种介绍与评论中抓住原书梗概,进而建立对它的印象与评价――它们很可能是主观的,却像光晕一般裹著原书,构成了它在社会上的形象。
上述现象其实并不罕见。试想想,有多少经典我们明明不曾读过,却依稀对它有个印象。哪怕很多人根本没有读过《红楼梦》,他们仍很可能相信它是 伟大的巨著,并与其他人交换这种共识。换言之,一本书的形象工程,往往得力於大量「非读者」的参与。这个说法彷佛跟某些常识背道而驰:对一本书来说,最重 要的不就是作者或读者吗?
怎样才算是「读过」?
我们不妨粗略回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以前,大家关心的是作者,认为作品不过是他的伸延;后来,有人主张作品有独立的生命,把作者扔 到老远;又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开始相信作品的意义离不开读者的参与。换言之,读者是越来越受到重视了。然而,究竟怎样才算是读者?「读过」跟「没有读过」 真的是截然可分吗?
在「豆瓣」网站上,有人的纪录是「读过」了上万本,而且大多为学术研究――令我倍感惊讶的是,几乎每本书都被他评为一星或两星。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坚持把几千本烂书通通读完的强迫症患者,抑或惯於匆匆浏览且享受评分的速读者?究竟怎样才算是「读过」?
书评人的阅读
事实上,哪怕是专业读者――书评人,也不一定把他评介的书看完。日前我向一位书评人推介皮耶・巴亚德的《不用读完一本书》,他打趣:「这书还 用读吗?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吗?」这种情况多少跟文化环境有关,且以香港为例:报刊上的千字书评往往以介绍三个月内出版的书籍为主,短篇书介更需追 赶最新的资讯,书评人有时难免仓卒下笔。身为书评作者,我读其他人撰写的书评时往往有种另类的乐趣,就是猜测他究竟有没有把书读完。
没把书读完,不一定是基於环境限制,也可能是出於某种理念。曾在香港出版书评集、以博览群书见称的马国明先生曾坦言:「若那本书并非甚么经典 著作,我们当然是可以只抽取其中的一、两章来看,我们大概都知道它说甚么。这本书就算是读完了。……我通常只会看其中的两三节。」(《跨界文化教育对 谈》)这种阅读方式乍看并不圆满,但书评人也因此能够浏览更多的书,不致陷入「见树不见林」的困境。就像皮耶・巴亚德的《不用读完一本书》所指出,当你花 时间去读一本书,同时也就是放弃了读另一本书。这样说来,如果书评人旨在掌握每本书在的整个阅读树林中的位置,某程度的选读似乎反而是明智的选择――事实 上巴亚德的说法激进多了:不读内文,只读目录,是文化素养以至智慧的表现。
读过=没有读过?
《不用读完一本书》甚至主张:读过跟没有读过其实没有多大的分别。比方说,有一种阅读态度是关注作品背后的共性,而不是个别作品本身的特性。 除了作者在书中举出的例子外,整个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即属这一类。这种阅读态度在今日的文学研究中仍颇为常见。另一种情况则是,我们跟人谈论书籍的时候,实 际谈论的不是书本身,而是自己对它的记忆与他人对它的评论。这个论点不难理解:试想想,今天谈论鲁迅的作品,谁能彻底绕过前人说法留给我们的印象?当我们 重看自己昔日钟爱的书籍,则往往会发觉记忆中的印象跟它的真实面貌相差很远,有时候连情节也搞错了。巴亚德干脆说:阅读总是离不开遗忘。这的确是事实:很 多书我们明明读过,但在记忆里只余下一个书名而已。
谈论自己没有看过的书
《不用读完一本书》的精采之处,不单在於它试图打破「读过」与「没有读过」的界线,更在於它探讨了这个社会现象:大家都会对自己完全没有读过 的书侃侃而谈。按照常识,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大好的。我想起张大春的短篇小说〈七十六页的秘密〉:研究生把一瓶酒带到论文面试去,考官一边对论文东拉西扯, 一边暗忖:他带这个来孝敬老师吗?口试结束后,考官问起这个,研究便请他们翻到论文第七十六页:
「七十六页的内侧有一行钢笔小字,就在我翻看的同时,那学生朗声念道:『各位亲爱的老师:如果您读到了这一页,学生将献上这一瓶法国XO白兰地,以表达我由衷的敬意。』
随后,那学生冲我们点点头,拎起桌上的酒,转身走了。」
相对於张大春的讽刺,巴亚德却认为这类情况没有甚么不妥。他甚至以身试法:书中提及其他书籍,都会在注释里注明自己「没有听过」、「匆匆浏览 过」、「曾听过」抑或「已经忘了」,这恰恰对应了书中几章的标题,而且其中偏偏没有「读过」这一项――更幽默的是,他居然对它们逐本给予或褒或贬的评分。
为甚么阅读?
巴亚德还提出了「虚拟图书馆」的概念――那是这样一种交际共识:「就算没读过所谈论的书也没所谓」。被谈论的书,不过是用来跟他人沟通,以至 建立自我的中介而已。总览整本《不用读完一本书》,巴亚德的基本理念是要抵抗家庭、学校构成的阅读压力,鼓励人从「没有读过」的羞愧感中解脱――哪怕真的 去阅读,也不妨渗进主观的想像,从中释放自我。
巴亚德的这种想法当然不无意义,但我相信阅读的价值不囿於确立自我,也在於探身异域――我们总是在阅读中改写了书,同时也改写了自己,还有世界。
――另见香港《经济日报》,这版本略有修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