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obostory.wordpress.com List

  • 13 Things I Found on the Internet Today (Vol. 687) - [image: 13 Things I Found on the Internet Today (Vol. 687)] 1. Truth Windows A traditional feature of strawbale houses is the truth window – a small secti...
    18 hours ago
  • 陳韻文的《滋事札》 - *陳韻文著︰《滋事札》* 陳韻文八十年代在《星島日報》的專欄,陳進權先生經年剪存,如今選輯修改,訂成一冊,最近終於面世,書友無不捧場。五十多篇文章,有些未必來自《星島》,大部分經過重寫,和專欄原貌大不相同,不少寫的更是這數年的人事,完全可當是新書看。〈引子〉寫「滋事札」名字之由來(原來轉自鵲鴝「豬屎渣」之名)...
    2 days ago
  • 蒟蒻 - 蒟蒻,就是魔竽,英文名稱為魔舌Devil’s Tongue,是一粒粒的球狀根物,外表漆黑,肉雪白。 主要成分是 […]
    3 days ago
  • belated February 2024 Patreon round-up: EXCLUSIVE - True Detective: Night Country + ADVANCE - TWIN PEAKS Character Series entry - Although I offered a couple standalone sci-fi episodes last fall, *True Detective: Night Country* is my first (but probably not my last) patron-exclusive...
    1 week ago
  • Politics (論政治) - 要做醫生,先要讀醫;要做司機,也要考牌。世上唯有從政,可以完全沒有受過訓練就上任。其實從政應該如何入手呢?回看上世紀的政治人物,不少都受過深厚的哲學訓練,那是因為哲學一般分為形而上學、自然哲學、倫理學以及政治哲學。其中政治哲學研究的,正是政府的形式、權力的分配、革命的基礎等。美國的開國領袖不少便是美國哲學學會的...
    4 weeks ago
  • Live Q & A with David Harvey & Miguel Robles-Durán - Join me and Miguel Robles-Durán for a live Q&A session tomorrow, Wednesday, January 10th at 2:00pm (EST). Support our Politics in Motion Patreon to submit ...
    2 months ago
  • 下坡的思維 - 當我們沿迎風坡而下時,風顯得大而勁了。我穿在許臂彎裡的手慣性的縮回而拉一下裙裾。陡然,我感到這種無意識動作的可 … 繼續閱讀 下坡的思維
    3 months ago
  • 鄭明仁:41年歷史《旅行家》成絕響 - 陳溢晃帶隊遊新界。 資深旅行家陳溢晃於1972年成立正剛旅行隊,半個世紀以來他每周都帶隊作本地遠足遊;1982年1月他創辦了《旅行家》雜誌,到今年已41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本土旅遊雜誌。遺憾的是,陳溢晃月前急病離世,正剛和《旅行家》恐怕要停辦了。 陳溢晃離世,是香港旅行界的損失。 *研究本地史的寶貴資料...
    4 months ago
  • 翻译:巴迪欧《真理的内在性》第二章四种有限类型的辩证法 - 第二节 辩证法 就某一类消极有限性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将无限性与有限性相对立的问题。因为所有真正的力量最终都需要在有限记录(registre )中运算。问题在于,要假设出一种积极有限性,而这种有限性不会成为无限性的消极废值。 一、主要假设 既然如此,我提出以下假设:要想有真正的活动,要想让有限的东西...
    2 years ago
  • 溫度日記 APP:用柔美的手繪插圖來療癒你的心、豐富你的手帳日記!(Android、iOS) - 無意中看到「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赫然驚覺,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早已被社群網站、即時聊天軟體攻佔已久,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寫一段文字或是陳述自己的心靈告白,或為自己那荒蕪的一方天地灌溉過一滴水分呢? 吉娜承認自己心癢了!因為溫度日記不僅僅是日記網站、線上日記或是日記App,他更像是一個文字...
    2 years ago
  • 溫度日記 APP:用柔美的手繪插圖來療癒你的心、豐富你的手帳日記!(Android、iOS) - 無意中看到「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赫然驚覺,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早已被社群網站、即時聊天軟體攻佔已久,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寫一段文字或是陳述自己的心靈告白,或為自己那荒蕪的一方天地灌溉過一滴水分呢? 吉娜承認自己心癢了!因為溫度日記不僅僅是日記網站、線上日記或是日記App,他更像是一個文字...
    2 years ago
  •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 ​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的slogan「還是生活最幽默」,周奇墨決賽的段子顯示他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加上深厚的表演經驗,更有第三季跌跌撞撞的表現,殺君馬者道旁兒的網路磨難,讓他從線下小劇場到線上綜藝節目表演的交換舞台,更小心拿捏那條線。更難得的是笑果文化在打造激烈的脫口秀大會喜劇擂台同時...
    2 years ago
  • John Cage: ASLSP(as slow as possible) - 在德国哈尔伯斯塔特的一座教堂里,一个不寻常的艺术事件正在进行,这个事件被称为「尽可能慢」。这并非一场普通的音乐会,而是由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创作的一项持续时间长达数百年的音乐演出。 这个音乐演出的主角是一台巨大的管风琴(organ),位于哈尔伯斯塔特的圣母教堂内。这座管风琴被设计成每隔几...
    3 years ago
  • 林樹勛:馬吉〈臭屁〉的美感──兼讀其文集《時日悠悠》 - 馬吉文集《時日悠悠》,有一篇題為〈臭屁〉,全文如下: 兩口子睡在床上,意旺忽地在 … 繼續閱讀 →
    3 years ago
  • 蘇賡哲 : 他做不成杜月笙 - 杜月笙 舊書商回憶錄之四十 包括蔣介石在內,很多人喜歡和杜月笙稱兄道弟。因為任你有天大難題求助於他,他都若無其事,「閒話一句」就替你解决了。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杜月笙的本事正在於,他要你還的人情債,即使是加倍奉還,必定是你還得起,樂於償還的。 奶路臣街有一位常作杜月笙狀的書商,他...
    3 years ago
  • 侶倫的《窮巷》 - 香港文苑書店1952年初版。書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香港文苑書店1952年初版。書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窮巷》是侶倫第一部長篇小說,1948年動筆,隨寫隨刊於夏衍主編的《華商報》副刊《熱風》上,由1948年7月1日起,連載至8月22日止,共約3萬6千字。恰遇夏衍離開報館,新人上場,編輯方...
    3 years ago
  • 財富之城──威尼斯 - 剛讀完Roger Crowley(羅傑.克勞利)有關威尼斯共和國歷史的著作: 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 Lost a Naval Empire (財富之城──威尼斯怎樣嬴取及失去其海上帝國)(台版:《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作為我近年來閱讀地中海和威尼...
    5 years ago
  • 杭寧遊記 - 我的藏書裡有二部古籍和西湖相關,一是《御覽西湖志纂》,一是《西湖志》。
    5 years ago
  • 釐清香港議員取消資格案的法律概念:又名「跳出跳入打我呀笨蛋」然後被打 - 好多人真的不懂法律又要講法律。又有好多人以為只有香港才會有「人大釋法」。任何一個 … 繼續閱讀 →
    6 years ago
  • 照顧與創作 - 月前為谷淑美的攝影詩文集《流光.時黑》做了中文部分的編輯工作,實在因為是一種唇亡齒寒感。谷淑美的書,是關於她照顧年老患病的母親,過程中進而對母親生命、自己生命的發掘,轉化為攝影與文字創作。自己進入中年,身體開始變差,也進一步想到將來要照顧家人的責任,暗暗畏懼其龐大。於是,也就想通過進入谷淑美的歷程,讓自己學...
    6 years ago
  • - 暗夜小巴像搖骰,我們每個橫切面都刻了字,不知我們在終站會變成甚麼。或者是上帝,或者是狗。或者倒轉的日歷。紙張一天一天倒著依附,雨中有人望過來問:為甚麼不可以?聽到問題的人,心裡又虛又慌,因為撇除了時日的制裁,也沒有多麼費力。耗費也是不足夠的。如果真的有努力過的話,根本不會站在這裡。喂,他其實一早...
    6 years ago
  • 《別字》試刊號第二期出版﹗ - 立即下載:《別字》試刊號第二期 《字花》的網上純創作誌《別字》登場了! 「別字」一名,既有別冊之意,更寄望透過網上平台,另闢傳播門徑,開拓閱讀體驗。 暫定三個欄目,「透光」的作品從自由投稿中特別挑選,「有時」配合《字花》徵稿或另設新題,「極限」則專載萬字長篇。 試刊號第二期,以PDF形式呈現,供各位下載...
    6 years ago
  • 乌托邦遗迹 - [image: uploads/201510/18_114414_s1.1973peterderret.jpg] [水瓶节,宁宾,1973年。摄影:Peter Derret] 乌托邦遗迹 欧宁 宁宾(Nimbin)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东北部山区的一个小镇,因1973年举办水瓶节(Aquarius Fes...
    8 years ago
  • 「馬拉松 看世界」專頁 向世界馬拉松出發 - 如無意外,本周日我應該身在三藩巿,跑今年第五個外國比賽,也是人生第三十個馬拉松比賽(廿九個在香港以外)。雖然Blog有好一段日子沒有update,但跑步仍是繼續下去,這兩年尤其多,也去了俄羅斯、澳洲這些新國家、新大陸跑,是另一個飛躍期。 這些年的跑馬路上,有幸認識一些志同道合、見識廣博、洞察力強、對比賽有要...
    8 years ago
  • 自由路艱:再思肖友懷事件 - 文:野莩遣返或特赦肖友懷,無絕對之可不可行,但決定時當先考慮法理依據,而非道德情懷。我曾就此事詢問一位在入境處工作的朋友,她的答覆非常簡單:「1. 依法當遣返事主;2. 父母非港人,事主不能申請單程證;3. 除了酌情,事主無其他留港途徑。」那麼酌情先例會為制度開漏洞嗎?「Personally speaking...
    8 years ago
  • 烏蘭巴托的夜 - 《烏蘭巴托的夜》是首蒙古歌曲。蒙古的作曲家寫的,賈樟柯重新填了詞,左小祖咒改編,電影《世界》插曲(湖南台的字幕打錯了)。左小原版的就好聽,他少有的比較「正經」地演唱。譚版也不錯,大氣,聲情並茂。 左小改編演唱的《烏蘭巴托的夜》 賈樟柯電影片斷(趙濤演唱) 蒙古族樂隊杭蓋的版本 烏蘭巴托的夜 作詞:賈樟...
    8 years ago
  • 莉娜骑士在盘子上 - 1874年12月25日,一个女孩诞生在罗马北部小城维泰博的贫民窟,迷信说,这一天诞生的人有特别的命运,父母为她取名“娜塔莉娜”(Natalina ),因为“natale”是意大利语里的“圣诞节”。12 岁开始,她当过卖花姑娘、包装女工,生活虽然贫寒,好在她天赋歌喉,每天从早唱到晚。邻居一个音乐教师给她上...
    9 years ago
  • 欲望的事故 - 欲望的事故 顾文豪 特里林在《知性乃道德职责》一书中引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具有某种程度的、可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他“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状况来为自己的命运进行辩解”,而其道德状况并非十全十... *博客大巴,你的个人传媒早班车*
    10 years ago
  • 給《明報》 - 一口答應寫一篇給《明報》,箇中心情,猶如「償還」。 明明我沒有欠這報甚麼,稿債沒有,瓜葛沒有。 都是人情吧。多老套。 這些年來,跟《明報》的這些年來,救命,怎麼細數。 第一次認真寫稿刊登,已是2003年的事了。正是馬家輝博士邀請,給世紀版寫一篇關於「網上飄流的香港家書」。(私人回憶:先生有份跟我寫的。)一年過...
    10 years ago
  • 召喚 新春秋 - 召喚 新春秋 諸劍仙現身, 草草一刀 頓首
    10 years ago
  • 偶然的發現 - 很久沒在facebook上看到湯正川的post,早上偶然看到他與另一DJ的對談,發現這首歌,先放上來,待電腦回復正常,再仔細欣賞。
    10 years ago
  • 阿城:你这个名字怎么念? - *你这个名字怎么念?阿城 * 堪萨斯州多好农地,广大,略有起伏,种着苞谷。苞谷快收了,一般高矮,一片灰黄。不过从车里望出去,灰黄得实在单调,车开得愈久,愈单调。 偶有棉田。两个人坐在路边白房子前,有车开过去,瞥也不瞥,呆看着棉花地。 从后视镜里望他们,愈来愈小了。发什么呆呢?棉花出了问题?第一次种棉...
    10 years ago
  • - *Chapeau...!*Cock your hat - angles are attitudes (Sinatra) By Heinz Decker Hats seem to stimulate the imagination; maybe because they are a prolongatio...
    11 years ago
  • 閱讀讓我質疑制度 - [本訪問稿乃〈不可能所有的真實都出現在你的攝影機前──賈樟柯、杜海濱訪談〉的第一部份。訪問稿全文網上版見以下網頁: http://leftfilm.wordpress.com/2012/07/17/jiaduinterview1/ http://leftfilm.wordpress.com/2012/07/17...
    11 years ago
  • 蜚聲卓越在書林──蘇州文育山房 - 蘇州的氣候溫潤,步調舒緩,水道與巷弄縱橫交錯,教人一來到此便安下心來。城裡的平江街區,從宋代便已經存在,以今日留存的巷弄來看,八百年來的格局規劃變化並不大,只是範圍縮小許多。而就在這僅存的街區裡,留下的不只是悠悠時光,亦有不少哲人賢士駐守的痕跡。書癡黃丕烈的百宋一廛、史學家顧頡剛的顧氏花園、清代狀元洪...
    12 years ago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 宣傳BV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瓦歷斯.諾幹Walis.Nokan本書以極簡的形式,現代詩行的排列,挑戰詩藝和語境的實驗風格觀察視角從台灣的土地與家園,擴及到族群、社會乃至世界的關懷。動情至深,引發共鳴,為作者近年來最新創意力作!短短的二行詩,宛如「芥子納須彌」激起無限想像空間,是一本趣意盎然、值得珍藏的現代詩集。向陽、李...
    12 years ago
  • V城系列明信片 - 圖:by 智海 and 楊智恆
    12 years ago
  • 【世界眼系列特别活动】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 *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开始时间:* 2011年5月21日 周六 13:45 *结束时间:* 2011年5月21日 周六 17:00 *地点:* 上海 长宁区上海市天山路356号长宁区图书馆10楼报告厅(地铁2...
    12 years ago
  • 诗歌是飞行术,散文是步兵 - *诗歌是飞行术,散文是步兵顾文豪* *刊于《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09年10月11日* 在众多优秀诗人看来,散文不是适合他们展露才思表陈感情的文体,偶然为之,亦不过如布罗茨基所说的是一种“以其他方式延续的诗歌”。他还有另一个比喻———诗歌是飞行术,散文则是步兵。 是的,诗人兴许能在...
    14 years ago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存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5*35*138mm 薄意山水巴林红丝冻石 观自在菩萨 26*35*80mm 貔貅钮巴林黄冻石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30*38*90mm 貔貅钮巴林冻石 照见五蕴皆空 33*33*114mm 螭钮巴林黄彩石 度一切苦厄 25*2...
    15 years ago

Thursday, July 14, 2011

因為政治原因、也因為一代人思潮激盪難平的原因,在1989年前後中國的精英之中有一股「流亡潮」,那一代人中間最優秀的往往去國遠走他鄉,但近十年他們又紛紛回歸,人稱這是「流放者的歸來」。

其中走得最遠的、歸來最難的,卻是最鼎鼎大名的北島,「我想他骨子裏有一種驕傲,中國文化的驕傲,這驕傲陪他遠行,也伴他回歸。」他曾在寫及「流放前輩」 熊秉明的散文中如此堅定地結尾,也似是說他自己。他十幾年來堅持的中文寫作,通過《今天》雜誌和網路流傳,一直不容廻避地進入我們的視野;雖然非議者也 多,但北島一概不理,仍然寫著,自道是「一意孤行」。這就是驕傲,一個詩人的基本素質。

2006年,北島開始「回歸」香港,並未真正有心「回歸」,就像他在《在中國這幅畫的留白處》文中所寫:「如果說中國是一幅畫,那麼香港就是這幅畫的留白,而我就是這留白處無意灑落的一滴墨。」,偶然中的偶然,造就了這個城市與這個詩人的相遇。

但四、五年後的今天,他說:「我承認我就是香港詩人了。」頗出人意表。新移民知識份子中,勇於自認自己是香港詩人的人,誰都想不到是最大的異鄉客:北島。 2007年移居香港,是北島距離回不去的故鄉最近的一次遷移,正如北島說的:他早已沒有選擇的權利。但是漸漸地他會去閱讀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和呂 大樂《四代香港人》這樣象徵了香港本土論述的經典之作,藉以瞭解他身處的奇特時空以及這時空中人與人的關係,無疑這樣的主動理解比自絕於世要積極得多。而 且,當北島被香港中文大學延聘為教授之後,他牽頭策劃大型的「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和「國際詩人在香港」兩項計劃,更是浪漫主義之舉——試問要在一個被定性 為商業至上社會的城市舉辦貌似最不食人間煙火的詩歌節,幾乎是堂吉訶德的行為,北島硬是以自己的號召力辦成了。

北島居港數年,最重要的文學創作是散文集《城門開》,我常想像他在相對香港市區清靜的馬鞍山的工作室埋首回憶他那失去的老北京的情景,山水迥異,故人白 頭,他獨力為那個理不清的時代編織回憶的迷宮。現在他在香港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詩歌節的籌辦以及《今天》的事務上,自己的詩寫得少了,這次採訪中欣聞他已暫 停一切散文寫作和專欄,重拾詩筆,令人頗生期待。

在國內生活的時候,你有接觸香港文化嗎?
1985年到深圳,在中英街遙望過香港,那次是真正跨入了香港。現在我還想再訪一次中英街,那裡太有意思了,不知還是否存在?

但對香港文化接觸得很少,我們已經屬於老一輩,基本不聽流行音樂。除了鄧麗君——如果這也算香港文化的話。七十年代中後期,我們認識北京語言學院一個黑人 學生,他有一個四喇叭的手提錄音機,我們常去頤和園聚會。他帶來鄧麗君的歌聲。我們和香港文化保持距離,可能那時我們在「幹革命」——辦《今天》雜誌,連 當時風行的交際舞都沒有學會,只忙於自己心目中認定的大事。

你有沒有像顧城、歐陽江河他們那樣,和香港詩人有接觸?
在七十年代,我認識老詩人蔡其矯,因為他是華僑,認識很多香港作家,他帶給我們一些書,比如說舒巷城的,後來才知道是陶然給他的,但看得最多的是香港臺灣 出版的翻譯書。真正交往較多的是也斯,1991年在芝加哥認識,我們那時常常在各種外國的詩歌節碰面,1995年我更約他為《今天》編了一個香港文化專 輯,據說在香港反應很大。

1997年你曾參與策劃香港國際詩歌節,其中感受如何?
當時有一個香港文學中心(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一個外國朋友介紹我認識了文學中心的負責人,我們計劃在香港回歸前辦一個詩歌節,主題是「過渡中的過渡」。 南非作家Breyten Breytenbach和他的香港女友也參與策劃,我們商量說在香港這個微妙的時刻做一個詩歌活動。但是不成功,來的人特別少,可能就是因為那時期太特殊 了,人們沒有閒心關注詩歌。最大規模是開幕式,但加上詩人才有四、五十人參與。

唯獨最大的收穫是,我在臨走前一天見到黃永玉,他一高興就捐給《今天》一幅六尺的大畫,他說這張畫不能低於三萬美元賣掉。我帶回美國賣掉了,《今天》靠這張畫維持了好一陣子。

當時對香港印象最深的是,年輕人的手機已經非常普及,人們到處都在忙著打手機——和當時西方不一樣。沒有一個年輕人向我們談及詩歌,人心惶惶。



甚麼時候有移居香港的念頭?移居香港的過程是怎樣的?
這完全是帶有命運不可知的神秘色彩,2005年六四那天我在韓國參加一個論壇,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到六四問題,因此又失去了回國的可能。當時我兒子兜兜剛剛 出生不久。當時我母親和甘琦(北島妻子)在北京,我們只好商量一個離中國最近的相聚之地,只有兩個選擇:首爾與香港,最終選了香港,對老人來說更容易適 應。那年十一月甘琦帶著兩個老人一個嬰兒從北京到香港,與從美國飛過來的我匯合。我們在都會海逸酒店租了一個套間,在香港住了十天,漫遊香港,連海洋公園 都去了。

快要走的時候,因為我寫的《時間的玫瑰》是談翻譯問題的,中大翻譯系系主任方梓勳問我有沒有興趣第二年來翻譯系教一門暑期課程,於是第二年我來用英文講授 了中國古代和當代文學,那是零六年夏天,我在香港住了兩個月。正好趕上中文大學推廣國際化,校方突然問我是否有興趣長期搬到香港,後來回到美國就收到他們 的聘書。

有否耳聞香港是一個文化沙漠之類的批評,可能並不適合作家生存?
我沒這個顧慮。這麼多年來,我沒有選擇的權利,只有「隨波逐流」的命運。那些年我基本上都是靠在美國不同的大學任客座教授為生,包括美國南方那些最偏僻的 地方。剛到一個新地方,我先得去租車、再去找中國雜貨店,買醬油之類,這成了多年我的生活習慣。我本來可以留在芝加哥附近的聖母大學,他們要給我永久教 職,但那是一個很可怕的小鎮——別說文化,那裡什麼都沒有。

來港定居後,發現香港與想像中有甚麼出入?
敢說三道四的,都是到那個地方時間最短的人,住久了,反而不敢妄加評論了。搬到香港後,我不斷調整自己的認識,最初也做過某些很簡單的判斷,後來才發現香 港問題遠比我想像的複雜得多。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讀陳冠中關於香港的書和呂大樂的書等。也逐漸認識了一些香港朋友,正是通過閱讀、與香港朋友的交往加深了 我對香港的認識。

我覺得香港基本上是個紙上的官僚主義社會,靠檔來維持,沒有人真正負責,都是通過簽字畫押。剛來大學,幾乎每天都遇到很多文件,上面都寫著 「Confidential」,我不僅認真讀,還用粉碎機粉碎,後來一個外國教授他問我幹什麼?我說這不是說機密嗎。他說哪有什麼機密,香港什麼都說是機 密。

其實,香港最重要的是它在地理、政治文化上的獨特性,這是我們留在這裡的最大理由。如果沒有香港,中國就是另一個局面了。因為香港相對獨立的自由空間,給中國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

最喜歡香港的什麼方面?有寫過關於香港的詩嗎?
首先是香港的方便。舉個例子:今年三月,我到紐約朗誦,在九十二街朗誦完了,朋友們開車去找地方吃飯,才十點鐘,中城所有的中餐館都關門了,到了中國城也都關門了,只好到很差的夜間餐廳。過了幾天我回到香港,下飛機已十一點了,候機廳所有的餐館都開著門。

還有香港的自然環境。離開都市區,就是另一個香港,綠色的香港,可行山、遊船、野餐。我們請外國詩人來,他們也為這綠色的香港驚歎。我暈高,不暈海,所以我常帶朋友和孩子去西貢坐船出海。

我的詩很少與地方有關。但不少重要的文章都是在香港寫的,比如《城門開》。有人說,這個環境適合寫作那個環境不適合寫作,我認為對作家來說都不成為理由。 在任何環境中都應該能寫作,甚至監獄,只要有紙和筆。我年輕當建築工人時條件極差,但也並沒有影響我的寫作。而今我居然有自己單獨的書房,這在香港算是很 奢侈了。

你寫《城門開》,文本內外、北京與香港的差異有什麼影響?
我的北京早就不存在了,這個距離、時間的差異比什麼都大。記憶是可以被喚醒的,在寫作過程中,一道道門被打開,通向一個個暗道。對於香港讀者,《城門開》這種經驗應該有普遍性——因為每個人的故鄉都在淪陷。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的構想怎樣慢慢成型?那個詩歌節給你最大啓發?
來香港前,我就想到了辦詩歌節的可能性。香港的好處是這裡有某種純粹性,你可以完全獨立,你可以與給你資助的機構完全不發生其他關係。在大陸的話,如果你 拿了某個房地產商的贊助,很可能就要拉你到他的樓盤去做宣傳。在香港這樣高度商業化的社會,完全可以做非商業化甚至反商業化的藝術活動。

再有,既然決定在這裡生活,我們的孩子要在這裡長大,我們應設法不斷改變這裡的文化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在香港有這樣想法的朋友不少。比如第一屆 「香港國際詩歌之夜」,那時經費上有很多困難,大家幾乎都是義務幫忙。這也體現了香港人的職業道德,讓我佩服。每向前走一步,環境就會隨之發生變化,這證 明了我們可以讓文學藝術在這裡生根。

覺得香港的詩歌讀者有沒有進步?年輕的讀者如何?
香港的八零後的政治熱情,是在別的地方很難看到的,這是一種青春的能量,我們也應該同時發掘他們的文化潛力。在香港早期詩歌教育是很重要的,甚至應該從中 小學開始。這幾年,在香港參加詩歌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不少是通過自由行從國內來的。但詩歌同時必須保持其小眾意識,變成大眾的流行文化形式也會很危 險。

而觀眾是有各種各樣的。北京有句老話,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香港也有不少人選擇過另類生活,詩歌恰恰應該和這樣的人掛鉤。我在香港遇到不少年輕人,他們對文化藝術很有激情。我相信,商業化總會讓某些年輕人產生逆反心理,要給他們機會拓展創造與想像的空間。

現在香港對你意味著什麼?異鄉感有沒有消除?
漂泊這麼多年,我早就沒有異鄉感了。現在我覺得香港就是家,香港也是我的身份之一。其實從小我就有離家的願望,這可能與反叛與藝術的衝動有關係,我八歲隨母親第一次離開北京去上海,就產生了有一天遠走高飛的衝動,後來「大串聯」、下鄉、出國、流亡,越走越遠。

將來還有沒有可能會離開香港?
有這個可能,但十年內應該不會,漂泊那麼多年,為了孩子也該過一種穩定的生活。阿根廷詩人胡安.赫爾曼說過,他有兩個承諾,一個是對詩歌的承諾,一個是對社會的承諾。香港恰好讓我把這兩個承諾結合在一起。

Saturday, July 2, 2011

哲學家賈克‧洪席耶:言語,不再比影像更有道德(節錄)
by Sabrina Yeung on Friday, 01 July 2011 at 16:39
原文題目:Le philosophe Jacques Rancière : “La parole n’est pas plus morale que les images”
資料來源:法國電視雜誌《Télérama》
作者:是次訪談,由Olivier Pascal-Moussellard整理
翻譯:sabrina yeung
 
在一個把「專家」和「那些不能明白的人」對立起來的社會裡,哲學家Jacques Rancière(賈克‧洪席耶),同時也是《解放的觀眾》(spectateur émancipé)的作者,強調需要恢復每一個人的思考能力。他拆解幾種陳腔濫調(cliché),例如藝術批評的價值、知識份子的作用、言語和影像的對立等。
 
Jacques Rancière是一個窗口鑿洞者,他打開了思想世界一些明亮的缺口。對我們社會的醜惡現象,他一直介乎於玩世不恭的態度,和拋出一大堆社會問題「診斷」的熱切之間。政治、美學、教育──不論是哪一個範疇,他總用來培育他堅持了三十年的哲學:解放的哲學。自古以來,人們都把「學者」(savants)和「無知的人」( ignorants)區分出來,而這種解放的哲學,就是要打破這個區分。「學者」代表「那些解釋的人」,「無知的人」代表「那些聽學者解釋的人」,Jacques Rancière就是要破除這樣的劃分。他認為,一種提倡所有人都能參與思考的觀點,才是閃耀的。《無知的導師》("Maître ignorant",1987),這本非常精彩的書的作者──Jacques Rancière,常常強調:「我們以為他是不能的人,其實他是可以的」。非常簡單,只是發現這些人的才能和能力,需要另一種不同的目光而已。在他最新的文章《解放的觀眾》裡,Jacques Rancière正探索這種不一樣的目光,為的是要折解我們這個時代其中一個巨大的陳腔濫調──「過多的影像使人異化」。這種拆解能幫助我們調整我們的視野。
 
主持人:在您最新的文章《解放的觀眾》裡,您推進了藝術批評的能力和藝術動員群眾的能力等方面的觀點,您認為兩者在今時今日已去到危急的情況,何以見得呢?
 
Jacques Rancière:曾經有一段時間,藝術一般會附帶一個政治訊息,而評論家也會在作品中試圖確定這個訊息。例如,在布萊希特時代,我覺得戲劇會明顯地揭露、譴責社會矛盾和資本權力;1960和1970年代,Guy Debord認為發達國家已進入了奇觀社會這種形態。當中,我們覺得,通過展示一些關於權力的影像,例如一大堆商品或康城沙灘上的小明星,我們就可以使觀眾產生一種對統治支配系統的覺醒意識,然後觀眾就自然地想抵抗這種系統。這個觀點,正是藝術批評的傳統,然而我認為,這個傳統,自從二十五年前或三十年前,已蒸發消失了。
 
主持人:因此,展示那些我們要譴責的東西予人們,在今天,已不足以動員到人們上街示威了嗎?
 
Jacques Rancière:問題是,它永遠不夠。在十七、十八世紀,有人說:「透過劇場展示罪惡和美德,人們首先會脫離罪惡,其次會實踐帶來榮譽的事,即美德。」然而,十八世紀開始,盧梭已說明了透過劇場去使人們脫離罪惡,反思操守,這是不可行的:「如果觀眾觀劇時,從罪惡的再現中得到快感,我們難以想像他會在觀劇後,突然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某些人喜歡在舞台上看到關於美德的戲劇,這也不表示他會在現實中歡快地實踐美德。」漸漸,我們越來越相信,在作者意圖和觀眾接受之間,沒有任何直接的影響。言歸正傳,我們看藝術家Martha Rosler所拍的照片,他在山巒中加插表示越南戰爭的圖象──一個男人背著一個死去的孩子,然後把整個山與戰爭的圖象,放在美國國內的廣告中。這是一個希望我們能行動起來的藝術批評的好例子。然而,這個作品,只能在我們已被說服的情況下,才能使我們有所行動。一方面,這張影像所批評的,是美國的帝國主義;另一面,它批評美國人是帝國主義者。否則,你會有一個印象,就是你覺得自己正站在一個政治宣傳的影像前面。
 
布萊希特的戲劇或那些揭露消費社會的影像,在今天已不再有甚麼影響了。
 
主持人:為甚麼呢?
 
Jacques Rancière:因為這種「批評」的再現,假設了世界的解釋與世界的真實系統互相吻合:馬克思主義曾提供這個系統和一種歷史視野。而當我們身處於世界的解釋/再現,與世界的真實一致時,布萊希特的戲劇或那些揭露消費社會的影像才會有影響。如今,情況已不再如此。首先,在當代社會,這種「批評」的影像無處不在:哪一個展覽不是以放有大量商品的櫥窗這種形式,希望我們能發現消費的恐怖呢?或者,這些媒體的圖標,是向我們揭露「奇觀」的真相嗎?然而,問題是,它們完全沒有揭露些甚麼,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商品是無處不在的。凡爾賽宮的Jeff Koons,或一位藝術家如Paul McCarthy ,他們都難以使我們投入於木偶奇遇記或泰迪熊──這些被認為令我們警醒,要抵抗奇觀帝國的商品中。這是行不通的。沒有甚麼可以再被揭露了。凡爾賽宮的Jeff Koons,這是被偉大的國家文化企業所歡迎的偉大藝術企業,藝術「批評」成為官方的,國家文化企業和藝術企業這兩大企業把權力推向更權力化。
 
主持人:但是,如果已經沒有甚麼可以再被揭露,那藝術批評有甚麼作用呢?
 
Jacques Rancière:對某些人來說,如Baudrillard,他們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表象,沒有甚麼可以被「拯救」。他們同樣宣告了藝術批評揭露表象這個目標的失敗。我不認同他們的意見,我不覺得所有東西都是表象,我仍然相信「屏幕」或「溝通」。相反,今時今日,那些支配形式比起過去更加地鞏固。情況更像這樣:解釋世界的系統,和建基於這種解釋系統之上的政治活動的觀點,在現在,已失去了它們的公信力。
 
主持人:因此,藝術批評在今天仍然是可行的嗎?
 
Jacques Rancière:是的,只要在搖動某些成見或改變以往的角色分配等基礎下,藝術批評仍然是可行的。例如,你記不記得高達(Godard)有一句很挑釁性的句子,他說「史詩是留給以色列人的,而記錄片是留給巴勒斯坦人的」。高達的意思是甚麼呢?他想說,虛構是一種奢侈品,而這是唯一留給窮人的東西;至於受害者,是向他們展示真相,要見證他們的悲慘。真正的藝術批評,應該搖動這種根本的分配,某些藝術家也適用於這樣處理。例如,《與巴席爾跳華爾茲》就顛覆了紀錄片的形式。而藝術家Pedro Costa也是,他拍攝了里斯本貧民窟裡的移民、吸毒者,讓他們建立一個更好的前景,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物質生活。
 
當我看電視時,我看到很多人在說話,但很少關於現實的影像。
 
主持人:關於影像的地位,在媒體裡也引起爭論。我們四周充斥著影像,而這些影響時常是暴力的,甚至令人無法忍受。對於影像,您是否持有同樣的懷疑態度呢?
 
Jacques Rancière:完全不是。當我看電視時,確切地說,看資訊節目時,我看到很多人在說話,但很少關於現實的影像。這是因為某些專家、某些人對我們說:應該少一點思考我們所看到的影像。重要的是看傳媒如何破解、詮釋,這便足夠了。然而那些專家向我們說甚麼呢?類似是這樣的:「有太多難以忍受的影像了,我們將會向你們展示一部分,特別是,我們將會向你們解釋這些影像。因為這是受害者的不幸,不是嗎?受害者不清楚自己身上發生了甚麼苦難。因此,觀眾們,在你們身上的不幸,你們不再能理解,幸運的是,有我們在這裡向你們解釋。」
 
主持人:我們常常證明語言的優先性,我們同時宣稱影像不能展示事件的整體圖象,相反,所有東西都能透過語言去敘述......
 
Jacques Rancière:我們知道那個論點:影像是誨淫的,因為它希望帶給我們一些東西;而言語則會與這些東西保持一定的距離。然而,我相信在恐怖這個範疇裡,影像和言語都應該放在同一個平面。如果你希望討論歐洲猶太人被滅絕這件事,而你只能使用一種方式去再現當中的恐怖,那你想使用 Sonderkommando在Birkenau拍攝的影像,就如幾年前在龐比度中心展出的圖片一樣,還是你希望使用集中營守衛的敘述呢?我們在Claude Lanzmann的電影Shoah中看到,影像和言語都以相同的方式運作,這正是製作人希望達到的效果。因為見證人的言語力圖表達真實,就如事件正在大家面前發生一樣。當前剪髮員Treblinka停止說話,他就開始哭泣了,他深深地說:「事情就在那裡,在那裡,我不能再說下去了。」接著,一片沉默,而吊詭地,這片沉默反而成為有力的證據。但是,它成為有力證據的原因,只是因為在電影中,影像一直與言語一同運作:特寫,痛哭流涕,擦拭臉孔的剪髮員。我們不展示堆積如山的屍體,雖然這是真實的,但我們要重構事件的感覺。 總而言之,言語不比影像更道德,言語也可以創造影像,言語與影像一樣,皆以它自己的方式去表達。
 
主持人:如何打破言語與圖像之間的權力關係?
 
Jacques Rancière:當中沒有魔法般的方法,但我們可以首先避免一些簡化的對立,畢竟,「言語對抗影像」這個姿勢,也是其中一種支配論述。我相信重要的是,身體想像的位置,和身體如何被論述。智利藝術家Alfredo Jaar製作了幾部關於盧旺達屠殺的作品,當中他從沒有直接展示那些被施以酷刑的身體。他第一個介入的方式是,他寄名信片給他的朋友,對他們說,x或y──他不知道這些人的地址,仍然活著。在第二部作品裡,他把被屠殺的圖西族人的影像,放進一個盒子裡。影像被埋藏起來,但盒子上有被屠殺的人的名字和這個人的生平。因此,Alfredo Jaar希望展示的是,這千千萬萬個受害者,全都是千千萬萬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把他們視為一大埋屍體,然後集體處理,相反,我們要把他們視為如你我一樣的,有人性的身體。
 
主持人:藝術或資訊,重要的是,我們究竟說的是哪一種人性,而我們又提出、支持哪一種人性?
 
Jacques Rancière:要麼我們把別人當作是一堆可見的、受苦的集體,要麼是我們把他人視為一個有歷史,可以說話、也可以沉默的個體,表達(或不)他的痛苦或苦難。
 
知識份子成為醫生,但他們不醫治,他們只是在那裡不停地說,社會生病了。
 
主持人:在這個情況,知識份子擔當了甚麼角色呢?
 
Jacques Rancière:在法國的社會,知識份子的位置不是一個有趣議題。自從1968年後,政府開始明白,它用來理解社會的工具不再與時並進。我們於是看重「症狀性」的知識份子的言論:知識份子成為社會問題的診斷專家,或斷症的醫生,但他們從不醫治這些社會問題。我們向他們提問,引用他們,但他們沒有提出任何醫治配方,他們就一直在那裡說,社會生病了......然後重覆重覆。接著,他們召喚所有的公共空間,透過這個渠道,精英成為時代問題的代言人。
 
主持人:面對「專家話語」和「知識份子話語」,哲學又有甚麼理念呢?
 
Jacques Rancière:這取決於何謂哲學。我個人的看法和做法是,反對一種必須要診斷的論述。哲學是一種跨越專業能力和邊界的活動。它質疑管治者、社會學家、記者等的知識,它嘗試跨越不同的陣營。尤其是不要那些專家在此表演。因為這種所謂的專家「技能」,其實就是一種排斥「那些不能的人」的方式。而哲學家就是要竭力尋找,證明每一個人都可以有他的思考能力。哲學的目標,就是要走出知識份子的精英傳統,向「那些不能理解的人」解釋,並肯定屬於每一個人的思考能力的價值。而這些思考能力,事實上,每一個都可以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