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并出任系主任至今。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毕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生,1988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此后一直在文科和理科交界处行走。研究领域涉及天文学、性学、历史、文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除了书,在江晓原的家几乎注意不到其他物品的存在。
所有的家当似乎都是为了书的放置和取阅而设,普通的矮脚柜、自己设计的承重书架、正规档案馆的密集架、茶几、餐桌、靠背椅,所有裸露在外的平坦空间, 被门类庞杂的书籍覆盖着。浏览他的写作文案,题目从《关于爱因斯坦的社会责任感》到《关于〈束星北档案〉》,从《准谈风月》到《中韩印刷术发明权争夺战回 顾》,更难以划分类别。
繁华街区中的安静街巷,顶楼19平米的书房,3万册藏书,3000张藏碟,除了被人知晓的阅读史,江晓原的阅读概念十分宽泛。书桌正下方的空当,安放 着一台微微仰起的电视机,江晓原不看电视,客厅的电视早已送人,这台用来看碟,搬把靠背椅正坐在两米开外,正好和视线平行,舒适而严谨。某次失眠,江晓原 半夜里爬起来找出他最爱的香港武侠片《新龙门客栈》,看了第五遍。
从11岁的一部《西游记》开始,阅读就是江晓原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有一个纯理科的天体物理专业出身,但他天生的兴趣却是在“文学历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之类的玩意儿上”。他说,自己除了大量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还热衷于书法和篆刻,读书法作品和印谱。他的兴趣在那些“不务正业”的方面永远更强烈、更浓 厚。
滑动式密集架·目字形空心隔板书架
书房一侧,是江晓原为人称道的“私人图书馆”实践:十年前,搬进这所房子的江晓原模仿正规档案馆的滑动式钢制密集架,去掉密集架应有的门和手臂摇动装 置,请来房屋设计人士和密集架设计人员共同商议和计算楼板承重,制作了两条长五米宽一米的钢轨,使八架与天花板齐高的双面书柜可以在其上静静滑动。 1981年版的世界地图贴在密集架内侧墙上,便于主人随时处理阅读中的地理难题。书架上的圆形木刻上古瑞兽,显出主人的雅致意趣。
房间的另外两面墙体,被上下两截整齐的书架完全遮盖起来。书架的草图出自江晓原之手。普通木材,上窄下宽的造型方便放置不同开本的书籍。从1986年 开始,江晓原便动手设计承重良好的书架,这处住所是他在上海的第三个家,他设计的书架仍然保持着最初的形态:中央隔板为中空设计,普通木料制成的木框加横 向双横杠,呈现“目”字形,上下两面用三夹板固定,如此做成的空心板比实心的还要结实许多,多年后坚持着最初的平坦状态。书架深度也根据一本书的宽度量身 定做,恰好容纳一层,密度很高。
“我不会很早起,也不会正襟危坐地读书,我的阅读对环境和时间都不挑剔,上午状态不好,以前我会逛逛书库,现在看看杂志,收发邮件,下午做正事。我唯一了解国家大事的途径是报纸,报纸相对来说对信息有初步过滤。”
书籍散放·DVD数据库
从2003年非典开始,江晓原开始收藏DVD,直到今日,库存已经超过3000部片子。按照收藏目标,他把电影分为几类:“幻想”、“文化”、“黑 帮·警匪·探案”、“情色”、“动作·间谍”、“惊悚·魔幻”、“历史”、“战争”等,其中以“幻想”类的数量最大。这个分类根据个人喜好而定,江晓原却 对他的分类系统颇为满意。除了标志明显的幻想、警匪或者战争类,赌球赌马、校园风云都被归入文化类,而不是常用的“言情”或者“悬疑”这样的分类标准。
在江晓原的收藏中,大部分属于好莱坞制作,偶尔的小众影片如以色列电影《乐队造访》也被列入收藏范围,因为那反映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文化冲突。对于那些反映了某种特殊文化的事件,江晓原同样情有独钟,比如偷窃修复名画类电影和间谍类电影。
为了3000部DVD的科学存储,江晓原倾心制作了自己的私人“搜索引擎”——一个功能强大的EXCEL数据库。3000多部电影按照中文名、原名、 导演、年份、内容各项进行资料整理,配上每一部的观感心得,使用之时,只需输入影片的中英文名,就可以在资料库中为其迅速定位,10秒钟后就可以在藏满碟 片的玄关处将它分拣出来。这部分得益于江晓原善于管理和总结的男性天性,部分来自于3万册藏书未做科学管理的教训。
“碟有很奇怪的现象,一个原名可能有不同的中译名,同一个中译名也许有不同的原名,还有某些碟本身的原名就不止一个,如果不通过数 据库管理就难免混乱。比如《两生花》和《维罗妮卡的双重生活》,还有完全不相干的名字,所以我的数据库第一栏和第二栏就是电影的原名和中文名。另外,如果 需要记录我看过影片之后的简单感想,可以把评论附在后面,如果我的评论较长,还可做超链接,形成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库。”
一个人的书籍交换站·1972年版《红楼梦》
在江晓原的书架上,至今仍然摆放着一套颇有年代的《红楼梦》,那是文革期间从越南买回来的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印刷。他母亲那时负责培训 越南实习生,因工作之便从越南带回的这套书成为年少时江晓原的儿时至宝。而给他带来启蒙的却是另一本名著《西游记》,11岁的江晓原啃完上下两册直排繁体 的名著后,便扫清了阅读古典文学上的障碍。
在那之后,他“不务正业”的爱好第一次流露出来,从父亲所在小学的图书馆和母亲分管的图书馆借书,制作了详细的借书目录清单,私底下买空卖空,和供求 双方保持着密切联系,开创了那个年代少有的一个人的书籍交换站。阅读的内容被江晓原戏称为“封资修”三个部分,封即古典文学名著,资代表西方文学,修是“ 内部出版”的前苏联小说和领导人回忆录。
在所有的文学典籍中,最让江晓原心潮澎湃的是年轻人个人奋斗史和小人物在动荡时代悲欢离合的描述,包括《约翰·克里斯朵夫》、《红与黑》和《苦难的历 程》三部曲。这个20岁之前的阅读习惯一直维持到今天。如今的江晓原自称老年人,说自己已经很难被小说打动,面对故事批评或者赞扬,始终缺乏少年时的心动 感觉。唯一的例外就是金庸。
江晓原笑称自己看《笑傲江湖》,类似吸食鸦片。5遍过后仍然有阅读的快感。“小人物英雄成长史总是让我觉得特别来劲。”他最喜欢的四部是《笑傲江 湖》、《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和《侠客行》。“金庸描述一个英雄的成长历程,这个英雄因为执着的信念犯傻,在别人看来是愚蠢,可结局却获得福报。犯 傻就是不通过算计为自己谋取好处。肯犯傻,一定有痴情在,而有痴情在,就会令人肃然起敬了。”在江晓原的博客栏目《有一种毛病是亲近电影》中,有一段关于 《天下无贼》中角色傻根的评论,这个人立刻让江晓原想到的是佛经中尸毘王舍身救鸽的故事。
“在11岁开始阅读之前,小男孩的所有事情,打架、爬树,所有坏事我没有不做的。但是从北京回来后,妈妈说我变了,变得沉静。那时的我,其实是被阅读一下子征服了,我突然觉得读书比和伙伴们玩耍有意思多了,那是一个精神世界。
所以我比我的同龄人多看了很多书,这对我后来的成长有很特殊的意义。我始终认为我的智力中等,但知识结构较好,我那时幻想文理兼 通,所以本科报考南京大学的天体物理专业,研究生又考了科学史方向。现在看来,文理兼通的理想我达到了一些。年轻时读书有人指导固然好,可以更早进入某个 专业领域,但是却限制了眼界。”
《泰晤士历史地图集》
因为在物理和文学方面的大量阅读,江晓原的研究始终具有交叉学科的跨界性。文理兼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江晓原的自我塑造愿景。大学四年,江晓 原沉迷于孙过庭的《书谱》,中国象棋和古典文学,直到用古汉语最高成绩考取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天文学史的研究生,才逐渐开始关注理论体系的建立。
那段时光的每天上午都被江晓原和同伴消耗在研究所的书库里。在导师的指导下,江晓原开始进行系统的科学史阅读,精读了英文版《天文学史》、《西方数理天文学史》,还有意识地读了很多西方科学思潮及与科学史有关的书。
而他阅读的三大诀窍也在这一期时期初步成形。诀窍一:同一时间绝不只看一本,看小说另当别论。进行学术阅读时,最好把相关的书找来参照。诀窍二:常在 手边备三样工具:百科全书、历史地图集和历史年表,历史也是一种跨界学科。20年前,江晓原用240元购入一部《泰晤士历史地图集》,一直使用至今。而诀 窍三,就是写作。
“1982年初我到北京念研究生,那时热衷淘书的人很多,北京的小书店如中国书店系统有旧书出售,那时的旧书没有恶狠狠的加价。周 末,我们会设计最佳线路,沿线扫荡,可以保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通过数量最多的旧书店,现在旧书已经成为收藏品了,变得商业化。我不会把书当古董,我收藏研 究用书和品相较好的书,如果装订不佳,我甚至会将书拿回拆掉封皮重新装订。”
侦探小说风格的学术文本
江晓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不是关于天文学史的,而是《中国10世纪以前的性科学初态》,这篇被国外文献多次引用的论文是研究生时期的江晓原为了满足和师 兄们争强斗胜的虚荣心的结果。在那之后,性学研究成为他的第二专业。现在,江晓原的桌上摆放着厚厚的学生博士论文。他给研究生开了一门“跨文本写作”课, 在课堂上,江晓原把文本分为三类:学术文本、大众文本和中间状态文本。他引用白先勇的话说,以《红楼梦》为例,人物出场先后顺序有章可循,想说服读者,必 须先考虑说服的效果。写作学术论文多年,同时开设着一档科幻电影专栏,江晓原的学术研究文章被人称为“侦探小说般的学术著作”。大众文本的写作方法被他应 用到论证学术问题中。
“写作,是阅读的另一种辅助。我搜集了大量古人的笔记体小说,笔记小说十分娱乐化,对写作也大有益处,飞机上或者地铁上,我喜欢看书,看杂志,看小说,学术书也看。我十分推荐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对于封建礼教非常反感,里面有很多进步的思想。”
旧书难题·理想中的书房
江晓原理想中的完美书房,必须有足够充足的空间能够存放越来越多的书籍,朝南,坐拥阳光,足矣。置身江晓原的书房,面对无处安放的藏书,很难没有渺小 感。以至于现在,他的首要任务乃是“约束对书的贪欲”。江晓原多次通知学生们来挑走被清理的书籍。清理旧书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我不收集图书版本,所以同 一本书的不同版本我会送给学生们,有时也会赠予朋友。”
在这众多的书中,江晓原最新的研究兴趣是科幻。一开始是科幻电影,后来是科幻小说,渐渐的给中译本作序,写评论,把科幻研究逐渐学术化。那些所谓娱乐的畅销书类,在江晓原眼里,同样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很多人认识不到丹·布朗书的思想价值,其实在国内引进的四部小说中,《达·芬奇密码》最缺乏思想价值,《数字城堡》、《天使与魔 鬼》和《骗局》都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在《天使与魔鬼》靠近结尾处,有几十页容易被忽略的教皇内侍的长篇大论,这段话与西方的反科学主义思潮一致。科学和技 术已经发展得太快,它劫持了我们,好像主人被家中的仆人劫持,这完全异化了。所以我在报纸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科学不是上帝,技术倒像魔鬼。”
江晓原2008年推荐阅读书目
有关科学
1、《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牛顿传记五种》,商务印书馆,2007
3、《利维坦与空气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世界是垃圾做的吗》,科学出版社,2007
6、《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7、《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小说
8、《未央歌》(小说),黄山书社,2008
9、《我们》(小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0、《三体II·黑暗森林》(小说,“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二),重庆出版社,2008
11、《蚁生》(小说),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12、《克莱顿经典·纪念版》(小说,全5种),译林出版社,2008
13、《卫斯理回忆录》(小说,全7册),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台湾),2006
古典与历史
14、《丧家犬》,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15、《唐宋人选唐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6、《罗马帝国衰亡史》(全6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17、《西洋色情文学史》,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2003
18、75 Years of the Oscar: The official History of the Academy Awards(奥 斯卡75年:学院奖之官方历史),Abbeville Press,2003
19、《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20、《香格里拉围城——张宽自选集》,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另一种角度:江晓原推荐的科幻电影
“我对于科幻电影,通常期望影片的故事情节能够构成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容易出现的情境,形成‘思想平台’,由此引发不同寻常的新思考。这里入选的影片中,大部分都有较为深刻的思想。”
下面是江晓原推荐的10部科幻电影。为方便起见,将一个系列的只算作一部。
1、 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1951)
美国人心目中的世界秩序。
2、 2001太空奥德赛(2001: A Space Odyssey,1968)
人类文明、计算机、宗教、生命和死亡。
3、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1981)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我们的记忆可靠吗?本片已成科幻影片经典中的经典。
4、 西蒙妮(Simone,2002)
电视可以欺骗公众到什么地步?
5、 撕裂的末日(Equilibrium,2002)
《一九八四》之西方武侠版。
6、未来战士(终结者,1、2、3)(Terminator,1984、1991、2003)
时空转换:现在救未来,还是未来救现在?更有现加州州长年轻时的超酷形象。
7、黑客帝国(1、2、3)(Matrix,1999、2003、2003)
颠覆性的哲学思考,令人目眩神迷的打斗和视觉冲击,科幻电影登峰造极之作。
8、 机械公敌(I, Robot,2004)
机器人应该获得人权吗?它们能够获得吗?
9、 最终剪辑(The Final Cut,2004)
你愿意将一生的隐私都将记忆在芯片上吗?
10、灵幻夹克(The Jacket,2005)
时空转换中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