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obostory.wordpress.com List

  • Time Machine Art Show: Surrealist Exhibition of Paris, 1938 - [image: Time Machine Art Show: Surrealist Exhibition of Paris, 1938] The 30’s was a booming, sensational time for the bizarre and avant garde – a high tim...
    8 hours ago
  • 悼陳橋 - *陳橋逝世終年 96 歲 本港首代華人攝影記者 內地難民逃港照成經典* 陳橋在 2017 年曾經返香港。(圖:楊德銘 facebook) 【Yahoo 新聞報道】本港著名攝影記者陳橋逝世,終年 96 歲。陳橋家人指,他在加拿大溫哥華時間 4 月 6 日中午,在當地醫院安詳離世,家人陪伴在側。陳橋早在 195...
    3 days ago
  • 河鰻 - 我們一直對鰻魚和鱔魚搞不清楚,以為前者是大隻的,後者為小條;但是六七呎長的巨鰻,廣東人則稱為花錦鱔。外國人則通 […]
    2 weeks ago
  • March 2024 Patreon round-up: EXCLUSIVE - May December + ADVANCE - TWIN PEAKS Character Series entry - Although as you read this the ceremony is now several weeks in the past, at the time of writing I've just watched the Academy Awards last night. Though m...
    3 weeks ago
  • Pause (接收與反應之間) - 一個人智慧有多少,就視乎他接收訊息與作出反應之間的距離。 當朋友和你說,她老公如何如何虐待她,你會否立即叫她離婚?還是會先問清楚事情發生的經過,甚至認為要先聽取他老公那個版本的故事,才決定幫你的朋友? 當另一部門投訴你的下屬時,你會否立即想裁掉你的下屬,還是會先聽取下屬的解釋?就算真的是下屬犯錯,你會否想想...
    4 weeks ago
  • Live Q & A with David Harvey & Miguel Robles-Durán - Join me and Miguel Robles-Durán for a live Q&A session tomorrow, Wednesday, January 10th at 2:00pm (EST). Support our Politics in Motion Patreon to submit ...
    3 months ago
  • 下坡的思維 - 當我們沿迎風坡而下時,風顯得大而勁了。我穿在許臂彎裡的手慣性的縮回而拉一下裙裾。陡然,我感到這種無意識動作的可 … 繼續閱讀 下坡的思維
    4 months ago
  • 鄭明仁:41年歷史《旅行家》成絕響 - 陳溢晃帶隊遊新界。 資深旅行家陳溢晃於1972年成立正剛旅行隊,半個世紀以來他每周都帶隊作本地遠足遊;1982年1月他創辦了《旅行家》雜誌,到今年已41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本土旅遊雜誌。遺憾的是,陳溢晃月前急病離世,正剛和《旅行家》恐怕要停辦了。 陳溢晃離世,是香港旅行界的損失。 *研究本地史的寶貴資料...
    5 months ago
  • 翻译:巴迪欧《真理的内在性》第二章四种有限类型的辩证法 - 第二节 辩证法 就某一类消极有限性而言,这绝不是一个将无限性与有限性相对立的问题。因为所有真正的力量最终都需要在有限记录(registre )中运算。问题在于,要假设出一种积极有限性,而这种有限性不会成为无限性的消极废值。 一、主要假设 既然如此,我提出以下假设:要想有真正的活动,要想让有限的东西...
    2 years ago
  • 溫度日記 APP:用柔美的手繪插圖來療癒你的心、豐富你的手帳日記!(Android、iOS) - 無意中看到「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赫然驚覺,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早已被社群網站、即時聊天軟體攻佔已久,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寫一段文字或是陳述自己的心靈告白,或為自己那荒蕪的一方天地灌溉過一滴水分呢? 吉娜承認自己心癢了!因為溫度日記不僅僅是日記網站、線上日記或是日記App,他更像是一個文字...
    2 years ago
  • 溫度日記 APP:用柔美的手繪插圖來療癒你的心、豐富你的手帳日記!(Android、iOS) - 無意中看到「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赫然驚覺,原來我們每天的生活早已被社群網站、即時聊天軟體攻佔已久,忘了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寫一段文字或是陳述自己的心靈告白,或為自己那荒蕪的一方天地灌溉過一滴水分呢? 吉娜承認自己心癢了!因為溫度日記不僅僅是日記網站、線上日記或是日記App,他更像是一個文字...
    2 years ago
  •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 ​ 【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脫口秀大會第四季的slogan「還是生活最幽默」,周奇墨決賽的段子顯示他對生活的敏銳觀察,加上深厚的表演經驗,更有第三季跌跌撞撞的表現,殺君馬者道旁兒的網路磨難,讓他從線下小劇場到線上綜藝節目表演的交換舞台,更小心拿捏那條線。更難得的是笑果文化在打造激烈的脫口秀大會喜劇擂台同時...
    2 years ago
  • John Cage: ASLSP(as slow as possible) - 在德国哈尔伯斯塔特的一座教堂里,一个不寻常的艺术事件正在进行,这个事件被称为「尽可能慢」。这并非一场普通的音乐会,而是由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创作的一项持续时间长达数百年的音乐演出。 这个音乐演出的主角是一台巨大的管风琴(organ),位于哈尔伯斯塔特的圣母教堂内。这座管风琴被设计成每隔几...
    3 years ago
  • 林樹勛:馬吉〈臭屁〉的美感──兼讀其文集《時日悠悠》 - 馬吉文集《時日悠悠》,有一篇題為〈臭屁〉,全文如下: 兩口子睡在床上,意旺忽地在 … 繼續閱讀 →
    3 years ago
  • 蘇賡哲 : 他做不成杜月笙 - 杜月笙 舊書商回憶錄之四十 包括蔣介石在內,很多人喜歡和杜月笙稱兄道弟。因為任你有天大難題求助於他,他都若無其事,「閒話一句」就替你解决了。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杜月笙的本事正在於,他要你還的人情債,即使是加倍奉還,必定是你還得起,樂於償還的。 奶路臣街有一位常作杜月笙狀的書商,他...
    3 years ago
  • 侶倫的《窮巷》 - 香港文苑書店1952年初版。書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香港文苑書店1952年初版。書影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窮巷》是侶倫第一部長篇小說,1948年動筆,隨寫隨刊於夏衍主編的《華商報》副刊《熱風》上,由1948年7月1日起,連載至8月22日止,共約3萬6千字。恰遇夏衍離開報館,新人上場,編輯方...
    3 years ago
  • 財富之城──威尼斯 - 剛讀完Roger Crowley(羅傑.克勞利)有關威尼斯共和國歷史的著作: 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Won & Lost a Naval Empire (財富之城──威尼斯怎樣嬴取及失去其海上帝國)(台版:《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作為我近年來閱讀地中海和威尼...
    5 years ago
  • 杭寧遊記 - 我的藏書裡有二部古籍和西湖相關,一是《御覽西湖志纂》,一是《西湖志》。
    5 years ago
  • 釐清香港議員取消資格案的法律概念:又名「跳出跳入打我呀笨蛋」然後被打 - 好多人真的不懂法律又要講法律。又有好多人以為只有香港才會有「人大釋法」。任何一個 … 繼續閱讀 →
    6 years ago
  • 照顧與創作 - 月前為谷淑美的攝影詩文集《流光.時黑》做了中文部分的編輯工作,實在因為是一種唇亡齒寒感。谷淑美的書,是關於她照顧年老患病的母親,過程中進而對母親生命、自己生命的發掘,轉化為攝影與文字創作。自己進入中年,身體開始變差,也進一步想到將來要照顧家人的責任,暗暗畏懼其龐大。於是,也就想通過進入谷淑美的歷程,讓自己學...
    6 years ago
  • - 暗夜小巴像搖骰,我們每個橫切面都刻了字,不知我們在終站會變成甚麼。或者是上帝,或者是狗。或者倒轉的日歷。紙張一天一天倒著依附,雨中有人望過來問:為甚麼不可以?聽到問題的人,心裡又虛又慌,因為撇除了時日的制裁,也沒有多麼費力。耗費也是不足夠的。如果真的有努力過的話,根本不會站在這裡。喂,他其實一早...
    7 years ago
  • 《別字》試刊號第二期出版﹗ - 立即下載:《別字》試刊號第二期 《字花》的網上純創作誌《別字》登場了! 「別字」一名,既有別冊之意,更寄望透過網上平台,另闢傳播門徑,開拓閱讀體驗。 暫定三個欄目,「透光」的作品從自由投稿中特別挑選,「有時」配合《字花》徵稿或另設新題,「極限」則專載萬字長篇。 試刊號第二期,以PDF形式呈現,供各位下載...
    7 years ago
  • 乌托邦遗迹 - [image: uploads/201510/18_114414_s1.1973peterderret.jpg] [水瓶节,宁宾,1973年。摄影:Peter Derret] 乌托邦遗迹 欧宁 宁宾(Nimbin)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东北部山区的一个小镇,因1973年举办水瓶节(Aquarius Fes...
    8 years ago
  • 「馬拉松 看世界」專頁 向世界馬拉松出發 - 如無意外,本周日我應該身在三藩巿,跑今年第五個外國比賽,也是人生第三十個馬拉松比賽(廿九個在香港以外)。雖然Blog有好一段日子沒有update,但跑步仍是繼續下去,這兩年尤其多,也去了俄羅斯、澳洲這些新國家、新大陸跑,是另一個飛躍期。 這些年的跑馬路上,有幸認識一些志同道合、見識廣博、洞察力強、對比賽有要...
    8 years ago
  • 自由路艱:再思肖友懷事件 - 文:野莩遣返或特赦肖友懷,無絕對之可不可行,但決定時當先考慮法理依據,而非道德情懷。我曾就此事詢問一位在入境處工作的朋友,她的答覆非常簡單:「1. 依法當遣返事主;2. 父母非港人,事主不能申請單程證;3. 除了酌情,事主無其他留港途徑。」那麼酌情先例會為制度開漏洞嗎?「Personally speaking...
    8 years ago
  • 烏蘭巴托的夜 - 《烏蘭巴托的夜》是首蒙古歌曲。蒙古的作曲家寫的,賈樟柯重新填了詞,左小祖咒改編,電影《世界》插曲(湖南台的字幕打錯了)。左小原版的就好聽,他少有的比較「正經」地演唱。譚版也不錯,大氣,聲情並茂。 左小改編演唱的《烏蘭巴托的夜》 賈樟柯電影片斷(趙濤演唱) 蒙古族樂隊杭蓋的版本 烏蘭巴托的夜 作詞:賈樟...
    9 years ago
  • 莉娜骑士在盘子上 - 1874年12月25日,一个女孩诞生在罗马北部小城维泰博的贫民窟,迷信说,这一天诞生的人有特别的命运,父母为她取名“娜塔莉娜”(Natalina ),因为“natale”是意大利语里的“圣诞节”。12 岁开始,她当过卖花姑娘、包装女工,生活虽然贫寒,好在她天赋歌喉,每天从早唱到晚。邻居一个音乐教师给她上...
    9 years ago
  • 欲望的事故 - 欲望的事故 顾文豪 特里林在《知性乃道德职责》一书中引述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认为悲剧的主人公具有某种程度的、可进行自由选择的可能性,他“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状况来为自己的命运进行辩解”,而其道德状况并非十全十... *博客大巴,你的个人传媒早班车*
    10 years ago
  • 給《明報》 - 一口答應寫一篇給《明報》,箇中心情,猶如「償還」。 明明我沒有欠這報甚麼,稿債沒有,瓜葛沒有。 都是人情吧。多老套。 這些年來,跟《明報》的這些年來,救命,怎麼細數。 第一次認真寫稿刊登,已是2003年的事了。正是馬家輝博士邀請,給世紀版寫一篇關於「網上飄流的香港家書」。(私人回憶:先生有份跟我寫的。)一年過...
    10 years ago
  • 召喚 新春秋 - 召喚 新春秋 諸劍仙現身, 草草一刀 頓首
    10 years ago
  • 偶然的發現 - 很久沒在facebook上看到湯正川的post,早上偶然看到他與另一DJ的對談,發現這首歌,先放上來,待電腦回復正常,再仔細欣賞。
    10 years ago
  • 阿城:你这个名字怎么念? - *你这个名字怎么念?阿城 * 堪萨斯州多好农地,广大,略有起伏,种着苞谷。苞谷快收了,一般高矮,一片灰黄。不过从车里望出去,灰黄得实在单调,车开得愈久,愈单调。 偶有棉田。两个人坐在路边白房子前,有车开过去,瞥也不瞥,呆看着棉花地。 从后视镜里望他们,愈来愈小了。发什么呆呢?棉花出了问题?第一次种棉...
    10 years ago
  • - *Chapeau...!*Cock your hat - angles are attitudes (Sinatra) By Heinz Decker Hats seem to stimulate the imagination; maybe because they are a prolongatio...
    11 years ago
  • 閱讀讓我質疑制度 - [本訪問稿乃〈不可能所有的真實都出現在你的攝影機前──賈樟柯、杜海濱訪談〉的第一部份。訪問稿全文網上版見以下網頁: http://leftfilm.wordpress.com/2012/07/17/jiaduinterview1/ http://leftfilm.wordpress.com/2012/07/17...
    11 years ago
  • 蜚聲卓越在書林──蘇州文育山房 - 蘇州的氣候溫潤,步調舒緩,水道與巷弄縱橫交錯,教人一來到此便安下心來。城裡的平江街區,從宋代便已經存在,以今日留存的巷弄來看,八百年來的格局規劃變化並不大,只是範圍縮小許多。而就在這僅存的街區裡,留下的不只是悠悠時光,亦有不少哲人賢士駐守的痕跡。書癡黃丕烈的百宋一廛、史學家顧頡剛的顧氏花園、清代狀元洪...
    12 years ago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 宣傳BV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瓦歷斯.諾幹Walis.Nokan本書以極簡的形式,現代詩行的排列,挑戰詩藝和語境的實驗風格觀察視角從台灣的土地與家園,擴及到族群、社會乃至世界的關懷。動情至深,引發共鳴,為作者近年來最新創意力作!短短的二行詩,宛如「芥子納須彌」激起無限想像空間,是一本趣意盎然、值得珍藏的現代詩集。向陽、李...
    12 years ago
  • V城系列明信片 - 圖:by 智海 and 楊智恆
    12 years ago
  • 【世界眼系列特别活动】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 *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开始时间:* 2011年5月21日 周六 13:45 *结束时间:* 2011年5月21日 周六 17:00 *地点:* 上海 长宁区上海市天山路356号长宁区图书馆10楼报告厅(地铁2...
    12 years ago
  • 诗歌是飞行术,散文是步兵 - *诗歌是飞行术,散文是步兵顾文豪* *刊于《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09年10月11日* 在众多优秀诗人看来,散文不是适合他们展露才思表陈感情的文体,偶然为之,亦不过如布罗茨基所说的是一种“以其他方式延续的诗歌”。他还有另一个比喻———诗歌是飞行术,散文则是步兵。 是的,诗人兴许能在...
    14 years ago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存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印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35*35*138mm 薄意山水巴林红丝冻石 观自在菩萨 26*35*80mm 貔貅钮巴林黄冻石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30*38*90mm 貔貅钮巴林冻石 照见五蕴皆空 33*33*114mm 螭钮巴林黄彩石 度一切苦厄 25*2...
    15 years ago

Tuesday, March 31, 2015

新亞書店──舊書業傳承 2015/3/30


新亞書店
新亞書店
一個黃昏,收到新亞書店蘇賡哲先生的電話,說是看見之前的來信邀約訪問,非常樂意受訪,語調溫和愉悅。聲音裏滲透著滿滿一股暖流,就像跟熟悉又親切的長輩聊天。
這年頭,每每與陌生人聊天,心裏總戰戰競競。比方說邀約訪問,剛欲說明來意,對方總板起臉回覆,所有事情節奏必須明快簡潔,而我慢性子、話語冗長,渴望對方臉上能綻開小小一朵微笑。街上亦往往缺少那麼一點親和力,逛街,見路人攜重物需要幫助,經過者無一幫忙,我寧願停下來先伸出援手,何樂而不為?
蘇先生的親切,為我帶來久違的感動。說來愧疚,頭一回踏足新亞書店,竟是訪問之時。吾生也晚,對於香港的舊書業只略聞一二,從小看的華文書亦甚少,鮮有動機踏進古書店。新亞書店,1968 年開業,原址旺角洗衣街,從地下搬遷至高層單位多次,愈搬愈高,後遷到現址旺角好望角大廈,該樓宇為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址,經常有教師出入(至於是否常客,則不得而之)。
舊書店是甚麼?
六十年代蘇先生入行時,香港有很多舊書店,當時舊書店分兩種,一為門市,另為閉門營業,只做舊書外銷生意的,大大小小合共超過二百間。七十年代,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將內地的書籍全面禁制,沒有再出版、外銷,民間許多書籍亦銷毀,全世界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要買中國書,便要來香港或台灣 ,所以當時舊書業非常蓬勃。後來革命過了,中國學術界繼續印刷新書,舊書貨源愈來愈少,「到現在幾乎只剩下我們一家。」蘇先生說。
我問了個很愚蠢的問題:「那麼八十年代呢?當時大學閱讀風氣茂盛,讀書會、風氣自由、學術研究遍地開花,看舊書的人多嗎?」
蘇先生稍頓,嘴角微微揚起,笑道:「假若追溯三十年代,會買書的人多數是買舊書,魯迅也偏看古人寫的書啊。舊書店與新書店不同,售賣由盤古開天地到現在都會出現的書,品種比新書店更多,是兩種不同的行業。」
殊不知,古書業繁榮,街道書店櫛次鄰比,並不代表閱讀風氣旺盛。「很多舊書店客人並非有目的地找書,而是有廣泛興趣,當然他們有指定範圍,例如想買古典文學書,來到書店,見到合適的便買。」
「逛舊書店,跟女性去百貨公司買時裝的心理一樣,作為生活中的節目,並非刻意要買某件衣服。總之走著、找著、試著,便是娛樂,買下那件衣服,用途是甚麼並不重要。很多女性買了整屋子的衣衫,往往只穿其中幾件,就是這種心理。很多來舊書店的人都一樣,買了整屋子的書,其實都沒看過,一百本入面只看一本,我們再去買他的書,連膠袋也沒有拆開。」
「那買書只為裝飾家居麼?」
「裝飾他的心理吧,自己擁有很多書,其實最大樂趣並非家裏放那麼多書,而是逛書店的感覺,到付錢買書的時候,這場戲便完結。」
舊書好比古董,是故淘書的人,都稱為收藏家,而非讀書。古書的價值在於金錢上,與文字所承載之價值概成對比。「舊書價值往往與內容的價值無直接關係,只是一種心頭好、心癮吧。」
「是投機心態嗎?」
「絕對是。有些書升值好快,例如董橋在 2003 年出版的《小風景》,初版外形呈四四方方,當時應該價值一百元一本,事隔十多年,該批初版書現在要千多元一本,而且陸續有新版印刷,內容一模一樣,只是裝訂、封面等不同。」
「不過,初版書對真正愛心閱讀的讀者來說未必好,再版往往有增訂、內容補充,但對書籍收藏家來說便最好。例如金庸小說,以前薄薄一本的,當然最值錢,後來明河社於 1978 年出版的首版金庸小說,價值便比後來印刷的高出幾十倍。」
新亞書店蘇先生
新亞書店蘇先生
你喜歡看書嗎?
蘇先生一生與文字結緣,於珠海書院文學歷史系畢業後便開了書店,一段日子後,再度回歸珠海書院研究所,留在學校教書。1992 年到加拿大生活,同時亦寫報紙專欄、擔任電台播音員。
「你喜歡看書嗎?」
沒有得到預料中的熱切書癡回覆,蘇先生是淡淡然的回覆:「因工作需要,實際上要看很多書。教書是有關隋唐以後文學史,也看時事、人文科學、社會性的,為加拿大的報紙寫專欄,每日寫,三十多年了。」
我驚訝慨嘆,想起自己小時決心每天寫日記,結果不了了之。「你也非常有恆心啊!」
「其實是種責任感,好多人沒有機會發聲,自己有機會,為甚麼不發聲?」
泰然自若的對話,閱讀恍若生命中內化了的一部分,是最自然不過的事。
他說當然享受看書,因為自己的好奇心很重,而書本蘊含無窮無盡的知識與想法。「我可能是全世界看最多書的人吧,甚麼時候都看書,甚至一邊刷牙一邊看書。」語畢一片歡聲笑語,他性格中的幽默,即使初次見面,言辭間非常輕鬆愉快,令我放下心頭。
為甚麼開書店?
讀書時候,蘇先生已接觸閱讀不少書本,熟悉行業行情。當時於寫字樓打工,薪資很少,躍躍欲試開書店。有老行尊(註:行業中有多年經驗的老前輩)經過,見他坐著賣書,便搖頭嘆息說道:「這麼年青在賣舊書,多浪費啊, 年青人應該有其他作為。」
他說,若以老一輩營運書店的方-每日開鋪,等待別人拿書來賣,有人要賣書,便放上架;有人要買便買,這當然非常簡單。然而大材怎能小用?他自覺可有一套做法,當時只有一個人顧店,但他每天均會全港九逛一遍,主動尋找貨源。他亦認識崇基學院前院長沈宣仁博士,通過他找到美國的基金會,向書購買書,轉送給中國大陸,那筆營業額巨大。當時文革結束,中國大陸較開放,需要書本流入,卻缺乏金錢,故接受外界送書。
除此之外,他於台北擺過書攤,於加拿大多倫多也開辦懷鄉書房,並在新亞書店辦拍賣會,業務多樣化。「任何行業,可以墨守成規,別人怎麼做便照做,也可以自己想辦法。」
譬如他曾經與已故政治家司徒華先生合辦新書店,於 1976 年買下旺角西洋菜南街銀城廣場單位,1980 年書店關門、物業轉手。二百萬買下的空間,四百萬賣出,現在價值二億六千萬,見證著此區樓價經年來的暴漲。
「買賣物業也是種方式,不是坐在這裏,死固固等人拿書來,總之要想辦法,讓書店經營下去。」
談起旺角單位的租金與商鋪面貌變遷,我好奇問道:「那麼從前的旺角街道多是甚麼店鋪?」
蘇先生沒直接回答,反而從洗衣街說起。新亞書店原址為洗衣街地下鋪位,賣出時值二百多萬,到書店搬來現址時,市建局買下該單位,價格已接近一億。
然而「五十年代初期,樓下單位平過樓上,你知道為甚麼嗎?」
我與同行朋友胡亂想出幾個原因,都不對。「當時全棟樓宇單位都是住宅。地下單位有很多缺點,諸如潮濕、雨天水浸、嘈雜,故人們寧可住樓上,地下單位租金相對便宜。」
竟然如此。現在旺角街鋪可昂貴了,也變成連鎖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
「有人打電話來找我,不知道怎麼來,說自己站在周大福金行門口,我回答,你別說周大福吧,整條街數十間周大福,怎知道你在哪一間?那人又說,我見到百老匯電器店,我說也不行啊,太多了,你找間(規模)較細的店鋪名字,豈料也找不到。以前這裏有家銀龍餐廳,現在也搬到樓上了。我說,那不如你講樓上的店鋪名字,一味講連鎖店也沒用啊。」
新亞書店內部
新亞書店內部
經營書店有何樂趣?
聽過一些傳承百年祖業的前輩,他們也到外地升學、居住。那六十年代海外留學風行嗎?「當時去外國是很艱難的,主要是沒錢,當時的人普遍收入微薄,我還記得,1976 年書店聘請店員,月薪不過六百元。當時很多人嚮往開書店,大勢所趨,但你知道,賣書這行,沒甚麼前途,甚至有很多人想法浪漫,打算畢業後開家書店,有茶、咖啡喝,有點心吃,聚集大班文人聊天,其實不切實際。」
話雖這麼說,對蘇先生而言,「經營書店有它的樂趣,每天醒來,不知道會收到甚麼書,有未知數,比較沒那麼規律。」
城市與書店關係
有人說過,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硬件建築,而是看有沒有舊書店。城市內,假若很多人喜歡買舊書,文化氣息較濃厚,像日本東京神田區,古書店遍佈整區。「從前於香港,中上環、半山區這類早期發展的地方,有很多舊書店,並非那裏的人較富有,而是那邊的文化累積較深厚,你在新興的工業區
便找不到。」
據他所述,上環最後一間舊書店,是在電影《胭脂扣》出現的康記舊書,後來出現的書攤書店,都只賣仿古董,即大陸工藝品。
客源
來新亞書店的人大多熟客。「就算搬到地下單位,幾十萬租金,也只有這班客人。那些在街上逛的人,不會買這些書,別說付錢買了,即使你捧一疊書,每人送一本,他們經過垃圾桶都隨手丟掉。」
為甚麼?
「有個藏書家,寫了本書關於一系列書評,叫做《書話冊》,移民時家裏還有五十本,打電話叫書店行家來拿走。行家走到半路,覺得書太重,丟了一半在路上,豈料後來賣千多元一本。書籍的價值,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說,舊書業面對的最大問題並非人客多少,反而是貨源,大部分二手買賣行業也有個問題。
--
新亞書店
地址:旺角西洋菜街南5號好望角大廈1606室
電話:(852) 2395-1022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12:00 - 20:00
主要經營:古籍善本 | 二手中文書籍 | 珍本拍賣
開業年份:1968 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