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沿著電車鐵路逛北角、天后和炮台山這幾個香港老舊區域。沒有銅鑼灣的名貴精緻,或者中環的上進野心,在北角卻靜靜藏著一家三十多年歷史的書店「北角森記圖書」。整家店是傳統舊書局裝潢,門前放著綠油油的植物、數十年來的剪報以及數列書櫃。
書店面積不算大,中間以書牆分隔左右兩部分。位於地庫商場內的鋪位,怎麼想人流都不如連鎖書店那般佔優,可在我到訪的短短一小時間,卻不斷有顧客進來,而且和店主有說有笑關係熟絡。
不是寵物店
起初於 Google 搜尋這六個字,只粗略知道店主收養多隻流浪貓,並被媒體稱為「貓書店」。然而愛貓的人都知道,貓咪有自己的脾性,不好隨意打擾牠們,正如你不會在街上隨便逗人說話。所以今次倒想說說,現任店主陳璇分享的故事,因為獨立書店往往反映著經營者的性格,從環境、選書、客人關係等一切,書店可說是店主的延伸。
店主的人生哲學
1978年開始在森記工作,一個年少氣盛的小女生,正值大學時代青春年華,卻熱愛埋首書堆中。
「人工不高並不重要,倒是能看這麼多的書,是賺到了」她說。由於創辦人舉家移民,她在1985年接手書店。當書店員工對於她來說並不困難,可是老闆這身份要兼顧的事情卻多得很。經營書店對她來說,比起生意似乎更像養大一個孩子,在當中她並沒特別細想自己為能堅持下去,只是不斷想做,便努力做到更好。
有次十號風球,同事打給她說:阿璇,水浸呀,快點過來。森記圖書身處的地庫是沒有去水渠的,若水浸事情可以相當嚴重,店鋪可能會沒頂。
「我一落樓立即衝,也不乘車,一路只顧問自己為甚麼如此不走運。風球走了,我見有些人在咬麵麵包、有些人在一等巴士,大家臉上全部安然無恙,為甚麼獨我一個面色土青,心像掉到地上似的。人人都沒出事,為甚麼就我一個如此不走運?」
人若只自想自己,便不快樂
「我問自己怕甚麼?其實是怕失去那些書本和多年來擁有的東西。再問自己,當初來這個世界時不也甚麼都沒有嗎,怕甚麼呢?現在還算有經驗、人脈、保險等等,然後我忙著去想怎樣解決事情,便沒時間想起負面情緒了。」
「情緒影響自己,沒辦法做任何事,也解決不了問題。」
「不開心就像鎖鏈,一環扣一環,問題愈來愈多,煩惱愈來愈大。我們倒應反省,同一個問題,為甚麼昨天反應如此強烈,今天卻事過境遷,一切煙消雲散。向內心找答案,其實是人的自私,由於「我」失去了一些東西,所以「我」難過。」
陳璇:「看書打通任督二脈」
有這些想法,全靠看書體會得來。
陳璇說,看書並非消磨時間。讀書是為了提昇智慧,書本就是通向智慧之路。每看一本書,像打開一個鎖、一道房門。覺得適合或特別的,可進去看;不適合的大可關掉房門,進別的去看,選擇多得很。
看書時,可梳理自己的思想。自己為自己梳洗會有盲點;然而若某本書內有句說話、有些道理將自己的盲點打破,那種喜悅無法言喻。她形容,別人的智慧令自己看透很多事情。
如果有十本書,我希望別人有十個選擇
放眼望去,書本堆疊如山,無論是漫畫抑或學術研究書籍都可找到。「我會留意這個書架上的書多久沒動過、那個書架又怎樣⋯⋯,但掙扎的是,到底要賣流行書,抑或那些質素良好很但很少人買的書?一路到現在都在學習如何平衡。自己理想中當然是放些有靈魂的書,雖然可能很久沒人買,但我不管!只要有一個人買,我也很高興(當然要交租時便不可以這樣想)」
大概會經營小店的人都抱著這種傻勁吧,只要有一個人欣賞,快樂和滿足地離去那便足夠。
雖然別人常認為店內選書較雜亂,而店主本人亦說藏書庫本很少,當然這是對生意經營有不利,因為賣掉了便很快要再入貨。但是她卻這樣說:「如果有十本書,我希望別人有十個選擇,例如科學、知性,或有關大家怎樣看一件事情的書籍。你怎樣看待一件事,全靠多看幾本書。」道出書店主人單純質樸的經營理念。
經營書店是理想退休職業?
你可能會以為,當書店主人很容易,坐在店內悠閒看書自是一天。然而訪問當天約晚上八時半開始,店主仍忙著要整理店面如為植物澆水、向員工安排送書、訂書等大小事務。問她吃過飯了沒有?她淡淡地回答:「差不多十點才吃吧,晚上才是書店管理工作的開始,白天都忙著招呼客人呢。我平常都是凌晨三、四時才睡的。」
看見別人快樂,陳璇也會由衷地感到快樂。森記圖書便是這樣一家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