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obostory.wordpress.com List

Wednesday, May 13, 2009

香港国际古书展,中国书商圈地

/www.wenweipo.com [2009-02-02] 放大图片

 ■古老的书籍与文件往往散发出一种历经沧桑的美感。

 上个月,中国的古书业者开始盯住香港;不久以后,古书业的市场重心可能转向中国。但,古书业游戏规则会在中国被改变吗?

 1月17日傍晚,薄暮,和圣诞节前浓浓的节日气息相比,临近的中国农历新年并没给湾仔增添多少热闹气氛。位于骆克道上的香港展览中心,正在举办第二届香港国际古书展。

 这届古书展由东京雄松堂、悉尼的Cornstalk书店、香港辰冲书店旗下的Hong Kong Book Centre共同策办。参展古书商有50家,来自世界各地,还有香港本地以及北京、上海、台北的书店参加。参加书展的香港书店主要是外籍人士所开,所以, 从北京、上海、台北来的书店─据展方说─就让这次书展成为「历史上第一次有说中文的书商和拍卖商参加的国际古书展」。

古书,不只是古籍

 这里所说的「古书」有两个意思:rare book(稀版书)和antiquarian book(古籍)。中文提到古书,常指古籍而言,但在西方,古书业者除了收藏买卖古籍,也会涉及近现代甚至当代一些特别的出版物。举例说,这次古书展上, 有《Harry Potter》第一版带作者J.K.罗琳亲笔签名的,价格不比一些古籍低;还有007系列小说的第一版,出版于五、六十年代,也是许多西方古书业者交易品 中常见者。这些现当代出版物是一两代人阅读的「集体回忆」,对于书迷来说,它们的第一版就有了收藏价值,又因为数量有限,就称为「稀本」。

 除了古籍和稀本,旧地图和旧照片、经典的电影海报,也常是西方古书商的涉猎范围。

约翰连侬送给Eric Clapton的书

 这次香港国际古书展上,出现了一些特别的西方古籍和稀本书。如D. H. Lawrence的《Lady Chatterley,s Lover》(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第一版,私人印刷,印于1928年。这部作品当年被视为淫书,1959年企鹅出版社还因为出版此书背上官司,一年以后 出版方被判无罪,《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才正式在英美解禁。1928年私人印刷的第一版只有1000本,每本都有编号,这次在香港交易的为第94号,开价港 币55,000。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1970年出版于纽约的《The Prime Scream》(美元25,000),作者是Arthur Janov,扉页上有两行题字:

Dear Eric

Becoming American won't stop the pain.

Love to you and yours. From

John & Yoko

 签名下面还有一幅漫画脸谱,左边是一个大鼻子上架着眼镜,右边是一双细眼睛和朝天鼻。对,就是约翰 连侬和小野洋子。Eric则是蓝调摇滚乐手Eric Clapton。连侬送这本书给Eric,因为当时正在接受Arthur Janov的心理治疗。其中的原委,本次书展的顾问、作家钟芳玲在《一本让人惊叫的书》(刊登于1月16日的《南方都市报》)和《香港国际古书展发现〈原 始尖叫〉》(刊登于1月9日的《中国时报》)中都有详细介绍。

 除了上述这类具有现当代文化纪念价值的珍稀本书籍,还有众多西方古籍值得注意。去年中国内地出版 过一本书叫《香料角逐》,写16世纪荷兰、英国作为新兴航海国家,与西班牙、葡萄牙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在东南亚为了香料贸易展开角逐的历史。本次书展上, 就有一幅当时的重要古地图,「Map of the Spice Islands」(香料群岛图,港币750,000),由Petrus Plancius绘制于阿姆斯特丹,时间为1592年至1594年。地图上绘有玫瑰罗盘、海怪、航船,还有肉豆蔻、丁香等当时价值连城的香料标识,也可以 看到广东和澳门。这幅图当然具有非常高的历史和地理价值。

 此外,诗人叶慈赞叹为「世界上最美的一本书」《The Works of Geoffrey Chaucer Now Newly Imprinted》(乔叟作品集新印)(港币600,000)其中的一本也在书展上出现。

新角色:拍卖公司

 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和韩国是「国际古书商联盟」的会员,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当前都没有 书商加入。第二届香港国际古书展上,首次有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书商和古籍拍卖商出现。中国大陆的有北京的中国书店、德宝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上海的有博古斋、 致中艺术品公司,台湾的有旧香居、加西书社。

 来自台湾的旧香居,其经营主要为中国三十年代新文学珍本。鲁迅作品的木版画风格封面的早期版本、 老舍的《猫城记》、张爱玲小说的初版本都有收藏。近年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了数次现代文学珍本展览,那一时期文学作品的版本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旧香居第 二代主人对记者说:「我们的仓库比较丰富,突然有什么热了,会配合大陆那边找。」

 记者看到,西方以及日本的参展商是把书带到现场展示和交易,来自北京的德宝拍卖公司也租用了一个摊位,但现场陈列的只是他们的拍卖品目录。德宝的总经理陈东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他们专门做古籍拍卖,近几年,内地古书市场上升很快。

 德宝公司提供的拍卖目录中有一册是《明清宫廷图书》,是专为去年11月11日举办的明清宫廷图书拍 卖专场设计的。拍卖品主要为明清两代内府系统刊刻的书籍,如《御制道德经》(起拍人民币120,000,成交179,200)、《御制资政要览》(起拍人 民币35,000,成交47,040)、《御注太上感应篇》(起拍人民币15,000,成交36,960)、《古文渊鉴》(起拍人民币280,000,成 交403,200)等。那场拍卖会成交51件古籍拍品,成交价共人民币415万元,佣金为12% 。

 这是他们一场拍卖会的情况,陈东说,2008年整个内地的古籍拍卖市场规模估计有1.5至1.8亿人民币。而像他们这样的专拍古籍的公司全国大概不到20家。

 陈东比较乐观,他认为现在中国内地古籍价格虽然在上升,甚至价格已经超过了台湾和外国,但与其它古 代艺术品相比价值还是被低估了。「比方说,民国时候你花100大洋买一幅画,花100大洋买一部书(古籍),到了现在,买那幅画要100万元,买那部书只 要10万元。古籍的升值空间还很大。」

规则是否会因中国而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和日本的古书商到香港参展,目的主要是买卖。而陈东说,德宝公司来,是为了让外 国商家知道他们,以后可以提供拍卖的货源,也希望外国书商以后参加他们的拍卖。此外,他提供的另两条讯息也值得玩味:一是当前中国内地除了中国书店、博古 斋等少数几家还从事古旧书经营,各省古书店基本停业了;二是他认为「日本收藏书侧重资料文献性,中国是当古玩」。

 记者由此想到曾经访问香港古书店Indosiam的店主Yves时,问他,在西方古书业是不是古 董行业的一种?他肯定地说,不是。在欧洲和美国、澳洲,有很多私人藏书家和古旧书店,平日开门经营,在有书市的时候,数十家书店会一起参加,无论是收藏家 还是普通书友都可以互通有无,徜徉经日。

 Yves也曾对记者说,以后如果成立了亚太区的古书业协会,可能会以大陆市场为主,而不是香港。 但是,如果参考陈东的观点,中国大陆固然是巨大的市场,但古旧书店几乎停业,取而代之的是拍卖商。古书业交易进入大陆,是否会被拍卖会主导,而不是采用西 方传统上以书店和书市主导的形式?那样,古旧书就纯粹成为一种收藏品,普通书店和个人参与度会受到影响。

 这一点,不知像Yves这样基于对书籍有兴趣而非把书当作古玩的人,是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2007年底的第一届香港国际古书展还没有中国内地和台湾的书商参加,第二届会场上已经可以听到很多人在讲普通话。下一步,中国古书业者一定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地海传说》里有句名言:「规则一到边陲就变。」古书业进入中国时,游戏规则是否也会改变?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